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全球量子竞赛白热化与外部技术封锁加剧,量子计算已从前沿探索步入以“自主可控”和“应用落地”为核心的产业深水区。在“十五五”规划的战略指引下,中国量子计算行业正面临从实验室技术指标竞赛,迈向市场价值验证的关键转折点,全产业链的协同突破刻不容缓。
1、量子计算是量子科技最具产业化潜力的核心应用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量子计算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量子科技是以量子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系列新兴技术体系,它利用微观粒子在量子层面的特殊属性——如叠加、纠缠、隧穿和量子化能级等——实现传统技术难以达到的性能极限。总体上,量子科技可分为六个主要领域: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量子材料、量子模拟和量子光学。而在整个量子科技体系中,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产业化潜力的核心应用领域。
量子科技细分领域梳理
|
领域 |
物理原理 |
应用方式 |
典型应用 |
|
量子计算 |
利用量子叠加让计算同时在多个状态上进行 |
通过量子比特进行并行计算,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传统计算机难以处理的复杂任务 |
分子模拟、人工智能训练、金融风险分析、密码破解 |
|
量子通信 |
利用量子纠缠和不可复制性保证通信安全 |
通过量子信号生成安全密钥,一旦被窃听系统会立即察觉,实现“绝对安全”的信息传输 |
政府机密通信、金融数据传输、国防安全网络 |
|
量子传感 |
利用量子态对外界变化的极高敏感度 |
通过量子粒子精确感知重力、磁场、时间等微小变化,实现超高精度测量 |
地质勘探、导航定位、医学影像、时间基准 |
|
量子材料 |
研究具有特殊量子性质的新型材料 |
研发具超导、拓扑或自旋特性的材料,为量子计算和通信提供核心硬件基础 |
量子芯片、低噪声探测器、超导元件 |
|
量子模拟 |
用可控量子系统“仿真”自然界中的量子现象 |
通过实验模拟复杂的分子或材料行为,帮助科学家理解自然规律 |
新药设计、新材料开发、基础物理研究 |
|
量子光学 |
利用光子的量子特性提升成像和探测能力 |
通过量子纠缠和单光子探测,实现超越传统光学极限的成像 |
医学诊断、安全监控、遥感探测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量子计算不再以“0”和“1”两种状态为基础进行计算,而是利用量子比特(qubit)的叠加特性,使计算可以同时在多个状态上进行,从而具备远超传统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量子计算能够在分子模拟、优化计算、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复杂任务中展现潜在优势。
谷歌量子计算机
资料来源:谷歌官网
2、多个国家政策持续发力,美国政府拟入股和资助量子科技公司
基于此,量子科技正在成为全球国家、地区竞争新焦点。2025年9月23日,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与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联合向各联邦部门与机构发布《2027财年政府研发预算优先事项及跨领域行动》备忘录,将人工智能与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置于2027年研发预算优先级首位。
2025年10月3日,美英签署的《科技繁荣协议》正式生效,量子计算成为核心合作领域;协议明确要求成立量子计算基准测试工作组,推动计算、传感与网络三大领域的技术标准化进程。美国政府正通过联邦资金扶持和股权介入相结合的模式,深化对量子计算领域的支持。多家量子计算公司正与美国商务部洽谈,计划通过出让部分股权换取专项扶持资金,每家公司最低资助额度为1000万美元。
2025年我国部分海外量子科技政策
|
发布时间 |
发布机构 |
政策 |
内容 |
|
2025年7月2日 |
欧盟委员会 |
《欧洲量子战略:变化世界中的量子欧洲》 |
2030年使欧洲成为全球量子技术领导者,并持续打造量子产业高地。战略以研发创新、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安全防御、人才储备五大支柱为抓手,力图通过迭代式技术生命周期闭环开发模式整合成员国资源,将欧洲科研优势转化为技术主权和产业竞争力。具体举措包括:启动欧洲量子研究与创新计划;投资6条量子芯片试验线并建设量子设计中心;建设欧洲量子互联网试验设施;成立欧洲量子技能学院;与欧空局联合制定《太空量子技术路线图》,并为制定《欧洲军备技术路线图》提供支持等。 |
|
2025年4月14日 |
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委员会 |
《量子技术政策指南》 |
指南全文着重于提出美国量子技术发展的六大政策基石,聚焦于解决产业化瓶颈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多种手段释放创新与投资活力;二是构建韧性供应链和技术人才储备;三是加快部署,应对网络安全挑战;四是建立平衡治理机制。 |
|
2025年7月30日 |
德国联邦内阁 |
《德国高科技议程》 |
目标到2030年实现至少两台达到欧洲顶尖水平的容错量子计算机并向用户开放;通过量子传感器实现早期疾病诊断,并开发至少一个新应用领域;加强量子通信创新生态系统,并考虑最终用户的需求;加强量子技术人才基础。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欧美、日本发布对量子技术限制措施,我国量子计算关键零部件/设备受阻
而近两年,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发布对量子技术的限制措施,我国量子计算关键零部件/设备受阻。以量子计算核心设备稀释制冷机为例,自2022年美国宣布禁止对中国出口系列用于量子计算的稀释制冷机及其相关零配件后,行业龙头Bluefors和Leiden Cryogenics公司设备已不对中国出售,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必须自立自强。
全球主要国家对量子技术的限制措施
|
国家 |
文件 |
出口管制要求 |
发布时间 |
|
西班牙 |
皇家法令679/2014号附件II1.5 |
某些半导体(生产)设备,特别是用于对半导体器件或集成电路进行成像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设备以及某些用于干法蚀刻的设备;量子计算技术 |
2023-6-7 |
|
荷兰 |
《先进半导体生产设备条例》 |
开发、生产或使用本方案标题3B001.1、3B001.m、3B001.f.4、3B001.d.12、3B001.a.4或3B001.d.19下规定的商品所需的技术 |
2023-6-23 |
|
欧盟 |
出口管制白皮书 |
半导体技术、量子计算以及其他新兴技术领域 |
2024-1 |
|
法国 |
《2024年2月2日关于向第三国出口与量子计算机及其使能技术和设计设备相关的货物和技术的命令》 |
与量子计算机和量子技术以及先进技术设备相关的货物和技术的出口 |
2024-2 |
|
日本 |
/ |
要求量子计算机和低温CMOS电路(用于控制量子计算机中量子比特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运输许可证 |
2024-3 |
|
英国 |
修订《Export Contro lOrder2008》 |
新增量子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增材制造设备和先进材料相关的条目,如果需要出口上述技术领域的相关物品,必须获得出口许可证。 |
2024-3 |
|
美国 |
一项暂行最终规则(IFR) |
半导体制造项目的出口管制(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施额外出口管制:某些先进计算项目;超级计算机和半导体最终用途;更新和更正。 |
2024-4 |
|
美国 |
《出口管理条例》 |
将22家参与中国量子技术研究领域的公司和机构列入实体清单 |
2024-5-9 |
|
加拿大 |
出口管制清单(ECL法规修订) |
量子计算和先进半导体相关的商品和技术 |
2024-6-19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量子科技是十五五重点方向,量子计算产业深化、落地有望加速
