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品结构重塑:建筑铝型材承压 工业铝型材崛起主导我国铝型材市场

前言:

按应用领域划分,铝型材主要分为建筑铝型材与工业铝型材两类。受房地产低迷拖累,建筑铝型材需求疲软、产量下滑;而受益于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工业铝型材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工业铝型材产量在铝型材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成功超越建筑铝型材,成为市场第一大品种。当前,行业呈现“高产出、低集中度”特征,未来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集中度有望提升,头部企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1.我国铝型材行业已形成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体系

铝型材是铝棒通过热熔、挤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具备重量轻、耐蚀性强、成形容易、强度高、易切削和加工、可回收等优点。作为铝加工产业的重要分支,我国铝型材行业已构建起从上游采矿冶炼、中游生产加工到下游应用的完整高效产业链体系。按应用领域划分,铝型材主要分为建筑铝型材与工业铝型材两类:建筑铝型材聚焦建筑领域应用,工业铝型材应用场景广泛,覆盖汽车、轨道交通、光伏、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多元。

铝型材是铝棒通过热熔、挤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具备重量轻、耐蚀性强、成形容易、强度高、易切削和加工、可回收等优点。作为铝加工产业的重要分支,我国铝型材行业已构建起从上游采矿冶炼、中游生产加工到下游应用的完整高效产业链体系。按应用领域划分,铝型材主要分为建筑铝型材与工业铝型材两类:建筑铝型材聚焦建筑领域应用,工业铝型材应用场景广泛,覆盖汽车、轨道交通、光伏、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多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建筑领域:房地产低迷拖累,铝型材需求疲软

在建筑领域,铝型材广泛用于门窗、幕墙、采光顶及室内装饰等场景,其市场需求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步入深度调整期,多项关键指标总体呈现走低态势,也使得建筑铝型材需求疲软。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降至100280.21亿元,同比下滑10.58%;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3247万平方米、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2.54%、22.52%和26.13%。2025年1-9月行业低迷态势未改,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约为67706亿元,同比下降13.9%;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485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房屋新开工面积45399万平方米,下降18.9%;房屋竣工面积31129万平方米,下降15.3%。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降至100280.21亿元,同比下滑10.58%;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3247万平方米、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2.54%、22.52%和26.13%。2025年1-9月行业低迷态势未改,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约为67706亿元,同比下降13.9%;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485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房屋新开工面积45399万平方米,下降18.9%;房屋竣工面积31129万平方米,下降15.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3.工业领域: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快速发展,为铝型材行业注入强劲需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铝型材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与建筑铝型材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工业铝型材下游需求持续高涨,为铝型材行业整体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铝材密度仅为钢材的三分之一,能帮助汽车实现60%的减重目标,高度契合汽车轻量化发展需求,为工业铝型材开辟了重要发展空间。加之技术持续迭代,工业铝型材在车身框架、车门、行李箱盖、悬挂臂、门把手等汽车核心部件中的应用不断深化。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持续扩张,2020-2024年产量从2522.5万辆增至3128.2万辆,销量从2531.1万辆增至3143.6万辆;2025年1-9月产销量继续上升,分别达2433.3万辆、2436.3万辆,同比增长13.3%、12.9%。汽车产业扩张叠加轻量化趋势深化,为工业铝型材带来持续且显著的需求增量。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持续扩张,2020-2024年产量从2522.5万辆增至3128.2万辆,销量从2531.1万辆增至3143.6万辆;2025年1-9月产销量继续上升,分别达2433.3万辆、2436.3万辆,同比增长13.3%、12.9%。汽车产业扩张叠加轻量化趋势深化,为工业铝型材带来持续且显著的需求增量。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对工业铝型材的拉动作用显著。除常规部件外,工业铝型材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托盘、热管理系统、电气系统部件等关键部位,且轻量化需求更为迫切。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产销量快速攀升,为工业铝型材市场释放充沛需求。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其产量从136.6万辆跃升至1288.8万辆,销量从136.7万辆增至1286.6万辆;2025年1-9月产销量均突破1100万辆,分别为1124.3万辆、1122.8万辆,同比增长35.2%、34.9%。

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对工业铝型材的拉动作用显著。除常规部件外,工业铝型材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托盘、热管理系统、电气系统部件等关键部位,且轻量化需求更为迫切。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产销量快速攀升,为工业铝型材市场释放充沛需求。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其产量从136.6万辆跃升至1288.8万辆,销量从136.7万辆增至1286.6万辆;2025年1-9月产销量均突破1100万辆,分别为1124.3万辆、1122.8万辆,同比增长35.2%、34.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光伏产业亦成为工业铝型材重要的需求增长点。在光伏领域,工业铝型材广泛应用于光伏边框和光伏支架等部位。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大幅跃升,进一步拓宽了工业铝型材的市场需求空间。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48.2GW激增至277.17GW,累计装机容量从253.6GW跃升至886.66GW;2025年1-9月,新增装机容量达240.27GW,较2024年同期的160.88GW增长49.35%,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100GW,创历史新高。

此外,光伏产业亦成为工业铝型材重要的需求增长点。在光伏领域,工业铝型材广泛应用于光伏边框和光伏支架等部位。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大幅跃升,进一步拓宽了工业铝型材的市场需求空间。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48.2GW激增至277.17GW,累计装机容量从253.6GW跃升至886.66GW;2025年1-9月,新增装机容量达240.27GW,较2024年同期的160.88GW增长49.35%,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100GW,创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4.铝型材产品结构重塑:建筑铝型材承压,工业铝型材崛起主导市场

近年来,受房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建筑铝型材市场承压显著,产量持续下滑,2024年降至985万吨,同比下降19.3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益于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工业铝型材产量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突破1100万吨,达1170万吨,同比增长21.98%。

