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跨境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加快发展智能化多式联运

跨境物流是指以海关关境两侧为端点的实物和信息有效流动和存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依靠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物品从跨境电商企业流向跨境消费者的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物流活动。

国家层面跨境物流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跨境物流行业发展,我国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跨境物流行业的相关政策,如202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鼓励具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建设和使用海外仓的金融支持。

国家层面跨境物流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2.0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鼓励具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建设和使用海外仓的金融支持。
2022.01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 鼓励具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建设和使用海外仓的金融支持。
2022.01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引导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加强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加快布局海外仓、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物流运作和资产利用效率。
2022.01 国务院 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针对跨境寄递物流、跨境支付和供应链管理等典型场景,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国际化数据信息专用通道。
2021.12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 鼓励具备实力的企业布局建设冷链海外仓,提升跨境冷链物流全程组织能力。大力发展面向高端生鲜食品、医药产品的航空冷链物流,提高公空、空空联运效率。
2021.08 商务部 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引导和支持骨干商贸企业、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物流企业等高质量推进海外仓、海外物流中心建设,完善全球营销和物流服务网络。
2020.08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 充分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现有渠道,支持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物流发展和海外仓建设等。
2019.11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构建高效跨境物流体系。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共同推动运输便利化安排和大通关协作。加快发展智能化多式联运。加快智慧港口建设。鼓励电商、快递、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境外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逐步打造智能物流网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部分省市跨境物流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跨境物流行业发展,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进跨境物流产业发展,如《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若干措施的通知》等。

部分省市跨境物流行业相关政策

省市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湖北 2022.01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挥武汉、襄阳、宜昌自贸试验区综合优势,发展跨境贸易、跨境物流等业务,建立区域旅游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天津 2021.12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若干措施的通知 支持海外仓企业不断完善海外市场品牌推广、市场运营、物流配送、客户管理、商品售后等服务功能,构建新型跨境物流网络。
河北 2021.11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支持唐山、石家庄、雄安新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优化跨境电商业务流程,吸引第三方物流、物流综合信息服务、供应链服务等企业,创新开展专业化服务,完善跨境物流分拨配送和营销服务体系。
江苏 2021.08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适应跨境贸易碎片化新趋势,紧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跨境物流发展新机遇,加大对东南亚的物流布局与整合,推进具有跨境出口、海外仓配、全程追踪、金融融资等服务功能的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全链路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务。
黑龙江 2019.01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的通知 支持地方依托重点口岸通道优势,推动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现代物流园区等平台和载体,打造集综合加工、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口岸经济增长极。
山西 2017.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现代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粮食跨境物流的衔接与合作,推进粮食运输网络建设,进一步优化粮食物流节点布局,形成联通西北的粮食物流通道。
内蒙古 2016.05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外贸增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实施意见 加快发展新型贸易方式。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构建跨境物流通道,建设“海外仓”,融入境外零售体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YA)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化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化水平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商务部等8部门等发布《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建设数智化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化水平,支持发展“前置仓+即时配送”模式,建强农业数智供应链网络、节点和末梢。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船舶行业相关政策:加快船舶等重点领域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船舶行业相关政策:加快船舶等重点领域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船舶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快化工、石化、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船舶、航空、轻工、纺织、电子、通信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配送行业相关政策:推广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配送行业相关政策:推广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无人配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无人配送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天津市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邮轮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邮轮+”业态创新

我国及部分省市邮轮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邮轮+”业态创新

为了扩大邮轮行业的应用,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商务部等6部门等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组织推出一批城市漫步、乡村休闲及入境游、康养游、邮轮游、旅游列车、旅居休闲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

2025年06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智慧物流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路运输行业相关政策:在户外运动旺季增加铁路运输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路运输行业相关政策:在户外运动旺季增加铁路运输能力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铁路运输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举措》。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港口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港口等企业战略合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港口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港口等企业战略合作

为推动智慧港口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提出鼓励各地区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等增设退税商店,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航运行业相关政策: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服务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航运行业相关政策: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服务水平

近些年来,为推动航运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的《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港口、航运、物流等企业战略合作,推进贸港航一体化发展。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