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但由于高粱口感粗糙、涩味明显的缺点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稻和小麦逐渐取代高粱成为主粮,使得我国高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产量波动下降。高粱种植式微,面临生存困境,产业升级成市场必然选择,目前主要体现在机械化、规范化、提高附加值等方面。
高粱加工产品除白酒外,还涉及食品、饲料、能源等领域。随着下游加工市场蓬勃发展,我国成全球最大的高粱消费国。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高粱需求量远高于产量,市场供不应求状态突出,因此现阶段我国高粱出口量极小且进口依赖度极高。
一、高粱种植生产面临生存困境,产业升级成市场必然选择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高粱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在中国农业文明的漫长历史中,高粱曾是北方平原的“救命粮”,是五谷之一,但其口感粗糙、涩味明显的缺点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稻和小麦逐渐取代高粱成为主粮,我国高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产量波动下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1983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高达270.69亿平方米,但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已不足100亿平方米,至2023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下降至68.19亿平方米。我国高粱产量由1983年的835.5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304.2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高粱种植式微,面临生存困境,产业升级成市场必然选择,主要体现在机械化、规范化、提高附加值等方面。
机械化:如邓州高粱产业已发展出成熟的种植模式和完备的产业链,从播种到收割,再到烘干、精选和仓储,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操作,且已全面实现机械化。2020年,邓州一跃成为全国三大高粱种植区之一,仅次于安徽和河北,在酿酒原材料采购领域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赞誉。
规范化:如阜城县通过“六位一体”“八统一分”经营模式,提供选种、治虫、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制定统一种植标准,提供农资服务。同时,聘请中科院、河北省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实现高粱种植的订单式托管服务,保障了农户的种植收益。
高附加值:如贵州习水等地酒企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提供技术指导、保价收购,将高粱纳入酿酒原料供应链,既保障了农民收益,又稳定了企业原料供应,为高粱种植开辟了新路径。这种产业化路径使得高粱的存续需与特定产业深度绑定,通过提升附加值实现突围。
二、下游加工市场蓬勃发展下,我国成全球高粱最大消费国
高粱加工产品除白酒外,还涉及食品、饲料、能源等领域。
在白酒生产中,众多知名白酒品牌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通过独特的酿造工艺,打造出风味各异的白酒产品。此外,高粱也用于啤酒和其他酒类的生产,丰富了酒类市场的多样性。在食品加工领域,高粱被用于制作各类健康食品、烘焙制品、早餐谷物等。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无麸质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这对高粱的需求也产生了推动作用。在饲料领域,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下饲料需求不断增加,高粱的耐旱特性使其成为干旱地区补充传统饲料的重要选择。在能源领域,高粱作为一种低成本、环保的生物能源作物,在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替代方面,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下游加工市场蓬勃发展,我国高粱需求规模庞大,2023年达821.1万吨。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的高粱消费国,预计2025年我国高粱总需求量为750 万吨,占全球高粱消费总量的12.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我国高粱市场供不应求状态突出,导致出口量极小且进口依赖度极高
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高粱需求量远高于产量,市场供不应求状态突出,导致出口量极小且进口依赖度极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预计2025年我国出口高粱数量不足1万吨,占全球总出口量的比重不足0.1%。2025年我国高粱进口量约达450万吨,占全球总进口量的比重高达70.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