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相较油制烯烃、轻烃制烯烃,煤制烯烃成本和盈利优势突出

合成烯烃有三条路线:以原油轻组分石脑油为原料的油制烯烃;以煤炭为原料的煤制烯烃,以乙烷丙烷为原料的轻烃制烯烃。油制烯烃为国内聚烯烃主要生产路线(聚乙烯、聚丙烯中油制产能分别占比61.6%、53.0%);但煤制烯烃成本和盈利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

合成烯烃有三条路线:以原油轻组分石脑油为原料的油制烯烃;以煤炭为原料的煤制烯烃,以乙烷丙烷为原料的轻烃制烯烃。油制烯烃为国内聚烯烃主要生产路线(聚乙烯、聚丙烯中油制产能分别占比61.6%、53.0%);但煤制烯烃成本和盈利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油制烯烃(原油依赖型),成本曲线与布伦特原油价格高度同步,2020 年原油暴跌时成本一度低于煤制,但 2022 年俄乌冲突导致原油冲高时,成本飙升。2024年油制聚丙烯平均利润为-897元/吨。

煤制烯烃(煤炭政策敏感型),2016-2020 年因国内煤炭价格低位维持成本优势(长期低于油制),但2021 年“双碳”政策引发煤炭供给收缩后成本快速跃升,目前煤炭价格相对历史低位,显示出较强的成本优势。2024年煤制聚乙烯平均利润1967元/吨,较2023年增加626 元/吨;煤制聚丙烯平均利润1066元/ 吨,较2023 年增加 351 元/吨。

PDH工艺(丙烷供需驱动型),成本受丙烷进口价格波动主导,2020 年因丙烷低价形成短期成本优势,但 2024 年因地缘冲突推高液化气价格,成本再度提升。2024丙烷制聚丙烯平均利润-779元/吨,较2023年下降230元/吨。

PDH工艺(丙烷供需驱动型),成本受丙烷进口价格波动主导,2020 年因丙烷低价形成短期成本优势,但 2024 年因地缘冲突推高液化气价格,成本再度提升。2024丙烷制聚丙烯平均利润-779元/吨,较2023年下降230元/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数据,截至 2024 年末国内煤制烯烃总产能1342 万吨/年,相比上年末增长 5.6%。

根据数据,截至 2024 年末国内煤制烯烃总产能1342 万吨/年,相比上年末增长 5.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相关项目转型突破提速,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新阶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煤制烯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等地的煤制烯烃项目迎来了集体提速,总投资额高达3000亿元以上。这些项目不仅覆盖了甲醇制烯烃(MTO)、绿氢耦合及α-烯烃分离等尖端技术,更创造了全球煤化工单厂规模的新纪录。通过引进第三代DMTO技术、实现国产化装备的突破,以及CO₂的封存利用等创新举措,这些项目为煤炭的 清洁高效利用树立了新的典范。这些重点项目不仅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更成为推动化工行业低碳转型的典范,标志着我国煤基新材料产业已正式踏入“高端多元、低碳零碳”的全新发展阶段。

