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周黑鸭、绝味等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我国卤味行业遇冷 未来市场该如何发展?

前言:

2024年,我国头部卤味企业营收利润双降,周黑鸭、绝味、煌上煌等卤味企业门店数量大幅度缩水,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外部零售渠道分流、消费需求转变和经济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国卤味企业应该加快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能力,并主动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才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迎来新的突破。

1、头部卤味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卤味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显示,卤味属于一般熟肉制品,是以家禽、家畜的肉和内脏及部分水产品、蔬菜为主要原料,通过使用盐、糖、香料和其他调味料进行腌制和烹饪的食品加工品,具有味道鲜美、香味浓郁、口感独特等特点。近年,卤制品因其便于储存和携带,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了我国传统食品加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街边的卤味店随处可见,“卤味三巨头”的招牌更是遍布全国各地。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陆续披露2024年财报,“卤味三巨头”均出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且门店数量也大幅减少。根据相关资料,2024年,绝味营收为62.57亿元,同比减少13.84%,净利润大幅缩水34.04%至2.27亿元;周黑鸭收入同比下滑10.7%,至24.51亿元,净利润下降15.03%,至9820万元;煌上煌营营业收入同比减少9.44%,至17.39亿元,净利润锐减42.86%,仅为4033万元,已经连续四年出现营收负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次卤味巨头业绩下滑并非偶然。近两年,“卤味太贵”频繁登上社交媒体热搜,许多消费者抱怨价格过贵,甚至有些比肩黄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例如,煌上煌则指出,消费场景的变化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导致门店单店收入减少。同时,公司门店扩张未达预期,门店数量出现负增长,叠加促销费用提升、仓储火灾损失和商誉减值等多重因素,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之前,周黑鸭尝试通过下调客单价拉动销量,2024年客单均价下降2.51元至54.39元,但销量仍然同比减少16.83%至26159吨,其将收入下滑归因于宏观经济环境下需求不足和消费疲软。

2、周黑鸭、绝味、煌上煌等卤味企业门店数量大幅度缩水

而门店数量的变化能直接反映出卤味市场寒意。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卤制品门店总数约为24万家,过去一年净减少2.3万家;仅2024年上半年,三大品牌就关闭超过1700家门店。具体从卤味巨头门店来看,截至2025年4月13日,绝味食品的在营门店数为12129家,其中有129家处于“暂停中”状态,2024年开店数仅为820家,截至目前绝味食品的开店数仅有52家。

周黑鸭和煌上煌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相关资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周黑鸭拥有门店总数为3031家,与2023年年底的3816家相比,净减少785家,其中自营门店净减少94家至1591家,特许经营门店净减少了691家至1440家;煌上煌的总门店数为3660家,较2023年底的4497家,净减少了837家,其中直营门店减少21家至241家,加盟店减少816家至3419家。

周黑鸭和煌上煌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相关资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周黑鸭拥有门店总数为3031家,与2023年年底的3816家相比,净减少785家,其中自营门店净减少94家至1591家,特许经营门店净减少了691家至1440家;煌上煌的总门店数为3660家,较2023年底的4497家,净减少了837家,其中直营门店减少21家至241家,加盟店减少816家至3419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几年,头部卤味企业不断积极寻求内部提效和成本控制的空间,但一味靠降本增效来对冲需求下滑的空间有限。

3、原材料采购成本暴涨导致生产端压力骤增,削弱卤味行业企业盈利能力

事实上,导致我国卤味市场遇冷不仅仅只有消费环境变化,还有众多内部因素的叠加。

第一,生产成本的不可控严重压缩企业利润。根据相关资料,卤味产品高度依赖鸭类等禽肉副产品,而这些原材料价格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2021-2023年,由于饲料价格持续上涨,鸭副产品市场价格同步攀升,如豆粕价格在短短两年内由每吨3000元涨至5600元,带动鸭脖等原材料价格由12元/公斤猛增至27元/公斤。

原材料采购成本暴涨导致生产端压力骤增,大幅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卤味品牌通过提价来保住利润,但是频繁的价格上调让消费者越来越敏感,纷纷减少卤味消费频次,甚至转向其他休闲食品或者渠道。

