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测定过程。大气污染监测是测定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浓度,观察其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财政部、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加快探索其他生态环境要素指标设定、数据监测、保护成本核算、量化考核等,因地制宜拓展森林、草原、大气、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行业部分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5年5月 |
财政部、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
加快探索其他生态环境要素指标设定、数据监测、保护成本核算、量化考核等,因地制宜拓展森林、草原、大气、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2025年5月 |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 |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
加强与海外媒体和网络名人的合作,探索推出生态环保主题的网络影视剧、网络文学、网络游戏,讲好大气污染治理中国奇迹、绿色“一带一路”等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
2025年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 |
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
推动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助力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协同削减,提升设备能效碳效水平,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企业扩展温室气体减排、新污染物治理、新兴固废处置等业务。 |
2025年2月 |
生态环境部 |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 |
支持建设重点区域废活性炭再生中心,促进治理大气污染的废活性炭循环利用,降低治理成本。 |
2025年1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 |
加快建设京津冀减污降碳协同和生态修复示范区。支持京津冀三地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深化生态环境协同立法,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
2024年9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 |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强化新上用煤项目源头把关,新改扩建用煤项目应达到环保绩效A级要求,并依法实施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替代方案不完善的不予审批。充分发挥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的供热能力,到2025年底,完成其供热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的关停或整合。加强重点区域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日常调度、预警提醒和工作检查。 |
2024年5月 |
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 |
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 |
加强船舶燃油质量监管,健全船舶大气污染物监视监测体系,实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监测监管示范工程。 |
2024年5月 |
国务院 |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
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持续推进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和散煤治理。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建和改扩建用煤项目依法实行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合理控制半焦(兰炭)产业规模。到2025年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及各类燃煤设施。 |
2024年3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呼包鄂、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实施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鼓励重点企业开展“创A行动”。加强沙尘天气监测预警,完善沙源区及沙尘路径区气象、空气质量等监测网络建设。 |
2023年11月 |
国务院 |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
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国家统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继续发挥长三角地区协作机制、汾渭平原协作机制作用。国家加强对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等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的指导,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空气质量改善先行示范区。 |
2023年6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
根据资源环境禀赋和承载能力,优化传统能源产业空间布局和用地结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新增煤化工产能。 |
2023年5月 |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 |
因地制宜采用热泵、电加热、生物质燃料、天然气和太阳能等热源,推进粮食烘干燃煤热源更新改造,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基本完成粮食烘干散煤清洁能源替代。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各省市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相关政策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我国部分省市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相关政策(一)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北京市 |
2025年7月 |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 |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及管理差异化特征,对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的区域实施重点管控,强化大气污染源头预防,促进企业、建设项目提级创绿。 |
天津市 |
2025年5月 |
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支持构建绿色港口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开展港口大气环境智能监测与污染精准控制。 |
上海市 |
2025年5月 |
上海市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提升行动方案 |
加强技术指导与全过程帮扶。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行业专家、行业协会编制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提升技术指引手册,并开展专题培训,指导企业对照国家技术指南,全方位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水平。各区生态环境部门每月跟踪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治理设施升级等工作实施进展,动态评估改造成效,及时响应企业诉求,确保企业按时限要求达到 A 级、B(含B-)级和绩效引领性企业水平。 |
河北省 |
2025年3月 |
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 |
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交界区域大气环境共建共管机制,统一规划建设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监测网络,推动石家庄都市圈内各市细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
江苏省 |
2024年7月 |
江苏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
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和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等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设。空气质量未达标设区市编制实施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达标路线图及重点任务,并向社会公开。 |
福建省 |
2024年11月 |
福建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 |
基本实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县城全覆盖。设区市开展非甲烷总烃监测。聚焦石化等行业集中的区域,加密全省光化学组分网,泉州、漳州、宁德等开展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设区市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空气降尘监测与分析。加强预测预报能力建设。 |
河南省 |
2024年10月 |
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 |
搭建生态环保大模型,推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重大工程等数据融合应用与智能分析,打造生态环境数据“一张图”和天空地立体智能感知“一张网”,提供大气、水质、土壤状态监测和趋势预测等服务,及时发现和处置生态环境风险。 |
山西省 |
2024年6月 |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山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
深化汾渭平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积极推进运城市与陕西省交界城市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协作。 |
浙江省 |
2024年5月 |
浙江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
加强大气污染排放评估调度。常态化归集能源、交通、电力领域数据,健全大气污染排放评估调度机制。迭代升级“生态环境大脑”“浙里蓝天”等数字化应用,实现大气环境管理平急两用。 |
山东省 |
2024年5月 |
山东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提升工作方案 |
健全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积极参与修订工业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排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
江西省 |
2024年4月 |
江西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
加快完善重点行业排放标准,优化提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排放控制水平。 |
黑龙江省 |
2024年4月 |
黑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
落实重点行业排放标准,优化提升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排放控制水平。 |
吉林省 |
2023年11月 |
吉林省干线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 |
实施阶段要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合理避让环境敏感目标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举措,注重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循环利用、碳减排,加强大气、水及噪声污染防治。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部分省市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相关政策(二)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25年2月 |
关于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
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深化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 |
云南省 |
2024年12月 |
云南省甲烷排放控制实施方案 |
探索开展大气甲烷浓度反演排放量模式等研究,加强反演数据对核算数据的校核。 |
2024年7月 |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 |
强化大气环境分区施策。综合考虑大气区域传输规律和空间布局敏感性等,强化分区分类差异化协同管控。以滇中城市群的大气环境高排放区为重点,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的大气环境弱扩散区、布局敏感区为重点,加强产业及项目布局科学论证;以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的大气环境受体敏感区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加强声环境管理,推动交通干线、机场、工业集中区、各类开发区等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用地布局协调。 |
|
广东省 |
2024年11月 |
广东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 |
提升大气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并业务化运行全省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网、大气光化学评估监测网,实现大气污染追因溯源常态化。加强机场、港口、铁路货场、公路、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化工园区等大气环境监测。加快建设省级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平台。持续提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 |
海南省 |
2024年9月 |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跨区域实施大气环境分区管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升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效率。 |
重庆市 |
2024年6月 |
重庆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 |
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污染应对机制。深化跨省市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突出成渝毗邻区域、中心城区、渝西地区等,构建川渝之间、区县之间、部门之间应急响应、交叉检查、联合执法、预测预报预警等方面的交互机制。协同健全重污染天气川渝共同应对机制,完善应急减排清单,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推动应急响应一体联动。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024年5月 |
宁夏回族自治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 |
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监测网。优化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强沙尘路径区气象、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支持建设街道、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开展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和PM2.5、VOCs组分自动监测,加强工业园区、公路等大气环境监测。 |
湖南省 |
2023年8月 |
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守护蓝天”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 |
完善基础能力,推进精密监测。 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强化大气热力、动力垂直组网观测,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格监测体系。推进气象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建设。 |
陕西省 |
2023年6月 |
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实施意见 |
加快推进食品安全、道路运输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资格认定、商业特许经营、网络交易平台等跨区域监管协作,切实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转移等跨区域联防联治。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大气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