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国及各省市渔业相关政策汇总 促进渔业健康发展和规范管理

渔业是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国家层面渔业政策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渔业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为了强化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范以及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及各省市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如20224月,农业部发布的《渔业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提到,进一步压实船东船长主体责任,强化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范,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渔业相关政策汇总

文件名称

文件时间

发文部门

相关内容

渔业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2022-04

农业部

进一步压实船东船长主体责任,强化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范,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保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印发《海洋渔业船员违法违规记分办法》的通知

2022-03

农业部

增强渔业船员遵守法律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渔业安全生产的影响,保障渔业船舶水上航行作业安全

关于做好渔业职务船员考试考核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2-03

农业农村部

切实做好 渔业 职务 船员 证书考试考核申请资历条件调整相关工作,加大对 所在地区 培训 机构 和渔业船员的宣传力度

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2-02

农业农村部

推进远洋渔业转型升级,促进远洋渔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

2022-01

农业农村部

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关于做好渔业安全应急处置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1-11

农业农村部

推动形成全覆盖 渔业安全应急 处置 体系,实现船东船长、船员家属和应急值守人员,在同一个平台上实时可见通联,更好服务广大渔民群众,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公开征求《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B类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2021-03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加快建立“一船一码一设备”管理制度,加强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及其海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监管

关于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2021-01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

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破解渔业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我国渔业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深化改革,促进渔业高质高效、渔区宜居宜业、渔民富裕富足。

关于印发《“平安渔业”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0-11

农业农村部

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渔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扎实开展并不断深化“平安渔业”创建活动,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渔区社会和谐稳定。

关于加强公海鱿鱼资源养护促进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通知

2020-06

农业农村部

为加强公海鱿鱼资源的科学养护,促进鱿鱼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和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地方层面渔业政策

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发布一系列政策促进渔业健康发展和规范管理,如20207月,海南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休闲渔业试点促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推进我省渔业转型升级,促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和规范管理,指导推动沿海市县开展休闲渔业试点。

各省市渔业相关政策汇总

省市

时间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海南

2020-07

关于加快推动休闲渔业试点促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进我省渔业转型升级,促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和规范管理,指导推动沿海市县开展休闲渔业试点。

江西

2020-07

关于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策应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加快推进我省渔业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水产品供给

河南

2020-06

关于2016—2018年度河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的决定

________

上海

2020-02

上海市渔业无线电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渔船合法依规配备、使用无线电设备,并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和标准开展电台识别码、设备信息的登记备案,解决“船码不符、一船多码、一码多船”等的突出问题,实现“一船一码一设备”监管目标,切实提升渔业安全生产技防能力。

2019-05

关于进一步加强渔业渔政管理工作的通知

认真落实海洋伏季休渔及长江、内陆水域休禁渔制度,打击违法违规渔业行为,防范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确保我市管辖水域及渔船、渔港秩序,保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黑龙江

2019-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员管理办法

加强渔业船员管理,保障渔业船舶及船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贵州

2019-04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函〔201947)

加快推进全省生态渔业发展

广西

2017-11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和渔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161)

加强对海洋和渔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职责,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科技兴海”、“科技兴渔”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特别是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服务业、远洋渔业、渔业深加工产业等,积极主动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蔬菜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蔬菜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蔬菜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加快引进高油高产大豆、耐密抗病抗逆玉米、优质专用抗病小麦、糖料、特色设施蔬菜以及热带作物等资源,丰富育种研发种质资源基础。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肉牛养殖行业相关政策:开展肉牛增量提质行动

我国及部分省市肉牛养殖行业相关政策:开展肉牛增量提质行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肉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肉牛养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江西省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玉米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进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我国及部分省市玉米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进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玉米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玉米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云南省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渔业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海洋渔业本质安全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渔业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海洋渔业本质安全水平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海洋渔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海洋渔业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福建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饲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饲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工业饲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工业饲料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产品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产品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产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工厂化循环水、室内鱼菜共生等设施养殖模式,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育种行业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生物育种等领域金融投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育种行业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生物育种等领域金融投入

为促进生物育种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等发布《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对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的金融投入,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年06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业保险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业保险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农业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农业保险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河南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

2025年05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