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EVA产能持续扩张 对外依存度下滑 进出口格局有望重塑

前言:

近年来,我国EVA产能产量不断上升,带动对外依存度逐渐下滑。同时其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至2024年实现年均47.53%的复合增长率。未来,我国EVA行业仍将处于产能扩张周期,2025-2028年在建及规划产能规模超过400万吨。随着这些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叠加持续的技术进步,我国EVA行业进出口格局有望实现根本性转变。从竞争来看,2024年斯尔邦石化通过新建20万吨装置实现产能跃升,以50万吨的总产能成为国内首家突破这一规模的EVA生产企业,显著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1.EVA下游消费以光伏胶膜为主,终端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EVA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显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一种由乙烯和醋酸乙烯经共聚反应制得的复合材料,是继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之后的第四大乙烯系列聚合物。其产业链上游主要原材料包括乙烯和醋酸乙烯;中游为EVA生产,根据醋酸乙烯含量不同,其可以分为EVA树脂(含量5%-40%)、EVA弹性体(含量为40%-70%)和EVA乳液(含量为70%-95%);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光伏胶膜、发泡鞋材、电线电缆、热熔胶等多个领域。其中,我国EVA下游消费以光伏胶膜为主,2023年占比超过55%。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一种由乙烯和醋酸乙烯经共聚反应制得的复合材料,是继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之后的第四大乙烯系列聚合物。其产业链上游主要原材料包括乙烯和醋酸乙烯;中游为EVA生产,根据醋酸乙烯含量不同,其可以分为EVA树脂(含量5%-40%)、EVA弹性体(含量为40%-70%)和EVA乳液(含量为70%-95%);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光伏胶膜、发泡鞋材、电线电缆、热熔胶等多个领域。其中,我国EVA下游消费以光伏胶膜为主,2023年占比超过5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慧聪化工网、观研天下整理

光伏胶膜是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的关键封装材料,用于粘接电池片与光伏玻璃、背板,构成组件的封装结构。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快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光伏胶膜及其上游EVA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77.17GW和886.66GW,同比分别增长27.8%和45.47%。

光伏胶膜是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的关键封装材料,用于粘接电池片与光伏玻璃、背板,构成组件的封装结构。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快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光伏胶膜及其上游EVA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77.17GW和886.66GW,同比分别增长27.8%和45.47%。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等、观研天下整理

2. EVA行业迎来新一轮扩能周期,管式法为主要生产工艺

2017至2020年间,我国EVA行业处于产能平稳期,年均产能稳定在97.2万吨左右。其后受到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等因素带动,EVA项目建设火热,行业迎来新一轮扩能周期,产能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其产能上升至291万吨,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目前我国EVA生产工艺包括管式法和釜式法两种。其中管式法具有单线产能及反应转化率较高、装置投资成本及市场成本较低等优势,主要用于大宗低VA含量EVA产品的生产,是我国EVA生产的主要工艺,2024年产能占比超过65%;釜式法投资总额、生产成本较高,常用于生产专用牌号和高VA含量EVA产品,满足光伏胶膜、热熔胶、医用材料等高端市场需求。

2017至2020年间,我国EVA行业处于产能平稳期,年均产能稳定在97.2万吨左右。其后受到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等因素带动,EVA项目建设火热,行业迎来新一轮扩能周期,产能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其产能上升至291万吨,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目前我国EVA生产工艺包括管式法和釜式法两种。其中管式法具有单线产能及反应转化率较高、装置投资成本及市场成本较低等优势,主要用于大宗低VA含量EVA产品的生产,是我国EVA生产的主要工艺,2024年产能占比超过65%;釜式法投资总额、生产成本较高,常用于生产专用牌号和高VA含量EVA产品,满足光伏胶膜、热熔胶、医用材料等高端市场需求。

数据来源:烯烃产业创新与发展研习社、烯烃及高端下游、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EVA生产工艺情况

