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整体环境持续利好 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一、医疗信息化行业概述

医疗信息化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医疗信息化主要包括医院信息化系统(HIS)、电子病历(EMR)、区域医疗系统、医院信息集成等。根据国际统一的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划分,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分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化三个层次。

一、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环境分析(PEST)

1.政策环境(P)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医疗信息化是医疗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医疗机构改革的重点之一,在现代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陆续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不断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
2021年9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 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完善智慧医院分级评估顶层设计。
2023年1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内设置信息技术和管理部门,负责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信息化整体架构设计、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等工作,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管理、医疗、患者信息安全有效地互联互通。探索建立智慧医联体。
2023年5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 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后勤保障。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加大智慧医院建设力度,为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必要的信息化支撑。简化预约诊疗和互联网诊疗页面,设置智能语音和助老服务模块,通过自动拨号、志愿者远端协助等方式,方便老年患者获得在线诊疗服务。
2023年8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 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落实,提升管理精细化程度。推动医疗机构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手术室使用情况,及时动态调整手术室排台,提高手术室资源分配合理性,缩短患者手术等待时间。
2023年12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加快统筹建设县域卫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推进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以省为单位,2023年建成率达到40%以上,2025年达到80%以上。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提档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设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明确1名经县级及以上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信息管理人员。
2024年4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 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 加快推进“互联网+”、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服务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经济环境(E)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财政持续加大卫生健康领域投入力度,财政卫生健康支出不断增长,2023年达到2.4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财政卫生健康支出增长有利于各级医疗机构加大对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利好推动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财政持续加大卫生健康领域投入力度,财政卫生健康支出不断增长,2023年达到2.4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财政卫生健康支出增长有利于各级医疗机构加大对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利好推动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次,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些使得人们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求持续上升。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医疗信息化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其次,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些使得人们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求持续上升。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医疗信息化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社会环境(S)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逐年递增,由2017年的99.74万个增长至2023年的107.1万个,为医疗信息化行业带来巨大潜在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人口数量庞大,看病就医需求量大。数据显示,2023年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95.6亿人次,同比增长13.54%,这也使得医疗机构对医疗信息服务中的医院信息化系统(HIS)、电子病历(EMR)、移动护理系统等应用需求量大,也带动了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逐年递增,由2017年的99.74万个增长至2023年的107.1万个,为医疗信息化行业带来巨大潜在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人口数量庞大,看病就医需求量大。数据显示,2023年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95.6亿人次,同比增长13.54%,这也使得医疗机构对医疗信息服务中的医院信息化系统(HIS)、电子病历(EMR)、移动护理系统等应用需求量大,也带动了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剧,我国医疗资源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在此背景下,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4.技术环境(T)

医疗信息化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的重要支撑。随着这些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将推出更多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为医疗信息化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截至2023年10月,我国有关医疗信息化的专利数量超过270多项,为医疗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和相关服务升级。

三、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由上可见,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环境支持、经济和社会环境促使医疗信息化行业下游需求增长等因素驱动下,近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5.92%。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阶段,离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层次还有较大差距。由此可见,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还有较大可挖掘空间。未来,在政策、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持续助力下,其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0亿元,2022年-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由上可见,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环境支持、经济和社会环境促使医疗信息化行业下游需求增长等因素驱动下,近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5.92%。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阶段,离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层次还有较大差距。由此可见,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还有较大可挖掘空间。未来,在政策、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持续助力下,其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0亿元,2022年-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医疗信息化资本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2019年-2021,我国医疗信息化受到备受资本市场关注,投融资数量和投融资金额持续增长,2021年分别达到223起和275.23亿元;自2022年起,医疗信息化资本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投融资数量和投融资金额呈现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分别达到106起和88.53亿元,

2019年-2021,我国医疗信息化受到备受资本市场关注,投融资数量和投融资金额持续增长,2021年分别达到223起和275.23亿元;自2022年起,医疗信息化资本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投融资数量和投融资金额呈现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分别达到106起和88.53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医疗信息化市场竞争情况

当前,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集中低,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三个梯队。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包括卫宁健康和东华软件等,其技术实力雄厚、客户资源丰富,2022年医疗信息化业务营收大于30亿元;位于第二梯队的企业有万达信息、东软集团、创业惠康等,2022年医疗信息化业务营收10-30亿元之间:位于第三梯队的企业有思创医惠、麦迪科技、和仁科技、易联众、久远银海等,2022年医疗信息化业务营收业务营收在10亿元以下。

当前,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集中低,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三个梯队。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包括卫宁健康和东华软件等,其技术实力雄厚、客户资源丰富,2022年医疗信息化业务营收大于30亿元;位于第二梯队的企业有万达信息、东软集团、创业惠康等,2022年医疗信息化业务营收10-30亿元之间:位于第三梯队的企业有思创医惠、麦迪科技、和仁科技、易联众、久远银海等,2022年医疗信息化业务营收业务营收在10亿元以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危废产生量大,2015-2023年CAGR约11%。工业危废产生量增加,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为10502.9万吨,同比增长11.6%。

2025年09月10日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

2025年09月09日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近年来,随着宠物主对宠物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宠物医疗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为840亿元,占比达28%。

2025年08月20日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