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植脂末行业消费规模持续增长 下游应用拓展为市场新需求提供更多商机

一、行业基本概述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一种常见食物添加剂,是以植物油、蛋白质、淀粉糖浆为主要原料,添加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风味剂等辅料,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加工成的粉末状产品,是一类微胶囊化的粉末油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植脂末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植脂末因具有增醇增香的效果、相对动物油脂较低的成本和稳定的性能而广泛用于多种食品饮料生产中,包括奶茶、咖啡、烘焙食品等,是一种粉末型食品配料。

植脂未各成分及功能

产品成分 组分 作用
脂肪 提供能量,改善口感,调节粘度
蛋白质 提供营养价值,增强稳定性
提供甜味与热量
乳化剂 蛋白质、酯类等 增强乳胶稳定性
稳定剂 胶体类等 提高蛋白质胶体溶解度,调节浓度
缓冲剂 磷酸盐、柠檬酸等 提高蛋白质胶体溶解度
调色调味品 奶油香精等 增香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植脂末分类多样以适用于不同场景。植脂末根据脂肪含量可分为高/中/低脂植。其中制作饮料时普遍选用20%~50%脂肪含量的植脂末。此外随着食品配方、生产工艺的持续创新改进,冷溶型、耐酸型(多用于咖啡)等功能性植脂末逐步推出,如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MCT)等新型原料,由于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速度显著快于普通植物油脂制品,因此主要应用于保健、医疗等领域。

植脂末分类多样,适用于不同场景

划分标准

类别名称

应用场景

脂肪含量

高脂植脂末

适用于蛋糕、奶油、饼干

中脂植脂末

适用于速溶咖啡、冰淇淋粉、固体饮料

低脂植脂末

适用于珍珠奶茶、麦芽、果粉

使用功能

冷溶型植脂末

以天然椰子油为原料。加冰块环境中可快速溶解,适用于冰式饮品

耐酸性植脂末

酸性环境下稳定,不会产生破乳分层,适用于酸性食品、酸性饮品

发泡型植脂末

加入充气工艺,可在速溶饮料表面形成奶油状泡沫,一般用于卡布奇诺,拿铁咖啡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酷(MCT)

以中链甘油三脂为原料,有提高食物生热效应从而帮助提高新陈代谢帮助减脂功能,活用于术后食品补充剂,蛋白粉添加剂

营养健康

零反式脂肪酸植胆末

使用气化植物油时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等于0.3g/100g

含反式脂肪酸植脂末

使用氧化植物油时反式服肪酸含量大于0.3g/100g_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近年由于植脂末生产成本较低且能满足不同食品领域加工需求,受到众多食品厂商青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消费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植脂末消费量为64.43万吨,2015-2020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4.17%。预计到2023年我国植脂末消费量将达76.82万吨左右。

近年由于植脂末生产成本较低且能满足不同食品领域加工需求,受到众多食品厂商青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消费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植脂末消费量为64.43万吨,2015-2020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4.17%。预计到2023年我国植脂末消费量将达76.82万吨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植脂末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植脂末市场规模为67.97亿元,2015-2020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6.94%。到2021年我国植脂末市场规模达74.5亿元,同比增长9.5%。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植脂末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植脂末市场规模为67.97亿元,2015-2020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6.94%。到2021年我国植脂末市场规模达74.5亿元,同比增长9.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下游应用情况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植脂末已成为其中重要的加工原料,且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广泛应用于速溶咖啡、营养麦片、芝麻糊、营养米粉、豆奶粉、调制奶粉等固体饮料工业;牛奶、豆乳、奶茶、咖啡、酸奶等饮料工业;冰激凌、雪糕等冷食工业;糖果、巧克力、布丁等休闲食品工业;粉末香精、复合维生素等原辅料工业;方便面、方便米粉、速食汤料等调味品工业以及面包、饼干、糕点等烘焙工业。可见植脂末下游应用场景丰富,广泛而不断发展的新需求为植脂末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例如茶饮方面:

在茶饮市场,植脂末经历了固体茶饮-即饮茶饮-现制茶饮三个阶段。2011年之前植脂末主要应用于固体奶茶、即饮奶茶。2011年后由于现制茶饮多使用茶渣、茶叶、奶精等廉价原料制作,高毛利催生下现制茶饮行业逐步兴起,以及外卖及互联网平台的兴起使得现制茶饮不再受门店购买的限制,固体、即饮奶茶的便携性优势受到挑战,在现制茶饮多样化的口味、配料、温度选择下增速逐步放缓,现制茶饮成了植脂末主要应用场景。

现制茶饮俗称奶茶,主打时尚、社交等概念,对茶叶、水果、奶及其制品等原辅料通过色彩搭配、造型和营养成分配比等进行口味多元化调制的饮品,以茶为核心产品,以加入的营养物质分类和深加工程度区分,分为原叶茶饮、调味茶饮、传统奶茶、调制奶茶、新式茶饮和其他现制茶饮。

近年来我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逐年上涨。数据显示吗,2016-2022年我国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由291亿元增长至293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47%;其中2020年因大环境影响,外出活动受限,行业规模增速同比下降10%,21年疫情缓和市场规模迅速反弹。