项目 管式法 釜式法
反应器区别 管式法使用不带搅拌器的管式反应器 釜式法使用带搅拌器的高压釜式反应器
优势 单线产能及反应转化率较高;装置投资成本及市场成本较低;EVA产品的光学性能更好。 生产的EVA树脂VA(醋酸乙烯)含量更高;适合生产小批量牌号。
劣势 EVA产品的醋酸乙烯含量上限低于釜式法。 投资总额、生产成本较高;单线产能、反应转化率较低。
适合生产EVA产品类型 主要用于大宗低VA含量EVA产品的生产。 生产专用牌号和高VA含量EVA产品。
2024年产能占比 超过65% 超过2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斯尔邦石化EVA产能位居全国第一

在市场格局方面,2023年我国EVA行业呈现“四强并立”的竞争态势,斯尔邦石化、浙江石化、古雷石化和中煤榆林四家企业均以30万吨产能并列第一。然而,这一格局在2024年被打破:斯尔邦石化通过新建20万吨装置实现产能跃升,以50万吨的总产能成为国内首家突破这一规模的EVA生产企业,显著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而浙江石化、古雷石化与中煤榆林则维持原有30万吨产能,退居行业第二梯队。

2024年我国EVA生产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企业简称 产能(万吨) 产能占比 生产工艺
斯尔邦石化 50 17.18% 管式+釜式
中煤榆林 30 10.31% 管式
浙江石化 30 10.31% 管式
古雷石化 30 10.31% 管式
宝丰能源 25 8.59% 管式
扬子石化-巴斯夫 21 7.22% 管式
燕山石化 20 6.87% 管式
天利高新 20 6.87% 管式
联泓新材料 15 5.15% 釜式
台塑宁波 10 3.44% 釜式
中化泉州石化 10 3.44% 釜式
扬子石化 10 3.44% 釜式
中科炼化 10 3.44% 釜式
华美聚合物 6 2.06% 釜式
东方石化 4 1.37% 釜式

资料来源:烯烃及高端下游、部分公司官网等、观研天下整理

4. EVA产量上升,对外依存度逐渐下滑

在下游需求和进口替代双向推动下,近年来我国EVA产量不断增长,由2020年的75.6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238.3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25%。不过,由于下游需求放缓,其产量增速也自2023年起逐渐放缓,2024年同比增幅回落至10.68%。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尽管我国EVA产能和产量持续增长,但国内供给仍无法完全覆盖市场需求,仍需要大量依靠进口补充。但可喜的是,随着国产化水平提升,我国EVA对外依存度逐渐下滑,由2020年的60.87%下降至2024年的27.75%。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国产EVA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标志着我国EVA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下游需求和进口替代双向推动下,近年来我国EVA产量不断增长,由2019年的75.6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238.3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25%。不过,由于下游需求放缓,其产量增速也自2023年起逐渐放缓,2024年同比增幅回落至10.68%。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尽管我国EVA产能和产量持续增长,但国内供给仍无法完全覆盖市场需求,仍需要大量依靠进口补充。但可喜的是,随着国产化水平提升,我国EVA对外依存度逐渐下滑,由2020年的60.87%下降至2024年的27.75%。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国产EVA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标志着我国EVA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来源:卓创、中国石油和化工大数据等、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卓创、中国石油和化工大数据等、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注:EVA对外依存度=EVA进口量÷(EVA进口量+EVA产量)

