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件兼具多元应用与定制化属性。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AI服务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磁性元件行业带来了强劲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2020-2024年我国磁性元件市场规模从780亿元增至970亿元,2025年有望破千亿元。此外,人形机器人风口将至,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1.磁性元件下游应用多元,定制化属性突出
磁性元件是电力电子和电子电路中的关键组件,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能量转换、滤波和信号处理等功能,包括电源变压器、电感等产品。作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件下游应用范围广泛,覆盖汽车、充电桩、光伏、航空航天、AI服务器、储能、家用电器、通信、医疗等多个领域,形成多元化应用格局。由于终端应用场景丰富多样,磁性元件定制化属性突出,不同应用领域对产品的性能参数、规格尺寸等有着显著差异化要求,适配各场景特定使用需求。
磁性元件下游应用情况(部分)
| 应用领域 | 用途 |
| 新能源汽车 | 磁性元件能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OBC、DC-DC、电驱电控系统、逆变器等系统中 |
| 充电桩 | 磁性元件是充电桩核心部件之一,在充电桩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充电模块 |
| 光伏、储能 | 磁性元件是光伏、储能核心部件逆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
| 航空航天 | 在飞机和航天器的导航仪器、雷达系统、制导系统中,晶态软磁铁芯等磁性元件是确保信号精确处理和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部件 |
| AI服务器 | AI服务器的GPU、CPU 等模块需要大量的芯片电感、一体成型电感等磁性元件 |
| 家用电器 | 磁性元件是家用电器的核心基础部件,核心作用是实现电路中电压调节、能量转换、滤波抗干扰,适配各类家电电路需求,保障空调、冰箱、电视等家电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
| 医疗 | 磁性元件适配核磁共振、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的电路需求,保障医疗设备稳定、精准、安全运行 |
| 通信 | 磁性元件在通信领域主要用于信号传输、噪声抑制和能量转换,具体应用包括无线充电、射频器件、滤波电路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多赛道发力!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磁性元件行业注入增长动能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磁性元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AI服务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磁性元件行业带来了强劲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磁性元件广泛应用于车载充电机(OBC)、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电驱电控系统及逆变器等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单车用量显著。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磁性元件行业释放持续且显著的需求增量。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136.6万辆跃升至1288.8万辆,销量从136.7万辆增至1286.6万辆;2025年1-9月产销量均突破1100万辆,分别为1124.3万辆、1122.8万辆,同比增长35.2%、34.9%。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磁性元件是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光伏与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需求快速放量,对应磁性元件需求同步提升。数据显示,在光伏产业整体跃升的带动下,我国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快速增长,2024年出货量达267GW,同比增长57.06%。与此同时,储能逆变器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已从2020年的22.1亿元上升至120.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96%。
数据来源:S&P Global、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AI服务器的GPU、CPU等模块依赖芯片电感、一体成型电感等磁性元件。近年来,AI技术迭代催生海量算力需求,推动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进一步拓展磁性元件增量空间。数据显示,我国AI服务器出货量由2020年的15.19万台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53.27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85%。同时,AI服务器小型化、高密度化趋势,对磁性元件的尺寸、集成度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行业向小型化、高性能、高集成化方向升级,在满足技术需求的同时实现产品迭代。
数据来源: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3.千亿可期!我国磁性元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在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AI服务器等下游行业的协同驱动下,我国磁性元件行业持续发展壮大,市场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80亿元逐步上升至2024年的970亿元,2020-2024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60%。随着下游行业需求进一步释放,行业增长动力持续增强,预计到2025年,我国磁性元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50亿元,同比增长8.25%。
数据来源:Big-Bit电子变压器与电感、观研天下整理
4.人形机器人风口将至,磁性元件或迎增长新机遇
磁性元件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中扮演着关键支撑角色,尤其在动力系统、传感与控制、通信等核心模块中不可或缺,需通过其实现电压转换、EMC滤波等功能。当前人形机器人虽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尚未规模化量产,但随着技术突破与成本瓶颈逐步破解,未来规模量产与广泛应用将为磁性元件行业开辟显著新增长空间。
据相关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庞大市场体量将直接催生对磁性元件的强劲需求,有望为行业带来长期增长机遇,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边界与市场空间。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也将推动磁性元件持续向高频化、微型化、高可靠性方向全面升级,以精准满足人形机器人的严苛应用需求。
数据来源: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