近年来我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逐年上涨。数据显示吗,2016-2022年我国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由291亿元增长至293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47%;其中2020年因大环境影响,外出活动受限,行业规模增速同比下降10%,21年疫情缓和市场规模迅速反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中低端奶茶是植脂末主要应用于市场。植脂末价格便宜、稳定,保存成本低,对于用量较大的奶茶店来说可以节省原料成本,因此被中低端奶茶店广泛使用。同时,植脂末类茶饮产品更受下沉市场消费者喜爱,目前国内多数中低端奶茶店中植脂末类茶饮产品销量均高于牛奶类茶饮产品。从茶饮品牌的人均消费占比来看,性价比茶饮品牌呈增长趋势,人均消费15元以下的茶饮品牌占比逐年提升,2022年占比达76.8%,是茶饮消费的主力价格区间。中低端品牌目前市场份额较高,并且仍在持续扩张,未来市场空间可观。

现制茶饮仍具备下沉空间,未来中低端茶饮持续布局有望带动植脂末增长。根据中国连锁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现制茶饮目标客群的渗透率超40%,其中一线城市目标客群渗透率为60%,二三线城市渗透率为50%,低线城市渗透率不足20%,现制茶饮仍具备下沉空间。

在门店分布上,近年来呈现出低线城市茶饮门店占比增长的趋势,2020-2022年一线城市茶饮门店数占比逐年下降,而三线城市占比逐年上升。根据相关数据,2022年四线、五线城市奶茶门店占比分别为16%/11%。截至2023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每万人茶饮门店数少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未来存在增长空间,按100万人口计算,一个五线城市相较一线城市存在约300家茶饮门店的差距,有待中低端奶茶品牌进一步布局。因此未来中低端茶饮持续布局有望带动植脂末进一步增长。

咖啡方面:

在咖啡中,植脂末可以提供奶油和乳香味,同时增加咖啡的口感和整体醇度。植脂末具有良好的保湿性,避免了在冲泡过程中咖啡因與水接触过长时间而失去芳香和口感的情况。其次和鲜奶不同,植脂末可以长时间保持新鲜,不需要存放在冰箱里,更不用担心变质的问题。这使得咖啡制作更加简单和迅速,提高了服务效率。另外植脂末还可以降低成本,避免了使用鲜奶时的储存和配送成本。此外植脂末也具有一定的健康价值,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适量的摄入可以有益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慢性疾病。相比于其他可替代品,植脂末更容易消化吸收,降低了对肠胃的压力和刺激,更适合喝咖啡的消费者。

我国咖啡市场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伴随着国民咖啡消费习惯的养成,咖啡市场的进一步下沉与咖啡需求的品质化、精品化升级,咖啡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咖啡行业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咖啡市场规模达2007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30%。

我国咖啡市场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伴随着国民咖啡消费习惯的养成,咖啡市场的进一步下沉与咖啡需求的品质化、精品化升级,咖啡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咖啡行业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咖啡市场规模达2007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消费理念的不断成熟,对咖啡的口味以及消费场景等方面需求日趋多元化,现磨咖啡、预包装咖啡、冷萃咖啡、冻干咖啡、精品即饮咖啡等品类不断兴起。

其中预包装咖啡市场因受到精品速溶咖啡的驱动,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35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25%。预计随着人均咖啡饮用量的提升,我国的预包装咖啡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7.2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2017-2021年我国冻干咖啡粉市场规模由1.14亿元增长至17.5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8.00%。而更具咖啡液清澈、香气浓郁、口感柔和特点的冷萃咖啡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0.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2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0.47%,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现制咖啡门店快速扩张,下沉市场扩店开始起势。2023年1-8月,头部咖啡连锁品牌表现出持续快速扩张的势头,除星巴克中国外,头部几大品牌都属于“快咖啡”的模式,主要售卖外带咖啡,门店面积小,开店成本低。得益于“全部加盟”的开店模式,2023年1-8月,库迪咖啡净开店约5457家,此外瑞幸咖啡净开店约2121家,处于跑马圈地的状态。

目前我国咖啡市场的生咖啡消费量与美国相比有明显差距,增长空间较大。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为9杯/年,远低于平均水平。另外在一、二线城市的带动下,咖啡消费浪潮也在逐步辐射至三、四线城市。有研究显示,在一、二线城市有咖啡饮用习惯的消费者中,摄入频次已达300杯/年,接近成熟咖啡市场水平,而这类消费者数量还在迅速增长。

烘焙食品方面:

在烘焙市场,植脂末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增稠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可以提高烘焙品的膨松度、口感和保湿性。与传统的动物脂肪相比,植物脂肪更健康、更易消化吸收。

烘焙食品它是以面粉、酵母、食盐、砂糖和水为基本原料,添加适量油脂、乳品、鸡蛋、添加剂等,经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手段烘焙而成的方便食品。烘焙食品的种类多样,根据其生产加工方式可分为现烤现作产品、预包装产品和冷冻烘焙食品三大类。

近年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餐饮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烘焙食品的接受度不断上升,需求也愈发的多元化,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烘焙食品逐渐成为了消费者主流的饮食选择,进而推动了我国烘焙行业的发展。虽然近几年,各种因素影响下传统产业受到不少冲击,但烘焙行业却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烘焙食品产量约为1956.55万吨,同比增长6%;消费量约为1956.7万吨,同比增长6.1%;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286.9亿元,同比增长7.4%。

近年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餐饮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烘焙食品的接受度不断上升,需求也愈发的多元化,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烘焙食品逐渐成为了消费者主流的饮食选择,进而推动了我国烘焙行业的发展。虽然近几年,各种因素影响下传统产业受到不少冲击,但烘焙行业却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烘焙食品产量约为1956.55万吨,同比增长6%;消费量约为1956.7万吨,同比增长6.1%;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286.9亿元,同比增长7.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