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蚝油行业“龙头效应”正向全国范围拓展 渗透率有望得到提升

一、行业相关概述

蚝油又被称“牡蛎油”,是一种较为光滑、浓稠的深棕红色液体调味品,主要以素有"海底牛奶"之称的蚝(牡蛎)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加辅料精制而成。蚝油具有味道鲜美、蚝香浓郁、黏稠适度、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广东常用的传统的鲜味调料,也是调味汁类最正宗产品之一。

蚝油使用极为方便,调味范围十分广泛,凡是咸食均可用蚝油调味。如拌面、拌菜、煮肉、炖鱼、做汤等。用蚝油调味的名菜品种很多,如"蚝油牛肉"、"蚝油鸭掌"、"蚝油鸡翅"、"蚝油香菇" 、"蚝油乳鸽"、"蚝油豆腐"、"蚝油扒广肚"、"蚝油网鲍片"等。再如谭家菜"蚝油鲍脯",广西名菜"蚝油柚皮鸭" 等,各具特色。现阶段蚝油多用于炒制蔬菜、锅底调味等烹饪场景。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调味品市场发展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蚝油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蚝油是调味品的主要品类之一,占据5%的市场份额,属于调味品产业。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的辅助食品。调味品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以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增香、增鲜等作用。根据《调味品分类》(GB/T20903-2007),共有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芝麻油、酱类、鱼露、耗油等17种品类。

蚝油是调味品的主要品类之一,占据5%的市场份额,属于调味品产业。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的辅助食品。调味品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以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增香、增鲜等作用。根据《调味品分类》(GB/T20903-2007),共有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芝麻油、酱类、鱼露、耗油等17种品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尤其是2020年、2021年由于外部环境影响使调味品消费从餐饮烹饪转向家庭烹饪场景,提升了家庭端调味品需求,面向消费者的部分调味品企业在此期间保持了良好增长,使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05%、16.30%。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5133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将达5925亿元。

近年来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尤其是2020年、2021年由于外部环境影响使调味品消费从餐饮烹饪转向家庭烹饪场景,提升了家庭端调味品需求,面向消费者的部分调味品企业在此期间保持了良好增长,使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05%、16.30%。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5133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将达592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蚝油市场发展情况

蚝油生产历史悠久,起源于广东等华南地区。但早期属于高端调味品,因价格昂贵,被称为“海底牛奶”,使得该市场规模不大。直到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李锦记推出平价蚝油产品,采用蚝汁为基底,加入味精、改性淀粉、白砂糖等配料,这一新的生产方法显著降低了蚝油的生产成本,才逐渐被普通家庭所接受,市场渗透率逐渐提高。同时随着我国饮食习惯逐渐发生转变,而蚝油由于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逐渐受到各地居民的喜爱,不断向全国扩张(这一点也成为蚝油市场空间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使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蚝油生产历史悠久,起源于广东等华南地区。但早期属于高端调味品,因价格昂贵,被称为“海底牛奶”,使得该市场规模不大。直到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李锦记推出平价蚝油产品,采用蚝汁为基底,加入味精、改性淀粉、白砂糖等配料,这一新的生产方法显著降低了蚝油的生产成本,才逐渐被普通家庭所接受,市场渗透率逐渐提高。同时随着我国饮食习惯逐渐发生转变,而蚝油由于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逐渐受到各地居民的喜爱,不断向全国扩张(这一点也成为蚝油市场空间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使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我国蚝油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蚝油行业市场规模由48亿元增长至80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蚝油市场规模达87.45亿元。

近年来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我国蚝油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蚝油行业市场规模由48亿元增长至80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蚝油市场规模达87.4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总的来看,相较于其他调味料,我国蚝油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渗透率较低,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有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蚝油渗透率仍仅22%左右,远低于较为成熟的调味品酱油食醋99%、味精80%及榨菜72%的渗透率。因此,相较于调味品平均50%的渗透率,蚝油品类渗透率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市场发展空间仍大。预计未来随着消费场景运用的深入、区域扩张以及渠道下沉的推动,蚝油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市场也得以快速发展。

