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前言: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一、三元电池渗透率呈现波动变化,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趋于稳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正极材料构成了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从装机量看,LFP(磷酸铁锂)和NCM(三元)是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正极材料。

价格战背景下,LFP材料凭借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成本优势受到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广泛认可,LFP材料上探至15-25万中端车型,装机量占比正逐步上升;而三元材料则通过技术升级(高镍化、无钴化)向30万以上中高端车型稳步渗透,市场需求趋于稳定。

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在电芯装机量上对正极材料的选择情况

企业名称 在电芯装机量上对正极材料的选择情况
正力新能 主要选择LFP(磷酸铁锂)材料,装机量占比为83.3%,同时尝试使用LFP+NCM(磷酸铁锂与三元混合)材料,占比为16.7%。
中创新航 LFP材料装机量占比为82.7%,同时尝试使用LFP+NCM混合材料,占比为17.3%。
亿纬锂能 LFP材料装机量占比为82.3%,同时尝试使用LFP+NCM混合材料,占比为17.7%。
宁德时代 LFP材料装机量占比为60.7%,NCM(三元)材料占比为35.7%,同时尝试使用LFP+NCM混合材料,占比为2.0%,以及更复杂的LMFP+NCM(磷酸锰铁锂与三元混合)材料,占比为1.4%。
蜂巢能源 LFP材料装机量占比为58.9%,NCM材料占比为41.1%。
欣旺达 NCM材料装机量占比为54.2%,LFP材料占比为45.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2025-2030年国内动力三元占比由26%下降至20%,海外动力三元占比由77%下降至55%。2025-2030年全球三元电池需求由545GWh 提升至866GWh,年复合增长率 10%;对应三元正极材料需求由 2025 年的 107 万吨提升至 2030 年的 161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近 10%。

预计2025-2030年国内动力三元占比由26%下降至20%,海外动力三元占比由77%下降至55%。2025-2030年全球三元电池需求由545GWh 提升至866GWh,年复合增长率 10%;对应三元正极材料需求由 2025 年的 107 万吨提升至 2030 年的 161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近 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三元正极材料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疲软、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根据数据,2019-2025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需求量由29.3万吨增长至107万吨左右,全球三元正极材料供给量由32.1万吨增长至204.8万吨左右,过剩产能由2.8万吨增长至97.8万吨左右。2019-2025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由91%下降至52%。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疲软、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根据数据,2019-2025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需求量由29.3万吨增长至107万吨左右,全球三元正极材料供给量由32.1万吨增长至204.8万吨左右,过剩产能由2.8万吨增长至97.8万吨左右。2019-2025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由91%下降至5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高镍三元材料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材料由镍(Ni)、钴(Co)、锰(Mn)三种过渡金属元素形成固溶体结构,各元素通过原子混排协同作用。

三元正极材料随着镍含量的增加,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

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而中镍高电压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其中 6 系材料2024 年产量占比达 32%,2025年1-5 月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40%。

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而中镍高电压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其中 6 系材料2024 年产量占比达 32%,2025年1-5 月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4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市场竞争看,在三元材料行业整体增速趋缓背景下,部分中镍高电压厂商实现逆势突围,中镍龙头市占率优势明显。

数据显示,2025 年Q1-Q5,南通瑞翔依托中镍高压产品份额提升至 25%,市占率反超高镍龙头容百科技。

数据显示,2025 年Q1-Q5,南通瑞翔依托中镍高压产品份额提升至 25%,市占率反超高镍龙头容百科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5年规模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5年规模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更新频率加快,液晶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OLED面板为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以及其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进一步认可,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渗透率不断攀升,从而带动OLED面板出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OLED面板

2025年07月12日
全球钾矿行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进口依存度高

全球钾矿行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进口依存度高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钾矿资源总量有限,国内钾储量仅占全球的 4%。我国钾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的卤水型矿床,湖钾资源开发难度大,运输成本高,同时随着青海盐湖品位持续下降,西藏受环保限制开发进展缓慢,我国钾肥产能难有较大增产空间。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茂金属聚乙烯高度依赖进口 本土企业产能正积极推进 行业自给率有望显著提升

我国茂金属聚乙烯高度依赖进口 本土企业产能正积极推进 行业自给率有望显著提升

目前,我国茂金属聚乙烯下游消费以薄膜为主。随着材料性能优势的不断显现和加工工艺的持续改进,茂金属聚乙烯在食品薄膜、缠绕膜等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带动表观消费量由2019年的186.11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00万吨。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磷矿石行业产量呈缩减趋势 新兴下游带来需求增量 市场价格保持高位

我国磷矿石行业产量呈缩减趋势 新兴下游带来需求增量 市场价格保持高位

我国磷矿石资源较丰富,储量居世界第四位。我国磷矿石产能分布集中,贵州、湖北、四川、云南四大地区总产能占比达97%。从产量看,受我国磷矿石整体品位不高、磷化工绿色升级两大因素影响,国内磷矿石产量呈现缩减趋势。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智能矿山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 煤矿领域成为“先行者”

我国智能矿山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 煤矿领域成为“先行者”

智能矿山是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战略选择。近些年来,我国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智慧矿山行业的相关政策。例如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技术与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

2025年07月09日
制氢行业:电解水等绿色制氢方法将不断渗透 民营企业深耕技术、有望迎广阔空间

制氢行业:电解水等绿色制氢方法将不断渗透 民营企业深耕技术、有望迎广阔空间

我国氢能消费市场庞大刺激制氢端发展,国内氢气产量保持增长。从地区发展情况看,我国氢气生产主要集中在传统重工业区,其中山东、内蒙古、陕西、宁夏、山西氢气产量排名全国前五。从生产方式看,化石能源制氢(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等)为我国当前主流制氢方式,但在减碳背景下,电解水制氢等绿色制氢方法占比将逐渐提升。

2025年07月06日
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市场快速增长 行业将持续朝高性能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发展

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市场快速增长 行业将持续朝高性能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发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金属复合材料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占比26%以上。金属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按结构特点可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其中金属基复合材料包括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后者又包括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