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前言:

近年来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低位增长态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预焙阳极行业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从贸易数据来看,2019-2024年间,我国预焙阳极进口量始终保持在0.45万吨以下的微量水平;与此同时,出口量、净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此外,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1.预焙阳极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低位增长,未来国内需求增长受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预焙阳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预焙阳极‌(又称预焙阳极炭块或铝电解用炭阳极)是一种经过高温焙烧的碳素材料,主要由石油焦、沥青焦作为骨料,煤沥青作为黏结剂制成。其具有稳定的几何形状和优异的导电性,是电解铝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其行业发展与电解铝行业高度关联。据统计,每生产1吨电解铝约消耗0.5吨预焙阳极,其占电解铝生产成本10%-13%。

近年来,在4500万吨产能红线的政策约束下,我国电解铝行业新增产能增速放缓;同时其产量也处于低速增长状态,由2019年的3512.96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4400.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仅有4.61%。

近年来,在4500万吨产能红线的政策约束下,我国电解铝行业新增产能增速放缓;同时其产量也处于低速增长状态,由2019年的3512.96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4400.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仅有4.6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电解铝产量上升,我国预焙阳极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但受电解铝产量缓慢增长影响,其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也处于低速增长状态,分别由2019年的1877.15万吨、1759.54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310万吨和2084.3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24%和3.45%。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5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已达4391万吨,逼近4500万吨的政策上限,这将直接制约预焙阳极未来的需求增长空间。考虑到电解铝产能扩张受限的长期性,预计未来几年预焙阳极市场很可能将维持当前的低速增长态势。

随着电解铝产量上升,我国预焙阳极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但受电解铝产量缓慢增长影响,其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也处于低速增长状态,分别由2019年的1877.15万吨、1759.54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310万吨和2084.3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24%和3.45%。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5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已达4391万吨,逼近4500万吨的政策上限,这将直接制约预焙阳极未来的需求增长空间。考虑到电解铝产能扩张受限的长期性,预计未来几年预焙阳极市场很可能将维持当前的低速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索通发展年报等、观研天下整理

2.预焙阳极产能增长逐年递增,行业形成配套产能与商用产能并重的双轨制发展格局

在我国电解铝行业严控新增产能和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也呈现低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6月期间,全国预焙阳极产能从2806.6万吨增长至3006.6万吨,三年半时间仅增加200万吨,年均增长率不足2%。

在我国电解铝行业严控新增产能和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也呈现低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6月期间,全国预焙阳极产能从2806.6万吨增长至3006.6万吨,三年半时间仅增加200万吨,年均增长率不足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预焙阳极行业形成了配套产能与商用产能并重的双轨制发展格局。其中,配套预焙阳极专供企业自身电解铝生产使用,而商用预焙阳极则完全面向市场销售。截至2024年6月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商用预焙阳极产能达1680.5万吨,占总产能的55.89%;配套预焙阳极产能为1326.1万吨,占比44.11%。这种产能结构反映了当前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方面,电解铝企业为保障原料供应安全,仍保持较大规模的自给产能;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商用预焙阳极生产商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预焙阳极行业形成了配套产能与商用产能并重的双轨制发展格局。其中,配套预焙阳极专供企业自身电解铝生产使用,而商用预焙阳极则完全面向市场销售。截至2024年6月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商用预焙阳极产能达1680.5万吨,占总产能的55.89%;配套预焙阳极产能为1326.1万吨,占比44.11%。这种产能结构反映了当前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方面,电解铝企业为保障原料供应安全,仍保持较大规模的自给产能;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商用预焙阳极生产商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预焙阳极行业已实现自给自足,出口量整体上升,贸易顺差额缩小

我国预焙阳极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从贸易数据来看,2019-2024年间,我国预焙阳极进口量始终保持在0.45万吨以下的微量水平,充分展现了产业的自主供给能力。与此同时,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出口量创下226.11万吨的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24.56%,较2019年增长92%,接近翻倍。

我国预焙阳极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从贸易数据来看,2019-2024年间,我国预焙阳极进口量始终保持在0.45万吨以下的微量水平,充分展现了产业的自主供给能力。与此同时,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出口量创下226.11万吨的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24.56%,较2019年增长92%,接近翻倍。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从金额来看,2024年在预焙阳极出口量创新高的同时,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出口均价有所回落,导致出口额同比下降4.73%至112.3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预焙阳极净出口量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2019年的117.61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25.6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92%;贸易顺差额则呈现先扩大后缩小态势,2024年约为109.55亿元,同比下降4.5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预焙阳极产业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未来,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我国预焙阳极产业将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巩固并扩大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从金额来看,2024年在预焙阳极出口量创新高的同时,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出口均价有所回落,导致出口额同比下降4.73%至112.3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预焙阳极净出口量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2019年的117.61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25.6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92%;贸易顺差额则呈现先扩大后缩小态势,2024年约为109.55亿元,同比下降4.5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预焙阳极产业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未来,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我国预焙阳极产业将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巩固并扩大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随着我国电解铝产能逐步逼近4500万吨政策上限,国内产能扩张受限,推动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印尼等海外地区凭借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正成为国内电解铝企业投资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4月,我国企业在印尼建设的电解铝项目产能超过1000万吨,占印尼电解铝产能规划的80%以上。与此同时,国外预焙阳极厂因建厂早、设备老化,正进入更新周期。

在此背景下,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一方面,我国企业在海外新建的电解铝项目直接带动预焙阳极配套出口需求;另一方面,国际市场更新需求持续释放,老旧产能淘汰为技术先进的国产产品创造了替代空间。未来,随着海外电解铝项目陆续投产,叠加国内企业在成本、技术及产业链配套上的竞争优势,预焙阳极出口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近年来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低位增长态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预焙阳极行业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从贸易数据来看,2019-2024年间,我国预焙阳极进口量始终保持在0.45万吨以下的微量水平;与此同时,出口量、净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此外,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

2025年07月01日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BOPA薄膜是食品保鲜、保香的理想材料,2020年食品领域对BOPA薄膜的需求占比高达70%。随着市场对包装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哑光、朦胧美或高透明度反映内物光泽的包装逐渐受到青睐;同时,健康饮食和少量多餐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易分装、便携的小包装需求激增,进而扩大了BOPA薄膜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B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关键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矿山服务需求增多。2023年,我国采矿运营管理和矿山工程建设市场容量约为854.98亿元,其中采矿运营管理业务市场容量约为767.60亿元,占比90%;矿山工程建设业务市场容量约为87.38亿元,占比10%。

2025年06月29日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高加工性,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等方面。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销量及销售额有所下滑。不过,受益于智能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的共同推动,软磁铁氧体将在该等新兴产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可观。

2025年06月23日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我国白刚玉行业不仅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其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从2020年的23.54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26%。然而,自2023年起,我国白刚玉行业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均进入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