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我国EVA产能产量不断上升,带动对外依存度逐渐下滑。同时其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至2024年实现年均47.53%的复合增长率。未来,我国EVA行业仍将处于产能扩张周期,2025-2028年在建及规划产能规模超过400万吨。随着这些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叠加持续的技术进步,我国EVA行业进出口格局有望实现根本性转变。从竞争来看,2024年斯尔邦石化通过新建20万吨装置实现产能跃升,以50万吨的总产能成为国内首家突破这一规模的EVA生产企业,显著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1.EVA下游消费以光伏胶膜为主,终端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EVA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显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一种由乙烯和醋酸乙烯经共聚反应制得的复合材料,是继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之后的第四大乙烯系列聚合物。其产业链上游主要原材料包括乙烯和醋酸乙烯;中游为EVA生产,根据醋酸乙烯含量不同,其可以分为EVA树脂(含量5%-40%)、EVA弹性体(含量为40%-70%)和EVA乳液(含量为70%-95%);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光伏胶膜、发泡鞋材、电线电缆、热熔胶等多个领域。其中,我国EVA下游消费以光伏胶膜为主,2023年占比超过5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慧聪化工网、观研天下整理
光伏胶膜是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的关键封装材料,用于粘接电池片与光伏玻璃、背板,构成组件的封装结构。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快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光伏胶膜及其上游EVA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77.17GW和886.66GW,同比分别增长27.8%和45.47%。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等、观研天下整理
2. EVA行业迎来新一轮扩能周期,管式法为主要生产工艺
2017至2020年间,我国EVA行业处于产能平稳期,年均产能稳定在97.2万吨左右。其后受到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等因素带动,EVA项目建设火热,行业迎来新一轮扩能周期,产能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其产能上升至291万吨,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目前我国EVA生产工艺包括管式法和釜式法两种。其中管式法具有单线产能及反应转化率较高、装置投资成本及市场成本较低等优势,主要用于大宗低VA含量EVA产品的生产,是我国EVA生产的主要工艺,2024年产能占比超过65%;釜式法投资总额、生产成本较高,常用于生产专用牌号和高VA含量EVA产品,满足光伏胶膜、热熔胶、医用材料等高端市场需求。
数据来源:烯烃产业创新与发展研习社、烯烃及高端下游、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EVA生产工艺情况
项目 | 管式法 | 釜式法 |
反应器区别 | 管式法使用不带搅拌器的管式反应器 | 釜式法使用带搅拌器的高压釜式反应器 |
优势 | 单线产能及反应转化率较高;装置投资成本及市场成本较低;EVA产品的光学性能更好。 | 生产的EVA树脂VA(醋酸乙烯)含量更高;适合生产小批量牌号。 |
劣势 | EVA产品的醋酸乙烯含量上限低于釜式法。 | 投资总额、生产成本较高;单线产能、反应转化率较低。 |
适合生产EVA产品类型 | 主要用于大宗低VA含量EVA产品的生产。 | 生产专用牌号和高VA含量EVA产品。 |
2024年产能占比 | 超过65% | 超过20%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斯尔邦石化EVA产能位居全国第一
在市场格局方面,2023年我国EVA行业呈现“四强并立”的竞争态势,斯尔邦石化、浙江石化、古雷石化和中煤榆林四家企业均以30万吨产能并列第一。然而,这一格局在2024年被打破:斯尔邦石化通过新建20万吨装置实现产能跃升,以50万吨的总产能成为国内首家突破这一规模的EVA生产企业,显著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而浙江石化、古雷石化与中煤榆林则维持原有30万吨产能,退居行业第二梯队。
2024年我国EVA生产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企业简称 | 产能(万吨) | 产能占比 | 生产工艺 |
斯尔邦石化 | 50 | 17.18% | 管式+釜式 |
中煤榆林 | 30 | 10.31% | 管式 |
浙江石化 | 30 | 10.31% | 管式 |
古雷石化 | 30 | 10.31% | 管式 |
宝丰能源 | 25 | 8.59% | 管式 |
扬子石化-巴斯夫 | 21 | 7.22% | 管式 |
燕山石化 | 20 | 6.87% | 管式 |
天利高新 | 20 | 6.87% | 管式 |
联泓新材料 | 15 | 5.15% | 釜式 |
台塑宁波 | 10 | 3.44% | 釜式 |
中化泉州石化 | 10 | 3.44% | 釜式 |
扬子石化 | 10 | 3.44% | 釜式 |
中科炼化 | 10 | 3.44% | 釜式 |
华美聚合物 | 6 | 2.06% | 釜式 |
东方石化 | 4 | 1.37% | 釜式 |
资料来源:烯烃及高端下游、部分公司官网等、观研天下整理
4. EVA产量上升,对外依存度逐渐下滑
在下游需求和进口替代双向推动下,近年来我国EVA产量不断增长,由2019年的75.6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238.3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25%。不过,由于下游需求放缓,其产量增速也自2023年起逐渐放缓,2024年同比增幅回落至10.68%。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尽管我国EVA产能和产量持续增长,但国内供给仍无法完全覆盖市场需求,仍需要大量依靠进口补充。但可喜的是,随着国产化水平提升,我国EVA对外依存度逐渐下滑,由2020年的60.87%下降至2024年的27.75%。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国产EVA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标志着我国EVA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来源:卓创、中国石油和化工大数据等、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注:EVA对外依存度=EVA进口量÷(EVA进口量+EVA产量)
5.EVA进口量和贸易逆差额骤降,未来行业进出口格局有望实现根本性转变
从进出口来看,2020-2023年间我国EVA进口量始终保持在110万吨以上高位,但这一局面在2024年出现显著转变,全年进口量锐减34.22%至91.56万吨;其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从2020年5.34万吨持续攀升至2024年25.3万吨,实现年均47.53%的复合增长率,反映出国内企业技术突破带来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同时在2024年,我国EVA净进口量同比骤降44.10%至66.26万吨,贸易逆差额同步收窄至50.73亿元,同比降幅达60.93%。展望未来,我国EVA行业仍将处于产能扩张周期。据不完全统计,2025-2028年行业在建及规划产能规模超过400万吨。随着这些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叠加持续的技术进步,我国EVA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战略性转变,完成贸易差额由逆转顺的历史性突破。这一转变不仅将重塑全球EVA产业格局,更将显著提升我国在高端聚合物材料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