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前言:

BOPA薄膜是食品保鲜、保香的理想材料,2020年食品领域对BOPA薄膜的需求占比高达70%。随着市场对包装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哑光、朦胧美或高透明度反映内物光泽的包装逐渐受到青睐;同时,健康饮食和少量多餐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易分装、便携的小包装需求激增,进而扩大了BOPA薄膜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BOPA薄膜消费市场。BOPA薄膜生产工艺正不断革新,推动行业整体走向持续发展道路。

国内BOPA 薄膜市场中中仑新材拥有技术优势,为龙头企业。国内厂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持续升级,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未来随着海外老旧产能逐渐退出,国内厂商有望逐渐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主要下游—食品消费升级扩大BOPA薄膜行业空间,中国已成BOPA薄膜主要消费

BOPA薄膜,即双向拉伸尼龙薄膜,是继BOPP、BOPET薄膜之后的第三大包装材料。BOPA薄膜比PE、BOPP薄膜具有更高的强度,比EVOH、PVDC薄膜具有低成本和环保方面的优势,是食品保鲜、保香的理想材料。根据数据,2020年食品领域对BOPA薄膜的需求占比高达7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市场对包装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哑光、朦胧美或高透明度反映内物光泽的包装逐渐受到青睐;同时,健康饮食和少量多餐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易分装、便携的小包装需求激增,进而扩大了BOPA薄膜的市场空间。

根据数据,2016-2023年,全球 BOPA 薄膜需求量由27.13 万吨增长至 49.4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91%;我国 BOPA薄膜需求量由10.45 万吨增长至24.6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01%。

根据数据,2016-2023年,全球 BOPA 薄膜需求量由27.13 万吨增长至 49.4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91%;我国 BOPA薄膜需求量由10.45 万吨增长至24.6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0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BOPA薄膜消费市场。2016年我国BOPA薄膜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比重达38.5%,2023年我国BOPA薄膜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49.8%。

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BOPA薄膜消费市场。2016年我国BOPA薄膜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比重达38.5%,2023年我国BOPA薄膜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49.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BOPA薄膜生产工艺装置不断革新,推动行业整体走向持续发展道路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BOPA薄膜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和要求提高,BOPA薄膜生产工艺不断革新,从 BOPA1.0 的平膜拉伸技术到 BOPA4.0 的磁悬浮线性电机同步拉伸技术(LISIM 技术),BOPA薄膜技术的进步推动行业整体走向持续发展道路。

具体看工艺方面,尼龙薄膜材料加工工艺包括流延法、平膜法以及管膜法等。其中,平膜法分为单向拉伸及双向拉伸工艺,与其他工艺相比较,使用双向拉伸工艺生产的塑料薄膜强度较大,薄膜厚度的均匀性更好,且设备工艺成熟、生产效率高,适用于高端尼龙薄膜的大批量、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制造。BOPA薄膜产品升级有利于拓宽下游应用领域的适用范围,市场前景可观。

生产效率方面,BOPA薄膜产量主要取决于薄膜的设计厚度、机器的运转速度以及生产装置的宽度,在厚度、机器运转速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装置的幅宽越大,单线产能越高,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越低。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全球 BOPA 薄膜生产装置的幅宽不断提升,由 4.2 米提升至 7.4米,BOPA 薄膜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生产效率方面,BOPA薄膜产量主要取决于薄膜的设计厚度、机器的运转速度以及生产装置的宽度,在厚度、机器运转速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装置的幅宽越大,单线产能越高,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越低。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全球 BOPA 薄膜生产装置的幅宽不断提升,由 4.2 米提升至 7.4米,BOPA 薄膜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仑新材为国内BOPA薄膜龙头未来海外老旧产能逐渐退出下国内企业有望迎来出海机遇

由于 BOPA 薄膜定位相对高端,具备较高技术、资金、客户资源壁垒,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代表包括中仑新材、沧州明珠、运城塑业、佛塑科技、尤尼吉可、晓星化学和 A.J.Plast等,其中,中仑新材为龙头企业。

