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数字阅读行业现状及前景 用户增多且付费意愿增强 市场有望不断扩容

、数字阅读简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1)》显示,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

数字阅读按内容分类

类型
电子书 电子书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出版和传播的书籍。它们可以在电子设备上下载或在线阅读。电子书通常具有可调节的字体大小和样式、书签、搜索功能等便捷的阅读工具,并支持横竖屏切换、亮度调节等个性化设置。
数字杂志与期刊 数字杂志和期刊将印刷媒体转化为电子形式,提供在线阅读或通过特定的应用程序进行阅读。数字杂志通常包含与纸质杂志相似的版面设计、插图、广告和互动元素。同时,数字杂志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内容、链接和社交分享等功能丰富阅读体验。
在线文章与博客 这是一种通过网络发布的短篇文章、专栏、博客等内容形式。在线文章和博客可以涵盖各种主题,包括新闻、文学、技术、健康等。读者可以通过浏览器或特定的应用程序访问这些在线内容,并进行交互、评论和分享。
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 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将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学术刊物等转化为数字形式,提供给研究人员和学术界的读者。这些数字化的学术资源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方便地获取和阅读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支持快速搜索和引用参考。
音频书籍与播客 除了文字内容,数字阅读还可以包括以音频形式呈现的书籍和播客节目。音频书籍是由专业演员或作者朗读的书籍,而播客则是一系列定期发布的录音节目,涵盖各种主题如故事、谈话、新闻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年龄分布情况

与传统的纸质版出版物相比,数字阅读具有存储量大和搜索便捷等优势,近些年来深受欢迎,尤其被年轻人群体广泛使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同比增长4.75%;其中,19-45岁用户占比达67.15%。

与传统的纸质版出版物相比,数字阅读具有存储量大和搜索便捷等优势,近些年来深受欢迎,尤其被年轻人群体广泛使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同比增长4.75%;其中,19-45岁用户占比达67.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及分布情况

数字阅读起源于网络、手机、掌上阅读机等数字载体的出现。网络信息量庞大、覆盖面广,手机、掌上阅读机使用、携带方便等特点都为数字阅读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数字阅读进入高速发展期。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463.52亿元,同比增长11.50%。其中大众阅读依然占据市场主流,规模为335.91亿元,占比达72.47%;有声阅读规模为95.68亿元,占比20.64%;专业阅读市场规模为31.93亿元,占比6.89%。

数字阅读起源于网络、手机、掌上阅读机等数字载体的出现。网络信息量庞大、覆盖面广,手机、掌上阅读机使用、携带方便等特点都为数字阅读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数字阅读进入高速发展期。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463.52亿元,同比增长11.50%。其中大众阅读依然占据市场主流,规模为335.91亿元,占比达72.47%;有声阅读规模为95.68亿元,占比20.64%;专业阅读市场规模为31.93亿元,占比6.8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字阅读用户付费情况前景分析

随着《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提出,社会版权意识增强,消费者对数字阅读的付费意愿提升,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2027年将超700亿元。

随着《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提出,社会版权意识增强,消费者对数字阅读的付费意愿提升,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2027年将超7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数据,2020-2021年,为数字阅读付费过的用户占比从89.95%上升至92.17%。目前数字阅读用户对于电子书阅读和网络文学阅读的付费意愿度较高,对较为新兴的有声阅读付费意愿度较低。

根据数据,2020-2021年,为数字阅读付费过的用户占比从89.95%上升至92.17%。目前数字阅读用户对于电子书阅读和网络文学阅读的付费意愿度较高,对较为新兴的有声阅读付费意愿度较低。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我国体育彩票的探索始于1984年,当时为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和建设福建省体育中心,北京和福建开始发行体育奖券。1986年,广东省为第六届全运会发行了基金奖券。1988年,为支持北京亚运会,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发行亚运会基金奖券,形成了早期彩票发行的社会风尚。这一阶段彩票发行规模较小,由各省市体育部门组织,收益用于地方体育事

2025年11月14日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迈入发展新阶段,量价齐升态势持续巩固。在“量”方面: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创历史新高。2025年进一步恢复,在该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6.09%/118.596/136.40%6/126.74%。这一数据表明,2025年国内旅

2025年11月05日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市场势头喜人,财富管理需求愈发旺盛。2023年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66.9万亿美元,增速为6.9%;净财富(金融财富+实物资产-负债)达到627.8万亿美元,增速为4.3%。其中,北美、亚洲和欧洲引领了财富创造,其余地区的贡献较小。全球财富市场韧性较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预计其未来的增长有望更上一层楼。

2025年11月05日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智能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智能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