总的来看,相较于其他调味料,我国蚝油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渗透率较低,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有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蚝油渗透率仍仅22%左右,远低于较为成熟的调味品酱油食醋99%、味精80%及榨菜72%的渗透率。因此,相较于调味品平均50%的渗透率,蚝油品类渗透率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市场发展空间仍大。预计未来随着消费场景运用的深入、区域扩张以及渠道下沉的推动,蚝油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市场也得以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产需规模情况

产量情况:近年来得益于市场需求旺盛,海天等头部企业的大幅扩产,产能不断扩展,到2023年国内产能增长至220万吨左右。产量稳步增长。2015-2022年我国蚝油行业产量已由139万吨增长至206万吨。

产量情况:近年来得益于市场需求旺盛,海天等头部企业的大幅扩产,产能不断扩展,到2023年国内产能增长至220万吨左右。产量稳步增长。2015-2022年我国蚝油行业产量已由139万吨增长至206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受上游牡蛎资源区域分布的影响,我国蚝油制造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其中海天味业所在的广东省是全国蚝油主产区,此外福建、山东、广西等地亦有较多企业分布。

需求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人民的饮食习惯相互渗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从南方地区向全国范围拓展,不仅广州人喜欢食用蚝油,其他地方的人也逐渐喜欢食用了,带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随着中国餐馆在海外的大量出现,蚝油也开始受到外国顾客的青睐,也带动市场需求增长。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蚝油需求量从120.2万吨增长到了172.0万吨,年复合增速为6.15%。预计2023年我国蚝油需求量将达182万吨左右。

需求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人民的饮食习惯相互渗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从南方地区向全国范围拓展,不仅广州人喜欢食用蚝油,其他地方的人也逐渐喜欢食用了,带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随着中国餐馆在海外的大量出现,蚝油也开始受到外国顾客的青睐,也带动市场需求增长。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蚝油需求量从120.2万吨增长到了172.0万吨,年复合增速为6.15%。预计2023年我国蚝油需求量将达182万吨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行业市场竞争情况

当前我国蚝油品类仍旧处在成长阶段,市场发展潜力较大,这也使得各家企业纷纷涉足。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蚝油企业主要有李锦记、海天、加加、厨邦、太太乐、致美斋、鲁花、广味源等。其中海天凭借其先发优势、品牌优势不断拓展产品种类,优化生产技术,逐渐成为我国蚝油市场中的龙头企业。数据显示,2021年海天蚝油的产量占同期国内蚝油总产量的52.9%,市场份额高达40%以上;李锦记市场份额约为30%。

当前我国蚝油品类仍旧处在成长阶段,市场发展潜力较大,这也使得各家企业纷纷涉足。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蚝油企业主要有李锦记、海天、加加、厨邦、太太乐、致美斋、鲁花、广味源等。其中海天凭借其先发优势、品牌优势不断拓展产品种类,优化生产技术,逐渐成为我国蚝油市场中的龙头企业。数据显示,2021年海天蚝油的产量占同期国内蚝油总产量的52.9%,市场份额高达40%以上;李锦记市场份额约为3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目前我国蚝油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海天海业与李锦记两家,这二者占据七成市场。可见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品牌敏感度提升,海天和李锦记得益于品牌效应优势,市场占比呈现增长趋势,逐渐形成了“龙头效应”。而随着头部蚝油企业不断扩张,中小型蚝油企业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在头部企业的围剿下,其他企业想要突围,就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细分市场升级。例如,厨邦从细分场景出发,推出了火锅蚝油,并且进行包装升级,使用挤压式包装,更加方便实用;珠江桥牌则在“轻盐”、“轻糖”赛道不断深化,推出轻盐蚝油等产品。(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NFC果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时间比较短,所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水果原有的营养成分、新鲜水果的原汁原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和市场消费升级,NFC果汁迎来广阔增长空间。2019-2024年我国NFC果汁市场规模由30亿元增长至64亿元,CAGR达16.4%。期间2020年经历疫情冲击短暂下滑,但随后快速复苏并加速增长,我国N

2025年09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