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氯虫苯甲酰胺行业:中国产能持续扩张 全球竞争格局生变 供需失衡或加剧

前言:

凭借杀虫谱广、持效性好、毒性低等优势,氯虫苯甲酰胺迅速在全球市场铺开,目前已在130多个国家进行销售,是世界第一大杀虫剂。

2017 年原美国杜邦公司氯虫苯甲酰胺业务被富美实公司收购,相关知识产权随之转移,市场呈现单一垄断状态。2022 年 8 月 13 日,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化合物的专利保护期结束,众多中国企业涌入市场,产能迅速扩张,产品登记数量激增,导致全球氯虫苯甲酰胺竞争格局生变、市场价格下降。目前国内在建/规划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产能已超10 万吨/年,而全球氯虫苯甲酰胺的需求约为1万吨/年,氯虫苯甲酰胺市场供需失衡或将加剧。

凭借持效性好、毒性低等优势,氯虫苯甲酰胺成全球第一大杀虫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氯虫苯甲酰胺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原美国杜邦公司于2000年发现,最早于 2008 年上市。凭借杀虫谱广、持效性好、毒性低等优势,氯虫苯甲酰胺迅速在全球市场铺开,目前已在130 多个国家进行销售,是世界第一大杀虫剂。根据数据,2008-2023年,全球氯虫苯甲酰胺市场规模由0.55亿美元增长至20亿美元。

氯虫苯甲酰胺优势

优势 简介
广谱高效 覆盖100+种害虫,氯虫苯甲酰胺防治靶标主要针对鳞翅目,另外对半翅目、鞘翅目、双鳞翅目等非鳞翅目害虫,以及咀嚼式口器害虫也有很好的防效;应用作物包括大豆、果蔬、水稻、棉花、玉米和其他特种作物等
毒性低、环境友好 原药低毒,水分散和悬浮剂制剂也为低毒产品,除对家蚕剧毒外,对鸟、蜜蜂和鱼类均为低毒,尤其对鱼类安全,特别适合在养殖稻田,套养鱼类的莲藕田使用。
活性高、渗透性强 快速渗透传导,正打反死,耐雨水冲刷,可减少施药次数。对各种鳞翅目昆虫均表现出优异的效果。
多种作用方式 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胃毒为主)多种杀虫方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企业产能持续扩张,全球氯虫苯甲酰胺竞争格局生变、市场价格下降、供需失衡或加剧

需求增多刺激供给端发展。2017 年原美国杜邦公司氯虫苯甲酰胺业务被富美实公司收购,相关知识产权随之转移,市场呈现单一垄断状态。2022 年 8 月 13 日,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化合物的专利保护期结束,众多中国企业涌入市场,产能迅速扩张,产品登记数量激增,导致全球氯虫苯甲酰胺竞争格局生变、市场价格下降。

目前国内氯虫苯甲酰胺有效产能约 2.7 万吨/年,其中友道化学植保二期万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装置顺利达产,合计名义产能达到 1.1 万吨/年,占比41%,成全球产能最大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生产企业。

目前国内氯虫苯甲酰胺有效产能约 2.7 万吨/年,其中友道化学植保二期万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装置顺利达产,合计名义产能达到 1.1 万吨/年,占比41%,成全球产能最大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生产企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3年,国内氯虫苯甲酰胺新增登记83个,相比增长近4倍。2024年上半年,国内氯虫苯甲酰胺新增登记68个,同比增长2.4倍。

2023年,国内氯虫苯甲酰胺新增登记83个,相比增长近4倍。2024年上半年,国内氯虫苯甲酰胺新增登记68个,同比增长2.4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 年1月-12月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从32 万元/吨下跌至21 万元/吨,全年累计跌幅达到 34.38%,是各类农药品种中下滑最快、幅度最大的品种。

2024 年1月-12月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从32 万元/吨下跌至21 万元/吨,全年累计跌幅达到 34.38%,是各类农药品种中下滑最快、幅度最大的品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国内在建/规划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产能已超10 万吨/年,而全球氯虫苯甲酰胺的需求约为1万吨/年,氯虫苯甲酰胺市场供需失衡或将加剧。

