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苏氨酸是猪饲料的第二限制氨基酸和家禽饲料的第三限制氨基酸,需求深度绑定饲料工业发展。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减豆粕不减效”技术路径为行业开辟新增量空间。目前,我国苏氨酸行业整体供给能力得到提升且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基本掌握了国际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并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在2024年我国苏氨酸市场呈现出“成本下降、价格上涨”态势,企业盈利水平也实现显著提升。
1.饲料是苏氨酸最大应用市场,“减豆粕不减效”技术路径为行业开辟新增量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苏氨酸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显示,苏氨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其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玉米(主要原材料)、煤炭等原材料;中游为苏氨酸生产;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饲料、医药、食品、化学试剂等。目前我国苏氨酸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饲料领域,占比超80%,医药、食品及化学试剂等高端领域应用占比不足2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苏氨酸常添加到未成年仔猪和家禽饲料中,是猪饲料的第二限制氨基酸和家禽饲料的第三限制氨基酸,对于促进禽畜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国,生猪、家禽存栏量均长期居世界第一,为禽饲料和猪饲料产业提供强劲市场支撑。自2020年起,我国禽饲料和猪饲料合计产量始终维持在2亿吨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禽饲料和猪饲料产量分别为12990.3万吨和14391.3万吨。下游饲料产业的发展构筑起苏氨酸行业的坚实需求基础。同时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通过低蛋白日粮技术与精准氨基酸平衡方案,饲料企业得以在降低豆粕用量的同时,借助苏氨酸等氨基酸添加维持畜禽营养需求。这种“减豆粕不减效”的技术路径,推动饲料行业苏氨酸单位添加量提升,为苏氨酸行业开辟新增量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苏氨酸供给能力提升且国际地位突出,国内高度集中
在猪饲料、禽饲料等下游行业发展带动下,国内外苏氨酸需求旺盛,我国苏氨酸整体供给能力也得到提升。2021-2024年间,我国苏氨酸产能从100万吨增长至124.4万吨,但增长路径并非线性扩张——2022年受玉米原料价格波动及能效政策调整影响,产能阶段性回调至95万吨,2023年后恢复增长通道。同时2019-2024年,我国苏氨酸产量由63.6万吨增长至101.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76%。
数据来源:梅花生物年报、博亚和讯、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梅花生物年报、博亚和讯、观研天下整理
全球市场来看,目前我国苏氨酸行业供给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产能占全球产能的比重约为92.71%。产量方面,我国苏氨酸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也整体提升,由2019年的90.08%上升至2024年的94.74%。而正是凭借着这一供给优势,我国基本掌握了国际市场的定价话语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梅花生物年报、博亚和讯、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产能格局来看,目前我国苏氨酸行业呈现高度集中的寡占型市场格局。截至2024年9月,全国仅有7家生产企业,产能CR3高达75.91%。其中梅花生物以35.55%的产能占比形成绝对优势,通过内蒙古、新疆等多基地协同生产构建规模壁垒;星湖科技与阜丰集团组成第二梯队,产能占比分别为21.17%和19.1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苏氨酸产业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贸易顺差额扩大
我国苏氨酸产业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我国苏氨酸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维持在60%以上,且出口量整体上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苏氨酸出口量达到71.83万吨的历史新高,较2019年增长50.9%,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8%。进口端则持续维持极低水平,年进口量始终低于0.2万吨,凸显国内产能基本完全覆盖本土需求的能力。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苏氨酸净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达到71.73万吨,同比增长26.37%;贸易顺差额也整体扩大,由2019年的41.69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85.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37%,充分彰显我国苏氨酸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这一优势主要源于三重支撑:首先,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规模化生产优势显著,头部企业单厂产能规模全球领先;其次持续的技术创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升,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最后,全球饲料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增需求,特别是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崛起。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4.国内外需求不减,原料成本下降,产品价格上扬,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价格来看,2024年我国苏氨酸市场呈现“成本下降、价格上涨”的独特格局。2024年,作为主要原材料的玉米价格全年震荡下行,从1月初的2488.57元/吨降至12月末的2037.14元/吨,跌幅达18.14%,而这无疑拉低了我国苏氨酸的生产成本。然而此时国内苏氨酸需求不减且海外市场需求强劲,同时市场上的主流企业将报价上调,便造就了我国苏氨酸价格上扬走势。根据卓创资讯数据,苏氨酸价格由2024年上半年的每吨人民币10308元增加至2024年下半年的每吨人民币11381元,增幅10.4%。
数据来源:生意社、观研天下整理
以山东省为例,其苏氨酸均价由1月的10.94元/千克整体上升至11月的12.29元/千克,涨幅约为12.34%。尤其自7月起,受出口订单集中释放影响,山东省苏氨酸均价持续上涨,11月均价较6月上涨21.8%。在主要原料成本下降和产品价格上升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苏氨酸行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据Mysteel,截至11月14日,全年苏氨酸理论利润1203元/吨,同比增幅约200%。
数据来源:山东省饲料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