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温鲜奶市场不断渗透,成推动我国乳业持续复苏的重要力量
低温鲜奶是以纯生鲜奶为原料,经过72℃~85℃的温度范围加热10~15秒,从而杀灭牛奶中的大部分有害微生物,以确保牛奶的质量与安全。相较于常温奶,低温鲜奶在营养价值和新鲜口感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与高品质生活追求的增强,低温鲜奶正逐渐成为市场新宠。根据数据, 2019年以来我国低温鲜奶市场规模向300亿元迈进,2018-2023年我国低温鲜奶市场渗透率由18%提升到3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乳业普遍下行的情况下,低温鲜奶市场逆势增长,成为推动乳业持续复苏的重要力量。我国低温鲜奶销售额增速表现好于常温纯奶等其他乳制品品类,2025年Q2我国低温鲜奶销售额增速甚至高达19.38%,渗透率持续提升下品类需求韧性较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大厂涌入赛道竞争,低温鲜奶市场集中度显著低于常温酸奶、常温白奶
低温鲜奶市场向好,吸引乳制品大厂相继涌入赛道,陆续推出了多款低温鲜奶产品。如伊利旗下有GAP-鲜牛奶、金典鲜牛奶;蒙牛旗下有每日鲜语、现代牧场;光明旗下有优倍、致优;新乳业旗下有今日鲜奶铺、24小时;君乐宝旗下有悦鲜活;认养一头牛旗下有吨吨奶、低温娟姗奶等。整体来看,我国低温鲜奶行业内参与者众多,但尚未绝对领先品牌,市场较为分散。2020年我国低温鲜奶 CR5为37%,市场集中度显著低于常温酸奶、常温白奶等其他细分乳制品品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基于低温鲜奶消费群体特征及行业高端化趋势,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低温鲜奶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就消费群体而言,低温鲜奶消费集中于重度用户(对奶制品重度喜爱者),与家庭成员分享的情况有所增加。消费者对低温鲜奶价格敏感,忠诚度不高,但愿为纯天然、高蛋白、奶香浓郁等要素支付溢价。根据数据,2025年Q2我国低温鲜奶较常温白奶溢价比例超30%。此外,调研显示,消费者在购买鲜奶时还会关注专业化程度,如工艺、保质期长短、牧场及工厂的可视化、可溯源等。低温鲜奶高端化趋势明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基于消费群体特征及行业趋势,乳制品大厂正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技术升级、产品创新等策略,实现差异化竞争;同时依托即时零售和溯源体系构建品牌护城河,在低温鲜奶市场扩容中抢占先机,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2025年Q2我国低温鲜奶市场CR5超50%,其中光明、君乐宝市占率领先,伊利股份、蒙牛、新乳业紧随其后。
乳制品大厂低温鲜奶发展策略
|
策略 |
举例 |
|
产品创新与差异化 |
高端化布局:企业通过推出高端产品(如新乳业“黄金24小时鲜牛乳”、蒙牛“每日鲜语”)提升溢价能力,同时通过功能细分(如低糖、高蛋白)满足个性化需求。 |
|
技术突破:新乳业通过“鲜立方战略”整合数字化供应链,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强化“新鲜”标签。 |
|
|
品类拓展:区域乳企如三元通过“北京鲜牛奶”等地域特色产品实现错位竞争。 |
|
|
渠道与供应链优化 |
冷链效率提升:企业通过优化冷链物流(如前置仓布局、智能温控技术)保障产品新鲜度,新乳业“24小时”系列即依赖高效冷链实现快速周转。 |
|
全渠道覆盖:伊利采用“金字塔式”渠道架构,结合社区团购、O2O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渗透下沉市场;新乳业则通过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和新兴渠道布局增强用户触达。 |
|
|
区域深耕:区域乳企凭借本地化供应链优势(如“当日产当日送”模式)巩固市场份额,应对全国性乳企的竞争压力。 |
|
|
品牌营销与用户运营 |
情感营销:新乳业通过“鲜活生活态度”等品牌主张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 |
|
数字化赋能:伊利利用“伊利智汇”APP实现经销商数据化管理,并通过天猫数据银行反向定制区域化产品。 |
|
|
价格策略:部分企业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份额,但需平衡利润与品牌价值。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