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家生活、乡村文化为基础,开发农业与农村多种功能,提供休闲观光、农事参与和农家体验等服务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发展休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我国休闲农业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年2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制修订休闲农业相关行业标准,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新业态。开展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推介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商人才培训,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等新业态。
我国休闲农业行业部分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3年5月 |
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 |
推动体育与农业、商业、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村民就业创收,为乡村经济赋能。 |
2023年7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代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 |
2023年7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 |
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 |
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保障农户、农村合作社等用户电烘干、电加工,田头预冷、贮藏保鲜、冷链物流,以及现代化养殖等农业生产电气化需求;做好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供电服务,满足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业态用电需求。 |
2023年7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 |
支持经营主体开发森林人家、林间步道、健康氧吧、星空露营、汽车旅馆等产品,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美丽田园、景观农业、农耕体验、野外探险、户外运动、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拓展乡村生态游、休闲游。 |
2023年7月 |
商务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 |
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
鼓励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依托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和休闲露营地,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家乐、自驾游等精品线路,吸引市民下乡消费。继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介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
2024年3月 |
商务部等9部门 |
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发展“电商+休闲农业”“电商+乡村旅游”等,挖掘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价值。 |
2024年10月 |
农业农村部 |
关于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引导具备条件的脱贫地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建设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美丽休闲乡村,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
2024年10月 |
农业农村部 |
关于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休闲农业等,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
2025年1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 |
促进户外运动与休闲农业等融合发展,支持村集体和农户依法投资参股,拓宽当地居民收入渠道。 |
2025年2月 |
农业农村部 |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
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制修订休闲农业相关行业标准,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新业态。开展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推介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商人才培训,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等新业态。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各省市休闲农业行业相关政策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休闲农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休闲农业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黑龙江省发布的《黑龙江省关于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我国部分省市休闲农业行业相关政策(一)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北京市 |
2025年2月 |
北京市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
鼓励农产品加工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开发体验式农产品加工项目。 |
天津市 |
2024年9月 |
天津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 |
鼓励旅游村和农业园区发展适宜老年人参与的旅游项目,积极推介面向老年游客的休闲农业旅游线路。 |
河北省 |
2023年8月 |
河北省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培育壮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
辽宁省 |
2023年9月 |
辽宁省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方案 |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安排重点村内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家庭手工业、体验农业和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 |
2024年2月 |
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
遴选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休闲农业重点县,办好农民丰收节。 |
|
吉林省 |
2023年6月 |
支持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若干举措 |
将发展休闲农业的村庄纳入全省农村公路改造升级计划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范畴,完善公路路网结构,优先安排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 |
黑龙江省 |
2024年9月 |
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打造“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2024年9月 |
黑龙江省关于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投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与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业态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
|
江苏省 |
2025年4月 |
江苏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构建全省统一共享的农业农村工作数字底图,建设一批智慧农(牧、渔)场。 |
江西省 |
2023年3月 |
江西省“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
着力优化休闲农业发展布局。引导各地发展特色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休闲农业,形成行行有特色、县县有差异、业态多样化的科学布局。在五类特色农业休闲区基础上,把乡村环境整治、乡村建设和农林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纳入休闲农业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
河南省 |
2023年6月 |
中原农谷发展规划(2022—2035年) |
分类引导村庄建设,依托城镇近郊和沿黄生态带,提升和美乡村规划设计水平,发展新型农旅村落、农科村落、康养村落,培育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特色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擦亮“滩上人家”品牌,建设“慢生活、微度假”的黄河“慢”滩。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部分省市休闲农业行业相关政策(二)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广东省 |
2023年11月 |
广东省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 |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推动乡村休闲产业全产业链升级,打造“4321”乡村休闲产业区(带),继续认定一批乡村休闲示范单位。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24年2月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
支持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构建乡村旅游廊道,支持依法依规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民宿、养老、休闲农庄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农村电商。 |
海南省 |
2024年4月 |
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
以乡村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实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创新发展试点。选择一批具备相应条件的乡村区域,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旅游度假区培育试点方案,按照市场化原则组建乡村旅游资产运营公司,通过政策与机制创新,优化整合资源要素,围绕海南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特点、难点和堵点先行先试,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乡村旅游集聚区。 |
重庆市 |
2024年4月 |
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
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持续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积极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支持农村传统手工艺发展。 |
四川省 |
2024年6月 |
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拓展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功能,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民宿经济、农村电商等产业。 |
云南省 |
2024年9月 |
关于打造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 集聚区、体验区的意见 |
推动“户外运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支持户外运动企业打造乡村特色户外运动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户外运动、绿色户外运动、低碳户外运动,推进户外运动消费场景与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等深度融合。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休闲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