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疫情政策放开后,各地大力推行促进消费的相关措施,使经济逐渐回到正轨,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带动我国酒店行业供给端与旅游需求端均呈两位数增长,但“量增利减”的数据反差反映出市场遇冷,这也折射出行业正在遭受“内卷困境”。然而,很多酒店品牌继续选择门店扩张,甚至瞄准下沉市场来试图寻找新增量,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涌现。
1、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房价与入住率双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酒店是指达到相应设定标准、能够为旅居宾客及社会大众提供住宿、饮食、购物、娱乐等项目和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类的企业组织。酒店又被称为饭店、宾馆、旅馆、旅店、旅社、商旅、客店、客栈等。事实上,在中国普遍存在着酒店名称乱象的问题,国家旅游局、商务部将这类企业称为“饭店”,而证券行业和投资行业称之为“酒店”,国家统计局称之为“旅馆”,政府公文称之为“宾馆”。在其他华语地区也有不同的称谓,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将有客房的此类企业称为“酒店”,无客房的称为“酒楼”,台湾地区称之为“旅馆”。
疫情政策放开后,各地大力推行促进消费的相关措施,使经济逐渐回到正轨,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带动我国酒店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恢复增长。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酒店行业门店数量达到34.87万家,客房数达到1764万间,3年增长近10万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酒店行业供给端与旅游需求端均呈两位数增长,但“量增利减”的数据反差反映出市场遇冷。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酒店行业平均每间可售客房收入为118元,同比下降9.7%;平均每天房价为199.92元,同比下降5.8%;入住率为58.8%,同比下降2.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此可见,酒店行业供给端的“繁荣”并未能激活消费潜力,甚至市场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这也折射出行业正在遭受“内卷困境”。
2、酒店行业开始内卷价格、升级与服务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观念逐渐成熟,消费者也开始综合考量价格、位置、性价比与服务等多方面因素,同时门店数量供给不断增加,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独特竞争力,而酒店品牌为争夺有限客源,开启“亲民路线”,“以价换量”便成为酒店内卷的“主基调”,但也让酒店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运营压力倍增。
因此,酒店们为争夺有限的客源,开始出招,如健身房、自助洗衣房、智能设备等,试图在内卷中脱颖而出。在智能化方面,许多酒店引入智能客房系统、自助入住/退房机等设备。客人可以通过手机或自助终端快速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无需排队等待;在客房内,智能语音助手可以控制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为客人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华住集团旗下的全季酒店、汉庭酒店等品牌,纷纷在客房内配备智能设备,并将自助洗衣房作为服务亮点,提升酒店的竞争力。
酒店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场景与技术应用
核心场景与技术 |
应用 |
|
前台服务智能化 |
自助办理与无接触服务 |
华住集团旗下汉庭、全季等品牌已大规模部署自助入住机,人脸识别入住率超70%;万豪、希尔顿等国际品牌引入手机APPCheck-in/Check-out功能,减少人工依赖。 |
机器人应用 |
云迹科技、擎朗智能的送物机器人渗透率提升,如洲际酒店使用机器人处理客房配送,节省30%人力成本。 |
|
客房场景智能化 |
语音控制与IoT整合 |
锦江酒店与涂鸦智能合作,推出声控客房(灯光、空调、窗帘);万豪部分酒店接入天猫精灵或小度音箱,提供语音点餐、信息查询。 |
智能睡眠系统 |
亚朵酒店推出“深眠计划”,结合智能床垫监测用户睡眠数据,联动空调调节室温。 |
|
运营管理数字化 |
动态定价与收益管理 |
首旅如家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实现房价实时调整;华住自主研发的“华住大脑”系统优化客房清洁排班,效率提升20%。 |
能耗管理 |
智能水电监测系统(如施耐德EcoStruxure)帮助高端酒店降低15%-30%能耗。 |
|
会员与营销智能化 |
AI客服与个性化推荐 |
香格里拉集团利用AI聊天机器人处理80%的常规咨询;君澜酒店通过用户行为数据推送定制化旅行套餐。 |
虚拟现实(VR)体验 |
部分奢华酒店(如瑰丽)推出VR看房功能,提升预订转化率。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但是,对于部分酒店品牌为了维持经营,开始压缩成本,削减服务项目,比如餐饮种类减少、逐渐消失的开夜床服务……
3、酒店品牌继续踏上“扩张”之路,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涌现
然而,很多酒店品牌继续选择门店扩张,甚至瞄准下沉市场来试图寻找新增量。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及亚朵集团新开业的酒店数量分别为1515家、1353家、471家,其中亚朵集团全年新开业酒店和签约数均突破历史新高。而从各家酒店数量来看,截至2024年底,锦江酒店已经开业的酒店合计为13416家;华住在营酒店数量达11147家;首旅酒店旗下酒店数量为7002家;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1619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酒店扩张主要有自营和加盟两种模式。其中,自营模式从选址、装修到运营均由酒店集团亲自把控,其优势能够保证酒店的服务质量、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的高标准,但劣势是资金投入巨大且运营成本高,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大量的员工,并且市场风险大,一旦入住率不足,就可能面临亏损。
加盟模式是酒店集团输出品牌、管理经验和标准,由加盟商提供资金和场地,其优势扩张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风险相对分散,但容易在管理上容易出现“指东打西”的情况,卫生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问题频出,这也让整个品牌的声誉都受到牵连。
而扩张过快,酒店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稳定,甚至有的加盟商酒店因“节省成本”,客房布置不及时更换,引发客户投诉的事件经常发生,大大损害品牌形象。
如今,我国酒店行业面对不仅是消费者的喜“新”厌旧,还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与价值重塑。(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