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迎高端市场增量 背照式、堆栈式前景广阔 中国企业重塑竞争格局

前言:高性能感知需求的不断增多下,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销售额将持续增长,背照式、堆栈式CMOS图像传感器也将迎来发展机遇。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垄断程度较高,其中索尼、三星占据绝大多数份额;但随着豪威科技、格科、思特威等中国企业崛起,不断深耕细分市场,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正发生显著变化。

汽车等高端应用场景带来增量需求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销售额将持续增长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与传统图像传感器相比,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降噪和提高质量等优点,随着下游市场对图像传感器的要求提高,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销售额快速增长,2023年达218 亿美元,其中智能手机是最大下游应用,占比超75%。

与传统图像传感器相比,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降噪和提高质量等优点,随着下游市场对图像传感器的要求提高,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销售额快速增长,2023年达218 亿美元,其中智能手机是最大下游应用,占比超7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 CMOS 图像传感器技术水平提升,新兴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如在汽车领域,自动驾驶为先进图像传感器创造了巨大的应用空间,包括智能车载行车记录、前视及倒车影像、360°环视影像、防碰撞系统等。在安防监控领域,全球对安全的需求催生了拍摄高分辨率图片和视频的需求,这对CMOS图像传感器在低照度光线环境成像、高动态范围HDR、高清/超高清成像、智能识别等成像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MOS 图像传感器技术指标

发展方向

具体技术指标

简介

高像素

像素尺寸(um)

每个像素点的尺寸。在有限的感光尺寸下,更小的像素尺寸代表元件上能够容纳更多的像素数目

光学尺寸(英寸)

感光元件的尺寸。尺寸越大接收的光信号越多,感光性能越好

总像素数()

感光元件上容纳的像素数目。直接决定CMOS图像传感器成像清晰度。总像素数量越大,图像清晰度越高。

高帧率

帧率(fps)

单位时间记录图像的帧数。决定CMOS图像传感器录像的流畅程度和抓拍能力。帧数越高,流程程度越好。

高成像效果

感光元件架构(FSI/BSI)

光线入射光电二极管的方向。FSI为前照式入射(即光线从光电二极管的电路面入射)BSI为背照式入射(guan光线从光电二极管d额背面入射)BSIFSI有更好的成像效果及更高的工艺难度。

信噪比(dB)

信号电压相对于噪声电压的比值。体现CMOS图像传感器对信号的控制能力。信噪比越高,噪声抑制效果越好。

动态范围(dB)

输出端的信号峰值电压与均方根噪声电压之比,为CMOS图像传感器的工作范围,反映其图像信号处理能力。动态范围越大,图像信号处理能力越强。

灵敏度(V/1ux*sec)

单位光功率产生的信号电流。体现CMOS图像传感器对入射光的响应能力。灵敏度越大,入射光的响应能力越强。

量子效率

某一特定波长下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平均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子数之比。体现CMOS图像传感器的光电转换能力。量子效率越高,光电转换能力越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高性能感知需求的不断增多下,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销售额将持续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销售额达286 亿美元,2023-2029年CAGR为4.6%。

高性能感知需求的不断增多下,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销售额将持续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销售额达286 亿美元,2023-2029年CAGR为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CMOS图像传感器以前照式为主背照式、堆栈式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感光元件安装位置,CMOS图像传感器分为前照式结构(FSI)、 背照式结构(BSI);在背照式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良成堆栈式结构(Stacked)。

前照式结构(FSI)为当前主流,占比60%左右,其工艺条件相对较易实现、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若要实现优良的性能则需要 较高的设计能力。与FSI相比,背照式结构(BSI)感光 效果显著提升,但设计和工艺难度均较大且成本较高。堆栈式结构(Stacked)可在同尺寸规格下将像素层在感知单元中的面积占 比从传统方案中的近60%提升到近90%,图像质量大大优化;同时,芯片物理尺寸可大幅下降。随着高端领域需求增加,背照式、堆栈式发展前景广阔。

前照式结构(FSI)为当前主流,占比60%左右,其工艺条件相对较易实现、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若要实现优良的性能则需要 较高的设计能力。与FSI相比,背照式结构(BSI)感光 效果显著提升,但设计和工艺难度均较大且成本较高。堆栈式结构(Stacked)可在同尺寸规格下将像素层在感知单元中的面积占 比从传统方案中的近60%提升到近90%,图像质量大大优化;同时,芯片物理尺寸可大幅下降。随着高端领域需求增加,背照式、堆栈式发展前景广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企业深耕细分市场,重塑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

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垄断程度较高,其中索尼、三星2021年总市场份额达62%。随着豪威科技、格科、思特威等中国企业崛起,不断深耕细分市场,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如在汽车领域,安森美曾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超过 60%,但目前已被豪威科技超越。在机器视觉领域,思特威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全球机器视觉CMOS图像传感器主要供应商之一。

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垄断程度较高,其中索尼、三星2021年总市场份额达62%。随着豪威科技、格科、思特威等中国企业崛起,不断深耕细分市场,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如在汽车领域,安森美曾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超过 60%,但目前已被豪威科技超越。在机器视觉领域,思特威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全球机器视觉CMOS图像传感器主要供应商之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细分市场主要供应商

应用领域 主要供应商
智能手机 思特威、索尼、三星、豪威科技
数码相机 索尼
新兴机器视觉 思特威、索尼
汽车 安森美、豪威科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乘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装机量快速攀升。在驱动电机品类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突出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已形成以弗迪动力为“一超”、多家企业竞逐的“多强”格局。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推动驱动电机技术迭代,扁线电机、油冷技术等成为核心升

2025年10月28日
全球PCB市场复苏 AI算力、端侧AI与新能源车共筑增长核心 产品结构正迎来深度重构

全球PCB市场复苏 AI算力、端侧AI与新能源车共筑增长核心 产品结构正迎来深度重构

2024年以来,随着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库存调整逐步完成,加之AI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带动行业进入缓慢复苏阶段。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年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预计到2029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产值将攀升至946.61亿美

2025年10月25日
新一轮技术竞赛展开 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企业取得突破

新一轮技术竞赛展开 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企业取得突破

HBM技术迭代加速,同时伴随AI算力爆发、移动终端性能升级、数据中心存储需求激增,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预计2025年全球HBM位出货量将达4.1B GB,同比增长46.4%;全球HBM收入金额达307亿美元,同比增长80.6%。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