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前言:

在“十四五”规划与晶圆厂产能扩张的双重驱动下,中国LPCVD设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面对海外厂商高达95%的市场垄断,国内LPCVD设备商凭借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在成熟制程领域快速放量,并向先进制程延伸,开启国产替代新篇章。

1、LPCVD设备定义

LP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是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薄膜沉积工艺。LPCVD设备在低压环境下,通过气态前驱体在加热的晶圆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均匀、致密的固态薄膜(如多晶硅、氮化硅、二氧化硅等),这些薄膜用于制造栅极、介质层、钝化层等,是芯片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产业链方面,LPCVD设备行业上游包括精密零部件、真空系统、气体输送系统、加热器、控制系统、软件等,这部分技术壁垒高,部分高端零部件(如MFC、真空泵)仍依赖进口,是制约国产设备成本与交付的关键环节;LPCVD设备行业下游主要为晶圆制造厂(如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和科研院所。

LPCVD设备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LPCVD设备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是在APCV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工艺类型为Poly工艺、SiN工艺和TEOS工艺,还可用于接触孔以及金属钨线的填充。

LPCVD设备主要工艺类型

工艺

具体阐述

Poly工艺

Poly工艺生成多晶硅的工艺温度在540~630°C,可形成非晶和多晶硅,作为栅极的膜厚在1000~3000A

SiN工艺

SiN工艺用做硅片最终的钝化保护层,也被用做掩膜材料,用于浅槽隔离工艺。工艺温度在700~800°C,工艺压力在0.2~0.4Torr。采用LPCVD淀积的氮化硅薄膜均匀性好、台阶覆盖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张应力,可补偿二氧化硅薄膜的压应力,有效地解决了硅-二氧化硅-氮化硅夹心结构的应力问题。而且,该薄膜在碱性溶液中具有极小的腐蚀速率,可以作为刻蚀掩膜。

TEOS工艺

TEOS工艺用作浅槽隔离的填充物和侧墙。工艺温度在650~750°C,工艺压力在0.1~5.0Torr。目前半导体SiO2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APCVDLPCVDPECVD三种。APCVD具有反应器结构简单、沉积速度快、沉积温度低等优点,缺点是台阶覆盖性差、粒子污染严重。LPCVD拥有极优的台阶覆盖性、良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控制性、较高的沉积速率等,不需要载离子气体,颗粒污染源较少,成本低、成品率高等优点,缺点是工艺温度稍高。PECVD具有基本温度低,沉积速率快,成膜质量好,针孔少,不易龟裂等优点,但缺点也很多,比如设备投资大,成本高,对气体的纯度要求高,涂层过程中产生的剧烈噪音、强光辐射、有害气体、金属蒸汽粉尘等对人体有害,薄膜颗粒污染严重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晶圆厂产能大幅扩张,我国LPCVD设备行业需求将持续释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LPCVD设备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十四五”规划、国家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续聚焦半导体产业链,将“突破集成电路关键设备”作为核心目标,为国产设备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近期,长江存储、长飞先进、陕西电子芯业时代等九大半导体晶圆厂相继投产或进入试产阶段,创造了巨大的LPCVD设备采购需求。

我国半导体晶圆厂投产或试产情况

厂商名称 投产或试产进展
长江存储 首条全国产化产线预计2025年下半年试产,当前产能已逼近每月13万片晶圆,232层TLC芯片(X4-9070)已成功出货。项目投产后,其NAND闪存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从8%提升至15%以上,直接挑战三星、SK海力士的垄断地位,标志着我国存储芯片自主可控迈出关键一步。
长飞先进武汉基地 5月28日投产,总投资超200亿元,达产后年产36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可满足144万辆新能源车主驱芯片需求)。投产时首款芯片良率达97%,依托A3级别天车系统的技术优势,已与全球头部车企达成合作,填补了湖北高端碳化硅器件制造的空白
陕西电子芯业时代 预计9月试产的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产线,总投资45亿元,设计月产能5万片(未来可扩至10万片),聚焦中高端功率器件,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西北首条8英寸特色工艺产线,将弥补陕西在该领域的空白,推动区域半导体产业升级。
湖州汉天下电子 7月18日SAW滤波器产线通线,首期月产能1万片晶圆,总投资14亿元,规划年产2.64亿套移动终端及车规级射频模块。项目将打破国外在SAW滤波器领域的部分垄断,提升国内射频芯片自给率。
重庆奥松半导体 7月14日搬入首台光刻机,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基地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冲刺8月底试产、四季度产能爬坡,将为MEMS传感器市场提供更多国产选择。
安徽华鑫微纳 5月完成首批产品成功串线,这标志着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在蚌埠正式投产,预计9月底量产。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具备月产3万片晶圆的能力,成为国内产出最大的MEMS晶圆生产线。
润鹏 润鹏半导体12吋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及方正微8英寸SiC生产线,均于2024年底通线,预计今年正式量产。润鹏半导体项目一期总投资220亿元,聚焦40纳米以上模拟特色工艺,建成后将形成年产48万片12英寸功率芯片的生产能力。
安意法半导体 8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项目已于2025年2月实现通线,首次建设产能2,000片/月,将在三季度末实现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该项目是三安光电和意法半导体在重庆合资建设的8英寸碳化硅芯片厂,该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32亿美元(约233.6亿人民币),规划年产8英寸碳化硅车规级MOSFET功率芯片48万片,预计将于2028年全面达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海外厂商高度垄断,中微LPCVD设备加速放量