近年来,受房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建筑铝型材市场承压显著,产量持续下滑,2024年降至985万吨,同比下降19.3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益于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工业铝型材产量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突破1100万吨,达1170万吨,同比增长21.9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工业铝型材产量在铝型材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成功超越建筑铝型材,成为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其产量占比从2020年的30.57%上升至2024年的54.29%,而建筑铝型材占比则从同期的69.43%萎缩至45.71%,汽车、光伏等工业领域已成为铝型材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同时,工业铝型材产量在铝型材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成功超越建筑铝型材,成为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其产量占比从2020年的30.57%上升至2024年的54.29%,而建筑铝型材占比则从同期的69.43%萎缩至45.71%,汽车、光伏等工业领域已成为铝型材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整体来看,尽管工业铝型材发展势头迅猛,但受建筑铝型材市场低迷的拖累,我国铝型材总产量近年来呈现波动下滑态势。2024年,全国铝型材总产量降至2155万吨,同比下降1.15%。

整体来看,尽管工业铝型材发展势头迅猛,但受建筑铝型材市场低迷的拖累,我国铝型材总产量近年来呈现波动下滑态势。2024年,全国铝型材总产量降至2155万吨,同比下降1.1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5.铝型材市场结构分层明显,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国,行业整体呈现“高产出量、低集中度”的特征,市场结构分层明显:南山铝业、亚太科技、闽发铝业等大中型企业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成熟的质量管控体系、规模效应以及精细化的成本控制能力,主要聚焦于中高端市场,服务对产品性能与交付标准要求较高的客户;而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则以低端市场为主,因客户分散、技术门槛较低、同质化竞争激烈,整体利润空间相对有限。

展望未来,在“双碳”战略推进、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领域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不具备核心技术与规模优势、难以满足环保要求的企业将面临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WJ)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品结构重塑:建筑铝型材承压 工业铝型材崛起主导我国铝型材市场

产品结构重塑:建筑铝型材承压 工业铝型材崛起主导我国铝型材市场

按应用领域划分,铝型材主要分为建筑铝型材与工业铝型材两类。受房地产低迷拖累,建筑铝型材需求疲软、产量下滑;而受益于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工业铝型材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工业铝型材产量在铝型材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成功超越建筑铝型材,成为市场第一大品种。当前,行业呈现“高产出、低集中度

2025年11月12日
从“资源依赖”到“产业链竞合” 全球铝土矿行业产能集中 市场价格或将下行

从“资源依赖”到“产业链竞合” 全球铝土矿行业产能集中 市场价格或将下行

作为铝产业链的源头,铝土矿的供需状况直接决定了氧化铝与原铝的成本与供应安全,是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当前,全球铝土矿市场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一方面,资源分布与产出高度集中,几内亚凭借其资源禀赋稳居全球供应核心,其政策动向对市场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尽管从数据上看,全球铝土矿增量足以覆盖需求,但结构性矛盾(如矿石品类与

2025年11月08日
我国金属注射成形(MIM)行业分析:产业链结构清晰 市场有望形成百亿赛道

我国金属注射成形(MIM)行业分析:产业链结构清晰 市场有望形成百亿赛道

金属注射成形(MIM)作为一种集成了塑料注射成型灵活性与粉末冶金高性能的“近净成形”工艺,正凭借其在大批量、复杂小型金属零件制造中的显著优势,迅速成长为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2025年11月07日
我国有色金属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小、散、弱”特征 政策将促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国有色金属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小、散、弱”特征 政策将促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制造业、建筑业、航空航天业等对有色金属及制品的需求增加,直接带动了原材料检测、成分分析等检测服务需求。以采矿、冶金检验检测营业收入为例;2016-2020年我国采矿、冶金检验检测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30%,到2021年,其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市场规模约为31.48亿元;2022年则开始回升,市场规模约为3

2025年11月04日
下游需求升级驱动我国铝板带箔高附加值化、低碳化转型 行业存在较高进入壁垒

下游需求升级驱动我国铝板带箔高附加值化、低碳化转型 行业存在较高进入壁垒

虽然我国铝土矿储量虽位列全球第七,但资源品质较低,开采成本较高。2024年我国铝土矿矿石储量73582.3万吨,同比增长4%;产量约为‌9300万吨‌,为铝板带箔行业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原材料。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巨石领衔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巨石领衔

我国为玻纤生产第一大国,2023年国内玻纤总产量占全球比重超70%。近两年来,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阶段,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内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竞争后,正逐步摆脱“内卷式”不良竞争的困境。骨干企业积极主动应对行业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2023年以来,巨石集团、泰山玻

2025年10月29日
下游产能扩张驱动 我国电解铜箔钛阳极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下游产能扩张驱动 我国电解铜箔钛阳极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当前,在“双碳”战略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驱动锂电铜箔产能快速扩张;同时,5G通信、汽车电子等产业升级亦推动高端PCB铜箔需求持续提升。下游铜箔企业纷纷加大产能布局,德福、嘉元、诺德等龙头企业扩产节奏加快,海亮等跨界玩家亦积极入局,共同拉动电解铜箔钛阳极板市场需求放量。

2025年10月25日
从“攀西基地”到“世界集群” 我国钛铁矿行业升级杠杠被撬动

从“攀西基地”到“世界集群” 我国钛铁矿行业升级杠杠被撬动

被誉为“太空金属”的钛,正迎来其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球储量普遍下行的背景下,中国攀西地区世界级的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全面开工,致力于打造“万亿产值”的产业集群。这不仅是中国钛铁矿供给的新支柱,更是撬动整个行业升级的杠杆。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