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1、环氧塑封料(EMC)被誉为半导体芯片的“外衣”

环氧塑封料是半导体封装的关键基础材料,用于包裹和保护半导体芯片及引线框架,起到抵御外界环境侵蚀、散热、绝缘和机械支撑的作用,所以也被誉为半导体芯片的“外衣”,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寿命和稳定性。

半导体封装用环氧树脂成型材料

<strong>半导体封装用环氧树脂成型材料</strong>

资料来源:住友电木官网

环氧塑封料主要由环氧树脂、固化剂(以酚醛树脂为主)、填料(以硅微粉为主)等组分组成,其中填料占比最高。不同组分涉及性能不同,且不同性能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

环氧塑封料各组成成分情况

类别

原材料

涉及性能

品种

典型质量分数

主要功能

填料

无机填料

可靠性、流动性

硅微粉(SiO2)、氧化铝等

60-90%

提高EMC强度、降低热膨胀系数(CTE)、降低吸湿性、增强导热性能

聚合物

环氧树脂

流动性、可靠性

邻甲酚醛型、联苯型、MAR型等

5-10%

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175℃)和固化剂发生反应,生成交联网状树脂,起到聚合、连接作用

固化剂

固化性、可靠性

酚醛树脂

5-10%

与环氧树脂发生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后形成交联网络树脂

偶联剂

可靠性

硅烷类、氨基硅油等

1%

作为无机填料与有机物的连接桥梁,增强两者间的结合力

添加剂

阻燃剂

可靠性

含溴环氧、锑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

10%

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脱模剂

模塑性

天然蜡、合成蜡

1%

有利于与模具或引线框架脱离,形成连续成型能力,改善流动性

染色剂

模塑性

绝缘炭黑等

1%

染色

应力添加剂

可靠性

硅油、端羧基丁腈橡胶等

1%

降低材料的膨胀应力、角应力,减少脱层

离子捕捉剂

可靠性

水滑石

1%

提高EMC的电性能

促进剂

固化性

胺类、磷类

1%

加速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交联反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多项有利因素驱动,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蓬勃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近年来,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蓬勃发展。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在《中国制造2025》及国家“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中,半导体产业及其关键材料被明确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迫切任务。这一导向为国内EMC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窗口与产品验证机会,使其得以进入此前由国际巨头主导的高门槛供应链体系。

从下游市场需求端看,新兴应用领域的爆发为EMC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具体而言:

新能源汽车与光伏储能领域对功率半导体需求激增,其中车规级芯片要求EMC具备极高的可靠性、耐高温与耐高压性能,而IGBT等功率模块的封装则依赖于高性能EMC。因此,随着IGBT等功率模块产量不断增加,推动EMC相关产品需求持续放量。

新能源汽车与光伏储能领域对功率半导体需求激增,其中车规级芯片要求EMC具备极高的可靠性、耐高温与耐高压性能,而IGBT等功率模块的封装则依赖于高性能EMC。因此,随着IGBT等功率模块产量不断增加,推动EMC相关产品需求持续放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G通信、物联网及先进封装技术则对EMC的材料特性提出新要求。5G与物联网所需的高频高速通信芯片,必须采用具有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特性的EMC;同时,随着Fan-out、SiP、2.5D/3D等先进封装技术成为行业演进方向,与之配套的高性能、特种EMC产品也迎来迫切需求。

先进封装技术演进趋势

<strong>先进封装技术演进趋势</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发展趋势分析

不过,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面临着技术与材料壁垒、客户认证周期长、原材料成本与供应波动、高端人才短缺等挑战与风险。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挑战与风险

<strong>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挑战与风险</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长远来看,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将呈现出以下四大关键发展趋势:

首先,产品创新正向高性能化与专用化纵深发展。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严苛要求,通用型EMC正加速被专用产品替代:在汽车电子领域,需求聚焦于耐150℃以上高温、具备超高可靠性的产品;功率模块封装则驱动高导热型号(>1.5 W/mK)的研发与应用;而移动终端设备持续追求轻薄化与高良率,推动超低应力、薄型化EMC成为开发重点。

其次,绿色环保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规范。 为满足欧盟RoHS、REACH等全球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开发并采用无卤、无锑、无磷的环境友好型阻燃EMC,从技术选项转变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并正逐渐成为供应链上下游的共识与标准配置。

再者,产业链协同与一体化整合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战略路径。为保障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并有效控制成本,头部企业正积极通过战略合作或向上游延伸,与原材料供应商开展协同研发,致力于构建更安全、高效、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最后,市场格局将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加速整合。随着行业标准不断提升和竞争持续加剧,缺乏核心技术与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淘汰,而拥有技术、资本及客户资源优势的龙头企业则将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推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WYD)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作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件兼具多元应用与定制化属性。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AI服务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磁性元件行业带来了强劲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2020-2024年我国磁性元件市场规模从780亿元增至970亿元,2025年有望破千亿元。此外,人形机器人风口将至,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链条完整 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链条完整 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近年来,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含银基电接触产品、铜基电接触产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95.6亿元,2015-2023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98%。估计2024年,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含银基电接触产品、铜基电接触产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5.16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钽电容行业分析:小众赛道迸发高端需求 多元驱动引领市场稳健增长

我国钽电容行业分析:小众赛道迸发高端需求 多元驱动引领市场稳健增长

在全球电容器市场中,尽管钽电容仅占据约12%的份额,但其凭借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体积效率等核心优势,在高端电子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前,在数字化转型、汽车电子化及国防现代化的多重浪潮驱动下,全球钽电容市场正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然而,这个规模约25亿美元的市场,呈现出极高的集中度,由国际巨头主导竞争格局,而中国本土企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折叠屏与AI手机兴起带来新机遇 方邦股份领跑国内市场

我国电磁屏蔽膜行业:折叠屏与AI手机兴起带来新机遇 方邦股份领跑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现代电子产品“轻薄短小”与高频高速化趋势日益明显,导致电子元器件及组件的内外部电磁干扰加剧,信号传输衰减问题凸显,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电磁屏蔽膜的需求空间,还对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例如需具备更薄厚度、更高屏蔽效能、更低插入损耗等特性。

2025年11月06日
先进封装等领域发力 我国DAF胶膜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先进封装等领域发力 我国DAF胶膜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DAF胶膜作为半导体封装关键材料,凭借厚度精准、无溢胶等优势,适用于先进封装、存储芯片、小型化/薄型化芯片封装领域。近年来我国DAF胶膜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4年已突破12亿元。但目前行业发展仍面临双重挑战:一是DAF胶膜整体渗透率依旧处于低位;二是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2024年国产化率不足5%。

2025年11月05日
高壁垒下我国行星滚柱丝杠国产替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高壁垒下我国行星滚柱丝杠国产替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行星滚柱丝杠行业注入强劲动能。其中,工业机器人对高性能传动部件需求迫切,行星滚柱丝杠凭借优异综合性能成为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机械手臂直线运动模块、末端执行器精准驱动等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为行星滚柱丝杠带来了持续的需求增量。

2025年11月04日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我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市场,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半导体探针卡市场规模从1.35亿美元跃升至2.9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21.83%,接近全球同期复合增长率(11.9%)的两倍。

2025年11月03日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固态变压器远非传统变压器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革命。它集电能变换、智能控制与多能接入于一体,以其高度可控、体积小巧、功能多元的绝对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电力枢纽”。

2025年11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