国内氯虫苯甲酰胺规划产能

企业 布局产能(吨/年) 备注
立本作物(内蒙古灵圣) 20000 一期产能10000 吨/年,已建成3000吨/年
中山化工(内蒙古中高) 20000 一期 3000吨建成
友道化学 11000 2025/5/27发生爆炸事故
利尔化学(荆州三才堂+广安利尔) 10000 5000+5000,目前5000吨/年生产装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富美实(上海) 6000 最大产能
广信股份(安徽广信) 7000 环评
红太阳(重庆华歌) 8000 2000+6000,现有2000吨/年产能,另有1000吨/年在建项目预计2025年9月底完工
山东天盛(山东亿盛) 5000 此前环评的10000吨/年产能不再建设
海利尔 3000 恒宁二期
美邦药业(陕西诺正) 2000 2023年7月公告
雅本化学 2000 2025 年1月环评
安徽辉隆瑞美福 2000 2024年6月 12 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2000吨/年氯虫苯甲酰胺项目预计2024 年底
正邦作物(江西汇和) 2000 投产
中期股份(淮安国瑞) 1500 2023 年10月环评
扬农化工(辽宁优创植物) 1300 -
长青股份(长青湖北) 1000 尚未投建
甘肃中贸投 1000 2023年7月环评
河北帝安农 1000 2022 年9月环评
荆门金贤达 1000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聚丙烯持续扩产,带动成核剂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分别为3431万吨、4369万吨,同比增长5.86%、9.39%。2024年我国成核剂需求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18.18%。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长期面临较高的技术准入门槛,核心难点集中在三大关键技术领域:茂金属催化剂研发、高碳α-烯烃制备以及聚合工艺优化。这些核心技术长期被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由于技术积累不足且产业化起步较晚,在2023年之前我国POE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以PVC为主但占比渐下降 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以PVC为主但占比渐下降 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结构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PVC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电石在PVC生产领域的消费占比从2020年的84%逐步下滑至2024年的78.84%。近年来,在政策调控和产能过剩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电石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这一结构调整使得行业产能呈现波动,2024年降至4121万吨,同比小幅下降1.0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PTMEG行业:下游消费以氨纶为主 产能快速扩张 进出口均价同步下跌

我国PTMEG行业:下游消费以氨纶为主 产能快速扩张 进出口均价同步下跌

我国PTMEG产能从2021年的89.7万吨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75%。产量则由2019年的55.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7.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8%。这一供给端的良好表现既受益于上游BDO原料供应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也得益于下游氨纶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此外,自2022

2025年07月09日
政策支持+成本下降 可生物降解餐饮具行业有望快速渗透 市场将趋向集中

政策支持+成本下降 可生物降解餐饮具行业有望快速渗透 市场将趋向集中

根据数据,全国小吃快餐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807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368亿元,预计2024年全国小吃快餐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截至 2023 年底,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 5.4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49.9%,已达到较高的渗透水平。新茶饮市场规模由 2018 年的 534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0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丙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快速增长

我国丙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快速增长

2019-2023年,我国丙酸行业经历了显著的产能扩张,产能从7.7万吨跃升至16.7万吨。进入2024年后,行业产能增长进入平稳阶段,产能稳定维持在16.7万吨水平。目前我国丙酸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2024年扬子石化-巴斯夫与鲁西化工两大龙头企业合计占据国内89.22%的产能份额。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PBAT行业产能增速放缓 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PBAT行业产能增速放缓 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在“限塑令”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国PBAT行业迎来“扩能潮”,2019-2023年实现64.6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不过,在2024年其产能增速大幅放缓,同比增长仅3.55%,较上年同期(66.19%)大幅收缩62.64个百分点。虽然PBAT作为环保材料具有广阔的替代前景,但受多重因素制约,当前国内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ABS行业:产能过剩明显 利润、产量均下降 亏损幅度扩大

我国ABS行业:产能过剩明显 利润、产量均下降 亏损幅度扩大

2020-2024年,我国ABS行业经历了一轮显著的产能扩张周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97%。但2022年以来,其产能利用率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到2024年已降至60%左右的低位,反映出明显的产能过剩局面。预计2025年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或进一步加大。

2025年07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