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数字阅读行业现状及前景 用户增多且付费意愿增强 市场有望不断扩容

、数字阅读简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1)》显示,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

数字阅读按内容分类

类型
电子书 电子书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出版和传播的书籍。它们可以在电子设备上下载或在线阅读。电子书通常具有可调节的字体大小和样式、书签、搜索功能等便捷的阅读工具,并支持横竖屏切换、亮度调节等个性化设置。
数字杂志与期刊 数字杂志和期刊将印刷媒体转化为电子形式,提供在线阅读或通过特定的应用程序进行阅读。数字杂志通常包含与纸质杂志相似的版面设计、插图、广告和互动元素。同时,数字杂志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内容、链接和社交分享等功能丰富阅读体验。
在线文章与博客 这是一种通过网络发布的短篇文章、专栏、博客等内容形式。在线文章和博客可以涵盖各种主题,包括新闻、文学、技术、健康等。读者可以通过浏览器或特定的应用程序访问这些在线内容,并进行交互、评论和分享。
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 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将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学术刊物等转化为数字形式,提供给研究人员和学术界的读者。这些数字化的学术资源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方便地获取和阅读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支持快速搜索和引用参考。
音频书籍与播客 除了文字内容,数字阅读还可以包括以音频形式呈现的书籍和播客节目。音频书籍是由专业演员或作者朗读的书籍,而播客则是一系列定期发布的录音节目,涵盖各种主题如故事、谈话、新闻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年龄分布情况

与传统的纸质版出版物相比,数字阅读具有存储量大和搜索便捷等优势,近些年来深受欢迎,尤其被年轻人群体广泛使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同比增长4.75%;其中,19-45岁用户占比达67.15%。

与传统的纸质版出版物相比,数字阅读具有存储量大和搜索便捷等优势,近些年来深受欢迎,尤其被年轻人群体广泛使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同比增长4.75%;其中,19-45岁用户占比达67.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及分布情况

数字阅读起源于网络、手机、掌上阅读机等数字载体的出现。网络信息量庞大、覆盖面广,手机、掌上阅读机使用、携带方便等特点都为数字阅读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数字阅读进入高速发展期。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463.52亿元,同比增长11.50%。其中大众阅读依然占据市场主流,规模为335.91亿元,占比达72.47%;有声阅读规模为95.68亿元,占比20.64%;专业阅读市场规模为31.93亿元,占比6.89%。

数字阅读起源于网络、手机、掌上阅读机等数字载体的出现。网络信息量庞大、覆盖面广,手机、掌上阅读机使用、携带方便等特点都为数字阅读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数字阅读进入高速发展期。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463.52亿元,同比增长11.50%。其中大众阅读依然占据市场主流,规模为335.91亿元,占比达72.47%;有声阅读规模为95.68亿元,占比20.64%;专业阅读市场规模为31.93亿元,占比6.8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字阅读用户付费情况前景分析

随着《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提出,社会版权意识增强,消费者对数字阅读的付费意愿提升,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2027年将超700亿元。

随着《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提出,社会版权意识增强,消费者对数字阅读的付费意愿提升,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2027年将超7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数据,2020-2021年,为数字阅读付费过的用户占比从89.95%上升至92.17%。目前数字阅读用户对于电子书阅读和网络文学阅读的付费意愿度较高,对较为新兴的有声阅读付费意愿度较低。

根据数据,2020-2021年,为数字阅读付费过的用户占比从89.95%上升至92.17%。目前数字阅读用户对于电子书阅读和网络文学阅读的付费意愿度较高,对较为新兴的有声阅读付费意愿度较低。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气象服务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数量快速增长。气象服务应用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06月26日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焚烧方式优势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数量、占用较少的土地面积,并且焚烧后有部分能源可被回收利用。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超26000万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垃圾焚烧发电需求。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4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而国内资源变得稀缺,越来

2025年06月19日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与传统采购相比,MRO集约化采购优势显著。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企业对设备维护、维修和运营效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MRO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2065.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670.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36%。同时检验检测机构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地增长,检测机构数量从2016年的33235家增长到2023年的5383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7.13%。

2025年06月09日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近年随着国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举措及景区客流量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从依赖单一门票收入的传统观光模式向提供多种旅游产品及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变已成为旅游景区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客流,延长留客时间、刺激游客消费,从而带动收益增加。

2025年06月05日
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机遇与困境并存 AI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机遇与困境并存 AI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近几年,随着国内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及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我国跨境支付行业迎来市场新机遇。但是,跨境支付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合规、技术、商业等多方挑战,同时监管政策升级,合规高压线加速支付行业洗牌,跨境支付行业拥有诸多困境,头部跨境支付企业营收有所下滑。在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跨境旅游、商贸交流不断扩大,我国跨境

2025年06月04日
多家银行不良率承压 我国信用卡市场逐渐饱和 行业未来出路在何方?

多家银行不良率承压 我国信用卡市场逐渐饱和 行业未来出路在何方?

前几年国内信用卡市场快速扩张,行业饱和迹象开始显现,2022年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展从过去“跑马圈地”的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规模增长减缓,竞争愈发激烈。基于此,各大银行应在客户经营、场景构建、科技应用方面建立“护城河”,以此在存量竞争中获得收益。

2025年05月27日
DRG医改全面实施 我国商业医疗险行业面临挑战 但仍然较大发展空间

DRG医改全面实施 我国商业医疗险行业面临挑战 但仍然较大发展空间

商业医疗险作为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肩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使命。而DRG医改抑制过度医疗使得消费者住院治疗的费用有所下滑,使得被保险人相对更难突破免赔额限制,对商业医疗险造成极大影响。不过,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我国商业医疗险行业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并且DRG改革更多的是倒逼险企加快产品迭代,如降低免赔额、强化外购药保

2025年05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