5.EVA进口量和贸易逆差额骤降,未来行业进出口格局有望实现根本性转变

从进出口来看,2020-2023年间我国EVA进口量始终保持在110万吨以上高位,但这一局面在2024年出现显著转变,全年进口量锐减34.22%至91.56万吨;其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从2020年5.34万吨持续攀升至2024年25.3万吨,实现年均47.53%的复合增长率,反映出国内企业技术突破带来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同时在2024年,我国EVA净进口量同比骤降44.10%至66.26万吨,贸易逆差额同步收窄至50.73亿元,同比降幅达60.93%。展望未来,我国EVA行业仍将处于产能扩张周期。据不完全统计,2025-2028年行业在建及规划产能规模超过400万吨。随着这些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叠加持续的技术进步,我国EVA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战略性转变,完成贸易差额由逆转顺的历史性突破。这一转变不仅将重塑全球EVA产业格局,更将显著提升我国在高端聚合物材料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从进出口来看,2020-2023年间我国EVA进口量始终保持在110万吨以上高位,但这一局面在2024年出现显著转变,全年进口量锐减34.22%至91.56万吨;其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从2020年5.34万吨持续攀升至2024年25.3万吨,实现年均47.53%的复合增长率,反映出国内企业技术突破带来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同时在2024年,我国EVA净进口量同比骤降44.10%至66.26万吨,贸易逆差额同步收窄至50.73亿元,同比降幅达60.93%。展望未来,我国EVA行业仍将处于产能扩张周期。据不完全统计,2025-2028年行业在建及规划产能规模超过400万吨。随着这些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叠加持续的技术进步,我国EVA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战略性转变,完成贸易差额由逆转顺的历史性突破。这一转变不仅将重塑全球EVA产业格局,更将显著提升我国在高端聚合物材料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与市场共振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理性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持续改善

政策与市场共振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理性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持续改善

我国是全球三氯蔗糖生产与销售大国。从产能来看,目前全球三氯蔗糖名义产能已超 3.05万吨,其中约9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产量约2.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7.5%。从内销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约为‌4527吨‌‌,占比全球比重‌26%‌,仅次于美国。

2025年11月13日
我国苯乙烯价格下行 自给率提升驱动进口收缩、贸易格局优化显成效

我国苯乙烯价格下行 自给率提升驱动进口收缩、贸易格局优化显成效

我国苯乙烯已构建完整高效产业链,上游依赖纯苯等原料,中游以乙苯脱氢法为主导工艺,下游应用多元。行业经历产能快速扩张后,2023年末进入过剩阶段,2025年计划扩能或加剧压力,且产能集中于华东等区域。2025年纯苯降价削弱成本支撑,叠加产能过剩压力,苯乙烯价格整体下行。同时,自给率提升推动苯乙烯进口规模快速收缩,贸易格局

2025年11月13日
我国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或进入尾声 供给格局优化与价格回归可期

我国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或进入尾声 供给格局优化与价格回归可期

近年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下游电子、电力、新能源等领域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有机硅需求量保持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从106.2万吨提升至181.6万吨,CAGR为11.3%。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162万吨,同比增长5.5%。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金属萃取剂行业:锂电池回收将构筑增长新动能 康普化学为龙头

我国金属萃取剂行业:锂电池回收将构筑增长新动能 康普化学为龙头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与电化学储能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拉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为143.0GWh,2024年已增至1214.6GWh,2020-2024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72%。锂电池主要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正极主要成分为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锰酸锂电池等。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丁基橡胶行业:全球产能占比提升 出口量增但放缓 进口依赖下逆差犹存

我国丁基橡胶行业:全球产能占比提升 出口量增但放缓 进口依赖下逆差犹存

我国丁基橡胶自1999年实现工业化突破后,产能不断扩张,2024年达65万吨,其产能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也随之提升。丁基橡胶下游消费高度集中于轮胎领域,子午线轮胎产量增长与轮胎子午化率提升,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工程塑料凭借优异性能及突出金属替代潜力,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汽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叠加产业持续扩张,为行业带来显著机遇。我国工程塑料供给能力提升,部分产品进口替代成效突出,但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此外,聚醚醚酮等工程塑料适配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精密部件需求,应用前

2025年11月07日
全球高毒农药监管趋严下草铵膦替代需求空间广,工艺升级成本土企业破局关键

全球高毒农药监管趋严下草铵膦替代需求空间广,工艺升级成本土企业破局关键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高毒农药的监管趋严,百草枯因剧毒特性已在多国被禁用,而草甘膦也因致癌争议面临市场萎缩。长期来看,未来百草枯、草甘膦若全面退出市场,草铵膦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2025年11月07日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国内碳酸钾已经历较长的出清周期,目前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少,存续的企业多为管理能力出众、技术工艺领先的企业,它们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当前国内碳酸钾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其中轻质碳酸钾生产企业仅剩大洋生物和振兴化肥两家。

2025年1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