CVD设备是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沉积设备市场的最大份额。而LPCVD作为CVD的一种主流技术,市场规模庞大。当前,全球LPCVD设备市场由应用材料(AMAT)、泛林半导体(Lam Research)和东京电子(TEL)等巨头垄断。数据显示,全球非管式LPCVD设备市场CR3高达95%,其中泛林集团、东京电子和应用材料分别占据40%、36%和19%的市场份额。

CVD设备是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沉积设备市场的最大份额。而LPCVD作为CVD的一种主流技术,市场规模庞大。当前,全球LPCVD设备市场由应用材料(AMAT)、泛林半导体(Lam Research)和东京电子(TEL)等巨头垄断。数据显示,全球非管式LPCVD设备市场CR3高达95%,其中泛林集团、东京电子和应用材料分别占据40%、36%和19%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LPCVD设备厂商主要包括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盛美上海和微导纳米。其中,中微公司LPCVD薄膜设备可满足先进逻辑器件、DRAM和3D NAND中接触孔以及金属钨线的填充应用需求,2025年H1收入增长约608.19%,达1.99亿元,并且已开发出六款薄膜沉积产品推向市场;其他二十多种导体薄膜沉积设备也将陆续进入市场,能够覆盖全部类别的先进金属应用。

我国主要厂商LPCVD设备布局情况

公司

布局情况

中微公司

中微公司LPCVD薄膜设备可满足先进逻辑器件、DRAM3DNAND中接触孔以及金属钨线的填充应用需求,25H1收入增长约608.19%1.99亿元;其他二十多种导体薄膜沉积设备也将陆续进入市场,能够覆盖全部类别的先进金属应用。

北方华创

12英寸氮化硅LPCVD早在2020年就已进入中国IC制造龙头企业。LPCVD产品主要用于12英寸逻辑、存储芯片接触孔和通孔填充。该设备通过精确的温度、气体脉冲时间和压力控制,实现高深宽比结构填充需求。

盛美上海

盛美上海立式炉管设备首先专注于LPCVD设备,LPCVD(氧化硅、氮化硅、掺杂多晶硅及非掺杂多晶硅)基本已经完成布局。

微导纳米

iTronixLP系列可满足SiGepoly-Sidopeda-Si等薄膜沉积工艺的需求,已在关键工艺应用上取得突破。目前,该系列产品已产业化验证并获得客户重复订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在《中国制造2025》及国家“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中,半导体产业及其关键材料被明确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迫切任务。这一导向为国内EMC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窗口与产品验证机会,使其得以进入此前由国际巨头主

2025年11月11日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作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件兼具多元应用与定制化属性。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AI服务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磁性元件行业带来了强劲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2020-2024年我国磁性元件市场规模从780亿元增至970亿元,2025年有望破千亿元。此外,人形机器人风口将至,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链条完整 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链条完整 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近年来,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含银基电接触产品、铜基电接触产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95.6亿元,2015-2023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98%。估计2024年,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含银基电接触产品、铜基电接触产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5.16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钽电容行业分析:小众赛道迸发高端需求 多元驱动引领市场稳健增长

我国钽电容行业分析:小众赛道迸发高端需求 多元驱动引领市场稳健增长

在全球电容器市场中,尽管钽电容仅占据约12%的份额,但其凭借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体积效率等核心优势,在高端电子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前,在数字化转型、汽车电子化及国防现代化的多重浪潮驱动下,全球钽电容市场正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然而,这个规模约25亿美元的市场,呈现出极高的集中度,由国际巨头主导竞争格局,而中国本土企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折叠屏与AI手机兴起带来新机遇 方邦股份领跑国内市场

我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折叠屏与AI手机兴起带来新机遇 方邦股份领跑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现代电子产品“轻薄短小”与高频高速化趋势日益明显,导致电子元器件及组件的内外部电磁干扰加剧,信号传输衰减问题凸显,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电磁屏蔽膜的需求空间,还对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例如需具备更薄厚度、更高屏蔽效能、更低插入损耗等特性。

2025年11月06日
先进封装等领域发力 我国DAF胶膜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先进封装等领域发力 我国DAF胶膜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DAF胶膜作为半导体封装关键材料,凭借厚度精准、无溢胶等优势,适用于先进封装、存储芯片、小型化/薄型化芯片封装领域。近年来我国DAF胶膜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4年已突破12亿元。但目前行业发展仍面临双重挑战:一是DAF胶膜整体渗透率依旧处于低位;二是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2024年国产化率不足5%。

2025年11月05日
高壁垒下我国行星滚柱丝杠国产替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高壁垒下我国行星滚柱丝杠国产替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行星滚柱丝杠行业注入强劲动能。其中,工业机器人对高性能传动部件需求迫切,行星滚柱丝杠凭借优异综合性能成为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机械手臂直线运动模块、末端执行器精准驱动等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为行星滚柱丝杠带来了持续的需求增量。

2025年11月04日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我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市场,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半导体探针卡市场规模从1.35亿美元跃升至2.9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21.83%,接近全球同期复合增长率(11.9%)的两倍。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