在上述局势下,国家不断加大对量子计算相关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从“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作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到“十五五”规划确定未来布局产业方向。并且,在“十五五”期间,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将继承“十四五”打下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市场深化、落地有望加速。
“五年规划”对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部署(与量子科技相关)
|
“十三五”规划涉及领域 |
具体规划 |
“十四五”规划涉及领域 |
具体规划 |
“十五五”规划涉及领域 |
具体表述 |
|
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 |
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新一代航空装备、空间技术综合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材料、高效节能环保、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
前瞻谋划未来产业 |
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
未来产业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
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 |
加强前瞻布局,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实际上,五年规划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在不同历史阶段承担着不同的战略使命。从“十三五”到“十五五”,规划定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的转变而持续演进,由收官与决胜到开局与奠基到攻坚与深化,呈现出“完成阶段性任务—搭建框架体系—突破关键瓶颈”的递进关系。
“十三五”到“十五五”从“阶段收官”到“实质落地”的现代化进阶
|
规划周期 |
核心定位 |
时代背景 |
关键任务导向 |
历史作用 |
|
“十三五”(2016-2020年) |
收官与决胜 |
1.全球金融危机后增长乏力;2.国内“三期叠加”阵痛显现;3.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焦精准脱贫,补齐民生短板;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初步调整经济结构;3.污染防治攻坚战,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
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消除了绝对贫困,为迈向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制度自信,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的前期准备。 |
|
“十四五”(2021-2025年) |
开局与奠基 |
1.逆全球化抬头,全球产业链重构;2.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凸显;3.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需构建新发展格局 |
1.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发展基点置于国内大循环;2.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3.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搭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框架与顶层设计,从战略上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后续规划提供了行动总纲。 |
|
“十五五”(2026-2030年) |
攻坚与深化 |
1.大国博弈日趋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2.内部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突破关键体制机制障碍;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关键突破期 |
1.系统深化改革开放,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尤其在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上攻坚;2.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3.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经济、科技、粮食、能源等领域安全屏障 |
预计将在决定性落实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要素上取得重大进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框架搭建”迈向“系统集成、实质落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不可逆转的坚实基础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长远来看,“十五五”规划对量子计算行业将产生以下影响:
首先,在市场方面,量子计算从“技术验证”迈向“价值验证”。在“十五五”期间,随着量子处理器能力的提升,在量子化学模拟(用于药物发现和新材料设计)、组合优化(用于物流、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将出现第一批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并愿意为此付费的“杀手级应用”。市场的主导逻辑将从“看谁的技术指标高”部分转向“看谁能为客户解决的实际问题多”。
同时,量子计算即服务(QCaaS)将成为主流模式。中国的科技巨头(如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和量子计算初创公司(如本源量子、图灵量子)将在云平台的服务体验、算法库丰富度、行业解决方案能力上展开激烈竞争。
其次,在产业链端,量子计算从“点上突破”到“链式协同”。上游硬件机会涌现:“十五五”对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安全的强调,将催生一批在专用芯片、极低温设备、高精度控制 electronics、量子测控系统等关键部件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它们将成为量子计算产业的隐形冠军。
中游整机性能竞赛:国产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将不再满足于比特数目,而是更关注比特质量、连通性、保真度等综合性能指标。可能会出现多种技术路线(超导、离子阱、光量子等)并行发展、各有应用侧重的局面。
下游应用集成商崛起:会出现一批专注于将量子计算能力与特定行业知识结合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他们不直接研发量子计算机,但擅长将量子算法与传统高性能计算(HPC)、人工智能(AI)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交钥匙方案。
最后,在资本市场方面,从“风险投资”到“产业资本”与“政府基金”深度融合。资本将更多地流向那些技术路径清晰、具备明确商业化路线图和应用场景的公司,而那些纯粹的“讲故事”融资将变得困难。同时,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国有企业创新基金等会更大规模地介入,通过设立专项子基金、直接投资重点项目等方式,支持量子计算产业的发展,其目的不仅是财务回报,更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和保障国家安全。此外,随着行业逐渐成熟,可能会出现技术互补性并购或平台型公司对垂直应用公司的并购,以快速整合技术和市场资源。(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