煤制烯烃产业项目升级情况

项目 所在地 投资额 升级情况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 171.5亿元 该项目致力于年产200万吨甲醇和75万吨聚烯烃,并在原有60万吨/年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其建设内容广泛,涵盖新建空分、气化、净化、甲醇合成、MTO、烯烃分离、聚乙烯、聚丙烯等关键装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采用了前沿的 第三代DMTO技术,并 与绿电、绿氢、绿氧进行耦合发展,成为国内首个大规模绿氢耦合煤化工的示范项目,为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树立了新的标杆。截至2025年7月,空分装置机柜间已提前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的最新进展。
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项目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工业项目区 673亿元(一期478亿元,二期规划中) 总投资673亿元(一期478亿元,二期规划中),建设目标是年产1325万吨甲醇、500万吨烯烃(一期300万吨烯烃、150万吨聚乙烯、150万吨聚丙烯)。该项目 注重规模化绿氢应用,是全球首个规模化采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来制取烯烃的示范工程,且 国产化率高达98%以上。该项目将建成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生产基地,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25年4月,该项目一期已顺利全面投产,并已连续稳定运行超过4800小时,日均聚烯烃产量高达9000吨。
中石化鄂尔多斯大路项目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大路工业园区 218.26亿元 设规模为年产226万吨甲醇、80万吨烯烃。其中,35万吨为聚乙烯、45万吨为聚丙烯以及10万吨的EVA/LDPE。该项目将 运用OCC(烯烃催化裂解)技术,以提高乙烯和丙烯的收率。该项目被列为中石化“十四五”期间的重大工程,旨在推动煤炭资源在当地的转化利用。截至2025年7月,该项目已获得环评批准,预计将在2026年正式开工建设。
中煤榆林甲醇项目 陕西榆林市榆横煤化学工业区 200亿元 计划年产180万吨甲醇、60万吨聚烯烃。该项目运用GE气化技术、DAVY甲醇合成工艺以及大连化物所的DMTO创新成果,这意味着中煤集团首次 尝试煤制烯烃。预计将于2025年7月完成试车并投入使用。
陕煤榆林化学项目 陕西榆林 620亿元 通过 煤热解、煤/半焦气化及下游深加工技术的系统集成,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产业链。该阶段将探索 煤基烯烃与煤基芳烃的耦合发展新路径。在2025年7月,甲醇精馏装置的EPC工程已由华陆工程成功中标。
新疆准东项目 新疆昌吉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398亿元 年生产160万吨烯烃,两家企业各承担80万吨的生产任务。该项目 为国家“十四五”现代煤化工示范区的重点项目,强调环保和技术创新。项目配备绿氢装置,同时采用CO₂封存技术。截至2025年7月,此项目已召开第7次调度会,强调“能快则快”的原则,力争在2026年实现投产。
宁夏宝丰三期项目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预计超过100亿元 年产 100万吨烯烃,采用DMTO-Ⅲ技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西部煤化工产业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预计2023年11月投产,并在2025年实现达产达标。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项目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 该项目年产796吨1-己烯与476吨1-辛烯,具备填补国内 高端润滑油原料市场空白的能力。截至2025年7月,该项目已完成环评公示,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投入运营。
内蒙古荣信化工项目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经济开发区 98.3亿元 年产 80万吨烯烃,包括40万吨聚乙烯和40万吨聚丙烯。该项目以甲醇为主要原料,延伸山东能源集团产业链条。截至2024年7月,该项目已正式启动,预计将在2026年全面投产。
内蒙古卓正煤化工项目 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 590亿元 年产100万吨甲醇及下游高端化学品,如乙醇、PGA、EVA等。该项目 强调低碳排放,旨在建立煤化工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预计将于2025年启动一期建设,预计在2030年实现全面投产。
荣盛绿色煤化项目 内蒙古准格尔旗 1600亿元 该项目每年将生产 650万吨煤基新材料,涵盖煤制烯烃等多种产品。项目技术亮点包括配套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产能及特高压外送电网设施。荣盛集团的这一世界500强企业的千亿级投资,旨在推动 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利用,已签署投资协议,预计2026年启动一期工程建设。
宁波富德能源项目 浙江宁波 80亿元 该项目年生产180万吨甲醇制烯烃,并配套60万吨烯烃分离和50万吨乙二醇生产能力。项目采用 DMTO技术,并已成功将EO(环氧乙烷)产能扩至20万吨/年。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项目 陕西榆林 - 建设规模为年产60万吨烯烃,并配备30万吨/年的国内最大单套EVA装置。该装置的核心技术——利安德巴赛尔的管式法工艺——专为生产光伏料等高附加值产品而设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煤制烯烃代表企业中,宝丰能源生产、盈利能力领先

目前国内煤制烯烃行业内主要参与者包括宝丰能源、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等。其中宝丰能源产能占比超20%,且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盈利水平领先。

