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6亿订单落地!政策+技术升级将推动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商用化步伐

前言:

相较于锂电无人机,氢能无人机在能量密度、续航时间、储能效率、环境适应性、补能速度、寿命周期等多方面表现更为优越,可解决锂电池续航短及高空着火风险问题,尤其适用于物流、巡检、安防等场景。在政策端,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来大力支持氢能飞机及氢能基础建设。在技术端,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试验加速推进,如氢航科技、同尘和光、理工氢源、天目山实验室等机构也取得重要进展,为行业商业化落地提供充足的技术端储备。在应用方面,协氢新能源6亿元的氢能无人机订单落地,实现对氢能无人机商用化应用的初步验证,后期新订单或将继续加码。

1、与锂电池动力相比,氢能无人机性能优势明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氢能无人机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氢能动力的核心在于通过氢燃料电池将氢气的化学能高效转化为电能,进而驱动无人机飞行。相较于锂电池,氢能无人机在能量密度、续航时间、储能效率、环境适应性、补能速度、寿命周期等多方面表现更为优越,可解决锂电池续航短及高空着火风险问题,尤其适用于物流、巡检、安防等场景。

锂电无人机与氢能无人机性能对比情况

类别 氢能无人机 锂电无人机
续航时间 3-10小时(部分机型达20小时) 0.5-1小时(极端环境更短)
能量密度 300-1000Wh/kg(理论可达到锂电3-5倍) 100-260Wh/kg
储能效率 1个13.0L重5.7Kg的氢瓶,等价于35块TB48S动力电池(重量23.5Kg)
环境适应性 -40℃到60℃ -10℃到40℃(低温性能骤降)
载重能力 10-60kg 通常≤10kg(重载下需牺牲续航)
补能速度 3-5分钟加氢 1-2小时充电
环保性 零排放(副产品仅为水) 锂电池生产/废弃污染
寿命周期 2000小时(燃料电池寿命) 200次充放电循环(约200小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氢能无人机凭借显著的续航优势,能够实现一次完成锂电无人机多次任务,以电网巡检为例,根据相关数据,单架次锂电无人机仅能巡检1~3个输电铁塔,单日工作量小于10个塔架,而频繁充电、更换电池的还将增加人工成本;而氢燃料无人机单日工作量能达约64个塔架,工作效率显著高于锂电机型。并且,氢能无人机能够实现锂电无人机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的任务,例如高寒地区电力巡检、远距离物流配送、应急物资输送、偏远山区长距离勘测等。

锂电无人机与氢能无人机工作效率对比(以电网巡检为例

项目 锂电池无人机 氢燃料电池无人机
续航时间 约45分钟 约5小时
工作温度 -10℃~40℃ -20℃~50℃
最大起飞重量 约25kg 约31kg
单日工作量 <10个塔架 约64个塔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助力氢能无人机及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来大力支持氢能飞机及氢能基础建设。例如,在国家层面方面,2024年12月,国促会标委会及工信部等单位分别推动氢能无人机技术发展与工业领域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加速氢能无人机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2025年2月,重庆、中山、江苏等地陆续发布政策支持氢能无人机产业发展、推动氢基础设施建设。

2020-2025年2月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关于氢能无人机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颁布单位 内容
2020年6月 《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对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通用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和运输要求有了统一的要求。
2022年3月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积极探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大型氢能航空器研发,不断提升交通领域氢能应用市场规模
2023年10月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 积极布局氢能航空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储氢装置、动力装置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开展适用于氢能源飞机的新型结构布局技术研究。围绕氢能航空未来发展趋势,探索商业化氢能源飞机运营体系新模式。
2024年12月 《氢能无人机续航能力等级评价规范》《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散热系统技术规范》研讨会 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主持 推动氢能无人机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升无人机续航能力,规范氢燃料电池散热系统的设计与评估,从而加速氢能无人机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
2024年12月 《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积极布局氢能航空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氢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氢涡轮等动力装置理论研究与技术验证。
2025年2月 《重庆市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大力推广应用绿色能源设施,加快推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2025年2月 《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若干政策措施》 中山市人民政府 鼓励在氢能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开展氢能动力无人机、氢燃料电池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HVTOL)等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2025年2月 《江苏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到2027年,江苏氢能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建设加氢站100座以上,2030年,绿氢成为供氢增量主体,氢气成本明显下降。提出支持氢能无人机、氢能自行车推广应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氢能无人机行业进入密集试验期,为商业化落地提供技术储备

