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环氧乙烷行业产能结构调整明显 民营企业崛起 下游消费格局正转型

前言:

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产能不断扩张,至2024年达到944万吨,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稳健增长。同时行业呈现两大显著特征:一是产能结构调整明显,民营企业产能占比持续提升;二是下游消费结构正经历重要转型,从相对单一的应用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环氧乙烷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环氧乙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显示,环氧乙烷(EO)又称氧化乙烯,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乙烯工业衍生物中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有机化工原料。我国环氧乙烷工业化生产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上游主要包括乙烯、氧气等原材料;中游为环氧乙烷生产,主流生产工艺为乙烯直接氧化法,具有技术成熟、效率高等特点;下游应用领域则通过乙氧基化、羟乙基化等化学反应路径,衍生出丰富的产品矩阵,包括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聚醚、氯化胆碱、聚乙二醇、碳酸乙烯酯等多种化工产品。这些衍生产品通过不同应用渠道,最终服务于房地产、基建、日化、纺织、医药、农业、汽车、新能源等国民经济多个重要领域。

环氧乙烷(EO)又称氧化乙烯,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乙烯工业衍生物中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有机化工原料。我国环氧乙烷工业化生产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上游主要包括乙烯、氧气等原材料;中游为环氧乙烷生产,主流生产工艺为乙烯直接氧化法,具有技术成熟、效率高等特点;下游应用领域则通过乙氧基化、羟乙基化等化学反应路径,衍生出丰富的产品矩阵,包括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聚醚、氯化胆碱、聚乙二醇、碳酸乙烯酯等多种化工产品。这些衍生产品通过不同应用渠道,最终服务于房地产、基建、日化、纺织、医药、农业、汽车、新能源等国民经济多个重要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环氧乙烷下游情况

下游 终端应用
聚羧酸减水剂单体 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进而用于混凝土行业,终端应用为房地产和基建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应用于日化、农业、医药、纺织等领域
乙醇胺 可以用于生产牛磺酸、水泥助磨剂、草甘膦等,终端应用涉及房地产、基建、农药等行业
聚醚 家具、汽车等行业
氯化胆碱 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植物光合作用促进剂,终端为农业等行业。
聚乙二醇 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及纺织印染等领域。
碳酸乙烯酯 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终端涉及储能、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环氧乙烷产能持续上升,但增速放缓

2010年我国环氧乙烷产能约为126万吨,伴随乙烯工业体系快速扩张及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至2019年产能激增至479万吨,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16%的快速发展。其后,在乙烯炼化一体化装置持续扩产推动下,我国环氧乙烷产能扩张趋势得以延续,2020-2023年间保持14%以上的增速。至2024年,我国环氧乙烷产能达到944万吨,同比增长8.51%,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稳健增长。

2010年我国环氧乙烷产能约为126万吨,伴随乙烯工业体系快速扩张及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至2019年产能激增至479万吨,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16%的快速发展。其后,在乙烯炼化一体化装置持续扩产推动下,我国环氧乙烷产能扩张趋势得以延续,2020-2023年间保持14%以上的增速。至2024年,我国环氧乙烷产能达到944万吨,同比增长8.51%,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稳健增长。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环氧乙烷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不适合长途运输。这一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生产和销售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形成了以自产自用和就近销售为主的产业布局模式。基于此,我国环氧乙烷产能主要集中分布在华东、华南和东北等下游应用产业集聚区域,这三个地区2023年的合计产能占比超过85%。其中华东地区凭借完善的化工产业配套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占比超过55%。这种区域分布格局有效降低了物流风险,同时提高了产业链协同效率。

环氧乙烷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不适合长途运输。这一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生产和销售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形成了以自产自用和就近销售为主的产业布局模式。基于此,我国环氧乙烷产能主要集中分布在华东、华南和东北等下游应用产业集聚区域,这三个地区2023年的合计产能占比超过85%。其中华东地区凭借完善的化工产业配套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占比超过55%。这种区域分布格局有效降低了物流风险,同时提高了产业链协同效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民营企业环氧乙烷产能占比提升

我国环氧乙烷行业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产能结构调整特征,三江化工、卫星化学等民营企业在产能布局方面持续发力,占比由2019年的33.79%上升至2023年的48.24%;而同期国有企业的市场地位相对弱化,其中中石油产能占比由13.56%下降至7.04%;中石化产能占比则呈现整体下滑态势,由30.66%缩减至27.81%。这一转变主要源于民营企业在原料获取和产业链布局方面展现出的竞争优势。其一,民营企业通过多元化渠道获取乙烯原料,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其二,在乙二醇亏损压力下,民营企业能够灵活调整乙烯资源配置,更多地向环氧乙烷行业倾斜。其三,民营企业新增产能大多采用配套乙氧基化装置的模式,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条,更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4.环氧乙烷下游消费格局从相对单一的应用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下游消费格局正经历重要转型,从相对单一的应用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是我国环氧乙烷下游第一大消费市场,主要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终端应用涉及房地产和基建等行业。受房地产行业发展低迷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对环氧乙烷需求不振,下游消费占比逐渐缩减,由2020年的61%下滑至2024年的37%。

与此同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第二大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受益于日化、农业等终端需求的持续释放,其产量和需求量逐年递增,2023年分别达到157.2万吨和169.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67%和10.19%,对环氧乙烷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在此背景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环氧乙烷下游消费中的占比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24%。此外,乙醇胺和聚醚这两大消费市场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占比分别由2020年的7%和3%上升至2024年的13%和10%。这种消费结构的演变,既反映了传统建筑相关需求的周期性调整,也展现了环氧乙烷在日化、农业、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拓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支撑。

与此同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第二大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受益于日化、农业等终端需求的持续释放,其产量和需求量逐年递增,2023年分别达到157.2万吨和169.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67%和10.19%,对环氧乙烷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在此背景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环氧乙烷下游消费中的占比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24%。此外,乙醇胺和聚醚这两大消费市场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占比分别由2020年的7%和3%上升至2024年的13%和10%。这种消费结构的演变,既反映了传统建筑相关需求的周期性调整,也展现了环氧乙烷在日化、农业、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拓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支撑。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5.环氧乙烷出口量持续上升

在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下游市场发展带动下,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481.6万吨,同比增长12%。受产品易燃易爆特性限制,环氧乙烷国际贸易规模有限,我国长期保持净出口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虽然我国环氧乙烷出口量始终维持在千吨以下规模,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4年出口量攀升至971吨,同比增幅高达45.14%,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此外,2023-2024年我国环氧乙烷进口量为0。这表明国内产能已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自给自足。这种“零进口、增出口”的贸易格局,既反映我国环氧乙烷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能优势,也体现了在严格安全监管下,周边市场对我国产品质量的认可度正在提升。

在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下游市场发展带动下,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481.6万吨,同比增长12%。受产品易燃易爆特性限制,环氧乙烷国际贸易规模有限,我国长期保持净出口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虽然我国环氧乙烷出口量始终维持在千吨以下规模,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4年出口量攀升至971吨,同比增幅高达45.14%,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此外,2023-2024年我国环氧乙烷进口量为0。这表明国内产能已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自给自足。这种“零进口、增出口”的贸易格局,既反映我国环氧乙烷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能优势,也体现了在严格安全监管下,周边市场对我国产品质量的认可度正在提升。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