目前国内煤制烯烃行业内主要参与者包括宝丰能源、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等。其中宝丰能源产能占比超20%,且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盈利水平领先。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宝丰能源煤制烯烃单位投资额低于同行。宝丰能源通过大型化装置、产业链协同及工艺创新,将煤制烯烃单位投资压缩至 1.59 亿元/万吨,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3亿元/万吨),为后续产品定价与盈利能力奠定核心竞争优势。

国内煤制烯烃工艺企业煤制烯烃单位投资额对比

公司 主体工程产能(万吨) 投资额(亿元) 单位投资额(亿元/万吨)
宝丰能源 300 万吨聚烯烃(内蒙项目) 478.1 1.59
中国神华 75 万吨聚烯烃 171.5 2.29
中煤能源 90 万吨聚烯烃、25万吨/年 LDPE/EVA 238.9 2.0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宝丰能源在煤制烯烃领域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盈利水平领先。2021-2024年,宝丰能源产品均价较高与中煤能源接近,高于中国神华。其聚烯烃板块毛利率稳定在28%以上,显著高于同为煤化工板块主营聚烯烃产品的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

2021-2024年国内煤制烯烃工艺企业聚烯烃均价、利润水平对比

类别

企业

2021

2022

2023

2024

聚烯烃产品均价(元/吨)

宝丰能源(聚乙烯)

7330

7463

7083

7089

宝丰能源(聚丙烯)

7657

7395

6759

6697

中国神华公司(聚乙烯)

6641

6765

6446

6645

中国神华公司(聚丙烯)

6853

6613

5908

5896

中煤能源公司(聚乙烯)

7455

7479

7145

7337

中煤能源公司(聚丙烯)

7587

7323

6652

6629

烯烃板块毛利率(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煤化工板块主要产品为聚烯烃)

宝丰能源(烯烃板块)

32.30%

28.10%

30.30%

34.20%

中国神华(煤化工板块)

20.80%

15.90%

11.30%

5.80%

中煤能源(煤化工板块)

12.20%

13.30%

15.30%

14.90%

中国神华(煤炭板块)

27.55%

35.90%

32.04%

29.99%

中煤能源(煤炭板块)

17.97%

25.40%

24.95%

24.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与长时储能需求增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商业化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近两年来,受行业广阔前景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积极布局赛道并加快产能建设。

2025年10月13日
全球铝塑膜中长期景气度高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行业降本增效大势所趋

全球铝塑膜中长期景气度高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行业降本增效大势所趋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产业趋势,其软包封装形式依赖铝塑膜性能大幅升级,因此对铝塑膜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 2030 年固态电池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中的渗透率约为 10%,出货量超600GWh,市场规模超过 2500 亿元,相关固态电池需求将持续攀升,将为铝塑膜市场带来较大的增量空间。

2025年10月10日
氢能“芯片”的国产化突围:我国质子交换膜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氢能“芯片”的国产化突围:我国质子交换膜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质子交换膜被誉为氢能产业的“芯片”,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氢能产业的进步。随着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质子交换膜的需求和技术水平也将得到快速提升。

2025年10月10日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中国深海可燃冰资源集中在南海,根据国土资源部 2016 年数据及 2017 年有关报道,初步预测我国海域(集中在南海)可燃冰资源量约 800 亿吨石油当量,分布面积覆盖25 个有利区块、约 42 万平方公里。当前中国试验式开采位于南海神狐海域128平方公里范围内,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凭借强大的国家意志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高纯石英砂:半导体、光伏拉动需求 供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我国高纯石英砂:半导体、光伏拉动需求 供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高纯石英砂作为半导体与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纯度直接影响芯片及太阳能电池等终端产品的性能与良率。近年来,在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与光伏装机量快速攀升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显著放量,推动行业规模持续扩容。尽管当前国内产能不足,仍高度依赖进口,但在资源勘探突破、提纯技术攻克与企业产能积极布局的共同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带动光伏组件需求提升、出货量快速增长,为光伏边框行业带来强劲增长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2025年09月25日
我国电子陶瓷行业:汽车电子带来显著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电子陶瓷行业:汽车电子带来显著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200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21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08%,行业增长动能持续释放。

2025年09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