从产能看,中仑新材是全球极少数同时掌握从第二代到第五代膜材工艺技术,并开创了第五代技术的企业,掌握 199 项技术专利,拥有技术优势,产能显著领先,2022年达9.82万吨,截至 2027 将新增5.90万吨;从市占率看,2023年中仑新材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36%,处于国内功能性 BOPA 薄膜首位。

BOPA薄膜行业主要公司工艺情况

企业名称 分步拉伸 机械同步拉伸 磁悬浮线性电机同步拉伸
沧州明珠 ×
佛塑科技 ×
运城塑业 × ×
尤尼吉可 ×
晓星集团 × ×
A.J.Plast ×
中仑新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BOPA薄膜行业主要公司产能情况(单位:万吨)

企业名称 2022 产能 截至 2027 新增
沧州明珠 2.85 7.6
运城塑业 8 -
佛塑科技 1.58,2020FY -
尤尼吉可 5.15 -
晓星化学 3.84,2020FY -
A.J.Plast 3 -
中仑新材 9.82 5.9
神马股份 1 4.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BOPA薄膜生产商有望迎出海机遇。BOPA 薄膜生产线使用周期一般为 30 年左右,日本、韩国等国家最早一代BOPA 薄膜厂商的生产线由于投产较早存在设备老化问题,产品竞争力有所下降,难以满足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各类差异化新型薄膜的研发生产;而国内厂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持续升级,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有望逐渐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BOPA薄膜老旧产线情况

公司名称 BOPA 薄膜发展史及产线年龄
尤尼吉可(UNITIKA) 1968 年开启第一条 BOPA 薄膜产线,此后相继开启多条 BOPA 薄膜产线;1995 年起,于印度尼西亚开启数条 BOPA 薄膜产线,其后进行进一步扩产。尤尼吉可的 BOPA 薄膜产线均具有较长历史,主要集中在上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及 90 年代,距今已有 30-50 年历史
晓星(HYOSUNG)化学 1966 年成立 Tongyang 尼龙有限公司,1992 年收购 1 条尼龙线,1996 年继续开启 1 条尼龙线,2005 年于中国嘉兴投产尼龙薄膜产线。产线主要集中于上世纪 90 年代,距今已有近 30 年历史
韩国科隆工业(Kolon) 1991 年于韩国金泉市设立第一条尼龙薄膜产线,1994 年扩张原有尼龙产线,1998 年于印度尼西亚继续扩建尼龙薄膜产线。科隆工业的尼龙薄膜产线开启时间主要集中在上世纪 90 年代,距今已具有 30 年历史
日本出光(IdemitsuUnitech) 1984 年设立第一条吹膜法尼龙薄膜产线,2011 年与 kohjin(兴人)合资尼龙薄膜产线投产。首条产线已有近 40 年历史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近年来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低位增长态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预焙阳极行业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从贸易数据来看,2019-2024年间,我国预焙阳极进口量始终保持在0.45万吨以下的微量水平;与此同时,出口量、净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此外,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

2025年07月01日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BOPA薄膜是食品保鲜、保香的理想材料,2020年食品领域对BOPA薄膜的需求占比高达70%。随着市场对包装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哑光、朦胧美或高透明度反映内物光泽的包装逐渐受到青睐;同时,健康饮食和少量多餐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易分装、便携的小包装需求激增,进而扩大了BOPA薄膜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B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关键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矿山服务需求增多。2023年,我国采矿运营管理和矿山工程建设市场容量约为854.98亿元,其中采矿运营管理业务市场容量约为767.60亿元,占比90%;矿山工程建设业务市场容量约为87.38亿元,占比10%。

2025年06月29日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高加工性,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等方面。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销量及销售额有所下滑。不过,受益于智能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的共同推动,软磁铁氧体将在该等新兴产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可观。

2025年06月23日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我国白刚玉行业不仅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其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从2020年的23.54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26%。然而,自2023年起,我国白刚玉行业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均进入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