第二,消费需求持续减弱,冲击卤味巨头市场扩张步伐。例如,绝味食品业务模式依赖加盟快速增加门店数量,在消费热情高涨时会为企业带来营收增长,但市场需求趋弱,加盟商信心随之动摇,扩张速度放缓。根据上述内容可知,2024年绝味开店数仅为820家,2025年至今绝味食品的开店数仅有52家。

第二,消费需求持续减弱,冲击卤味巨头市场扩张步伐。例如,绝味食品业务模式依赖加盟快速增加门店数量,在消费热情高涨时会为企业带来营收增长,但市场需求趋弱,加盟商信心随之动摇,扩张速度放缓。根据上述内容可知,2024年绝味开店数仅为820家,2025年至今绝味食品的开店数仅有52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此情势下,部分卤味企业开始重新调整经营重心,由追求数量转向提升单店运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如绝味食品在最新公告中将“提升单店业绩”和“保障加盟商生存”列为核心任务。不过,在终端售价持续高企、消费需求尚未恢复的背景下,单店收入提升的空间有限,我国卤味行业整体增长空间持续被压缩。

4、消费渠道与场景多元化、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阻碍卤味行业发展

除了上述内部因素影响外,我国卤味行业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其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的转移。

首先,消费渠道多元化不断分流传统卤味门店客流。近几年,随着量贩零食店、电商平台、即时配送和社区团购等新兴零售渠道,凭借更丰富的产品选择、更便捷的购买方式和更灵活的促销策略,不断蚕食卤味行业原有市场。例如,“零食很忙”“来伊份”等量贩零食店不断推出卤味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即食和休闲食品的需求。

与此同时,商超渠道变革对卤味行业冲击非常大。近年来,经过“调改”后的各大商超明显加大自有加工商品的布局。例如,胖东来和步步高通过供应链优化和商品结构升级,大幅提升门店加工商品的销售占比,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山姆会员店依靠自加工和创新熟食单品,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复购率和满意度。

相比之下,传统卤味门店大部分依赖加盟扩张、标准化菜单,缺乏灵活性与快速反应能力,其创新能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有限,难以与商超在产品、成本和渠道等方面抗衡。

其次,消费者饮食习惯和需求也不断变化,尤其是疫情后,国内经济环境承压,市场消费回归理性,越来越多消费者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便利性。而且,随着健康饮食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传统卤味以重口味、高油高盐为主的产品难以吸引新一代消费者。

最后,熟食、预制菜、烘焙面点等其他加工食品品类不断丰富,进一步分食卤味的消费场景。

那么,我国卤味企业应该加快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能力、健康化转型,并主动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才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迎来新的突破,进而纾解企业面对的困境。

我国卤味企业发展建议

建议

释义

产品革新

预制卤味:盒马推出“当日卤”系列,抢占家庭消费场景;卤味+烘焙(虎头局麻薯卷)、卤味火锅底料(绝味)等。

渠道升级

直播电商占比突破15%2023年),锁鲜包装技术延长线上产品保质期。

健康化转型

国家卫健委减盐政策推动行业配方调整,天然香辛料使用率提升20%

供应链优化

绝味建设自动化工厂,单店配送成本下降8%;紫燕构建“中央厨房+冷链配送”体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羊奶粉指的是用羊奶制作的奶粉,近年凭借易消化吸收、低致敏性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其市场发展迅速升温。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由208亿元升至2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7%。预计到2029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将达318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除了作为新鲜蔬菜和调味品,辣椒的深加工产品也日益丰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国,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为辣椒深加工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辣椒种植面积由1164.0万亩增长至1279.2万亩,我国辣椒产量由1811.0万吨增长至2101.0万吨。

2025年09月03日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城镇化率的提高与收入水平的增长为包装饮用水渗透率提升奠定经济基础。在物质基础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选择逐步从传统的自来水或直饮水转向购买便利性和性价比均较高的包装水。当前,包装饮用水刚需属性明显,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中小规格水为主流,大包装发展迅速。此外,随着电商及现代渠道迅速发展,渠道商推出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花生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具有独特香气和均衡的脂肪酸组成,广泛应用于中式烹饪。‌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食用油产量为5160万吨,其中花生油占比11.9%,仅次于大豆油(59.5%)、菜籽油(25.6%),位于第三。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整体下降。202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为4881.9万吨,同比下降1.8%。到2023年由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产量有所回升,约5160万吨,同比增长5.7%。2024年产量持续增长,超5200万吨。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