与此同时,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试验加速推进,如氢航科技的“氢旋4号”在2025年1月成功完成-40℃环境下的首飞,续航能力显著提升;氢澜科技的XC02无人机完成43.2公里的长距离自主巡检测试,续航时间超过90分钟。而且,同尘和光、理工氢源、天目山实验室等机构也取得重要进展,验证氢能无人机在高海拔、低温等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性能优势。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试验加速推进,氢能无人机将进一步向高性能、强适应性发展,为行业商业化落地提供充足的技术端储备。

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相关产品试验与研发进展

单位

时间

无人机

特色指标

最新进展

氢航科技

2025.1.19

氢旋4

-40℃续航可达100min

氢旋4号在中国漠河-40℃环境下首飞成功

2025.1.8

跨海30km,用时1h30min

氢旋4号在岱山县数据中心测试,跨海航程全程往返30km,用时1h15min,落地时仍有14.8MPa氢气存余,据估算还可支持飞行约1h

协氢新能源

20251.18-19

擎天H100

-35℃挂载45kg续航2h以上

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无人机高寒地区测试飞行,经过大兴安岭零下35度极寒低温实测运行,挂载45公斤续航2小时以上

氢鹏科技

2025.1.21

XC02

飞行43.2km,续航超过90min

赴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开海上长距离自主巡检的示范应用测试。全程飞行距离长达43.2公里,持续飞行时间超过90分钟,氢气余量还能支持继续飞行25分钟。

同尘和光

2025.1.9

/

首架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

国内首架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在宝鸡凤翔试飞成功,起飞总重约680公斤,载重能力120160公斤

2024.7

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及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首架液氢无人机样机完成首次飞行测试

氢源智能

2024.5

理工氢源-翠亨1

续航达同等质量锂电的3倍以上

与北京理工大学团队合作研制的全球首款固体氢动力无人机——“理工氢源-翠亨1号”成功首飞,续航时长可达同等质量锂电的3倍以上

天目山实验室

2024.8.26

天目山一号

全球首款百公里级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

“天目山一号”百公里级氢动力长航程多旋翼无人机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举行了首飞仪式

2024.8.22

4500m海拔低氧

在西藏林芝超过4500米海拔高原完成高原低氧环境下的连续飞行测试,飞行状态良好。

2024.3

多荷载飞行2h,连续巡检50km

在陕北开展天然气管线泄漏巡检的示范作业,携带多载荷在地势起伏的黄土高原仿地飞行超2小时,连续巡检50公里

2024.1.1

-40℃连续飞行超100分钟

在内蒙古根河完成极寒条件飞行测试,成为首款实现-40℃环境连续飞行超100分钟的多旋翼无人机

潮驭技术

2024.11

/

全自研一体化氢电架构

依托全自研一体化氢电架构,打造基于全碳化硅高集成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显著提升氢动力飞行器的续航及载重能力

兰氢科技

2024.1.4

青鸥30B

续航时间8h

翌翔氢动力无人机团队完成青鸥30B氢动力复合翼无人机单次持续飞行测试,续航时间8h,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疆

2024.11.18

DJIFlyCart30

全国首款获TC的中型多旋翼运载无人机

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简称TC),成为全国首款通过了型号合格审定的中型多旋翼运载无人机

波音Aurora

2024.9

SKIRON-XLE

7小时连续飞行

搭载25升氢罐,完成7小时连续飞行测试,总起飞重量24.5千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6亿元大单落地,对氢能无人机商用化应用的初步验证

伴随着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部分氢能无人机企业获得订单,尤其是2024年12月18日,协氢新能源与上海氢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6亿元1000台百公斤级出口农业用氢能无人机合作协议,这是当前最大的氢能无人机订单,充分证明氢能无人机商业化路径的可行性。同时,这笔订单实现对氢能无人机商用化应用的初步验证,后期可能有新订单落地。

协氢新能源的氢能无人机订单情况

公司

时间

订单情况

协氢新能源

20241218

与上海氢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6亿元1000台百公斤级出口农业用氢能无人机合作协议,由池州生产基地生产。

202484

与惠中科技共同发布了国内首台氢能光伏清洗无人机,已在国电投、国能、中电建、天合、晶科、晶澳、阳光电源等多个光伏电站清洗业务开启氢能无人机应用,预期年销售额将突破5000万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消防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行业呈现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我国消防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行业呈现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消防安全保障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消防产业逐渐摆脱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系统的行业。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高端螺杆空压机产品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出口量及贸易顺差额齐升

我国高端螺杆空压机产品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出口量及贸易顺差额齐升

2018-2023年间,我国螺杆空压机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和产量分别实现4.9%和4.3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当前“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减排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叠加下游客户对能效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正加速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焊接机器人销量回升但出口萎缩 智能焊接机器人或成行业新增长点

我国焊接机器人销量回升但出口萎缩 智能焊接机器人或成行业新增长点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边界正在不断拓展,由汽车、3C电子等标准化领域向钢结构、船舶等非标准化领域延伸。2024年,我国焊接机器人市场在经历连续两年的下行调整后终于迎来回暖,全年销量达到4.95万台,实现6.45%的同比增长。其中,弧焊机器人已成为国内焊接机器人市场主流产品,市场份额由2019年的58.33%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质谱仪行业呈增长态势 海外品牌垄断高端市场 国产突破下进口率有所下降

我国质谱仪行业呈增长态势 海外品牌垄断高端市场 国产突破下进口率有所下降

我国质谱仪市场呈现增长态势。相较2022年、2023年,2024年我国质谱仪中标数量、中标金额均大幅提升。其中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为集中采购主力,总占比达73%,分别占比33%、24%、16%。

2025年07月13日
我国应急救援装备重要性日益凸显 行业逐渐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迭代

我国应急救援装备重要性日益凸显 行业逐渐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迭代

近年随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以及对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推动了我国应急救援装备需求不断增长。一方面,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应急救援装备的采购投入,用于充实消防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等的物资储备。另一方面,众多企业为保障自身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能力,也在按需配备相关应急救援装备,促使市场容量不断扩充

2025年07月12日
6亿订单落地!政策+技术升级将推动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商用化步伐

6亿订单落地!政策+技术升级将推动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商用化步伐

相较于锂电无人机,氢能无人机在能量密度、续航时间、储能效率、环境适应性、补能速度、寿命周期等多方面表现更为优越,可解决锂电池续航短及高空着火风险问题,尤其适用于物流、巡检、安防等场景。在政策端,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来大力支持氢能飞机及氢能基础建设。在技术端,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试验加速推进,如氢航科技、同

2025年07月02日
养老机器人行业应用加速落地但仍未大批量商用 “技术-产品-服务”闭环待打通

养老机器人行业应用加速落地但仍未大批量商用 “技术-产品-服务”闭环待打通

养老机器人下游应用行业主要是养老服务领域。国际上通常用老年人口比重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老年人口比重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越高。其中,中度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65岁

2025年07月01日
PCB电镀设备行业:多因素驱动下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 自动化、环保化为发展方向

PCB电镀设备行业:多因素驱动下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 自动化、环保化为发展方向

虽然与欧洲、美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PCB制造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凭借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向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进行转移,我国成为了全球PCB产业增长的动力引擎,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PCB制造中心。

2025年06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