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无糖茶行业分析:健康需求成为消费主因 新势力品牌持续加入

1、我国无糖茶行业进入快速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无糖茶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自1997年三得利乌龙茶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无糖茶行业正式起步。2021年,东方树叶推出青柑普洱口味后,我国无糖茶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无糖茶行业发展历程

<strong>我国无糖茶行业发展历程</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健康需求成为选择无糖茶的主因,无糖茶市场规模稳步上升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饮茶习惯良好,茶底种类丰富,为无糖茶行业奠定良好的消费基础。同时,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等,健康减糖逐渐成为消费共识,进一步加速消费者对无糖茶消费习惯的养成。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从2017年18.1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73.8亿元,CAGR达33%。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饮茶习惯良好,茶底种类丰富,为无糖茶行业奠定良好的消费基础。同时,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等,健康减糖逐渐成为消费共识,进一步加速消费者对无糖茶消费习惯的养成。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从2017年18.1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73.8亿元,CAGR达3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相关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消费者有44%以上选择控糖、多吃蔬果和有机食物等健康生活,有64%、51%的消费者因为无糖茶具有健康无糖/健康无添加的属性选择购买无糖茶产品。

根据相关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消费者有44%以上选择控糖、多吃蔬果和有机食物等健康生活,有64%、51%的消费者因为无糖茶具有健康无糖/健康无添加的属性选择购买无糖茶产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4-7元逐渐成为无糖茶主流价格带

在市场价格方面,我国无糖茶行业主要价格带为4元/瓶以下、4-7元/瓶、7元以上/瓶。其中,4元及以下的无糖茶饮产品为大众茶饮产品,大部分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对品质要求不高,消费者接受度为12.2%;4-7元是无糖茶饮产品的主流价格带,消费者接受度为77.4%,以东方树叶、燃茶、茶里王、鹏友饮茶等品牌为主。

我国无糖茶行业不同价格带主流参与品牌

价格带

主流品牌

价格(元/500ml)

特点

3元及以下

康师傅无糖冰红茶

2.4

面向下沉市场的价格敏感人群,茶底品质较差

康师傅无糖茉莉绿茶

2.9

3-7

东鹏鹏友饮茶乌龙上茶

3.2

主流价格带,国产品牌众多,消费者对茶底品质有一定要求

三得利乌龙茶

3.5

伊藤园乌龙茶

3.7

茶里王

4

淳茶舍

4

燃茶

4.2

东方树叶

4.3

让茶

4.6

CHALI

5.9

7元以上

麒麟进口生茶

7.9

进口产品为主,主要针对品质要求较高的消费者

绫鹰进口玉露绿茶

11

三得利进口浓味绿茶

1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传统品牌市场份额稳固,新势力品牌持续加入

此外,我国国产品牌也相继入局无糖茶赛道,大部分选择0添加的无糖茶饮品赛道,如2022年10月元气森林对旗下的无糖茶品牌燃茶进行配方调整,剔除其中代糖成分,我国无糖茶行业品质提升。

无糖茶VS传统茶饮对比

特征

传统茶饮

无糖茶饮

茶底

茶粉勾兑或碎茶叶开发

高品质名种茶;茶叶萃取

茶味

苦涩,不清爽

清爽不苦涩

配料

添加剂较多

健康无添加

是否含糖

加糖

无糖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无糖茶行业主要企业类型包括传统品牌、新势力品牌、跨界品牌。其中,传统品牌主要通过扩充子品牌、新增SKU实现产品升级迭代,以康师傅、统一、东方树叶、三得利为主,2022年康师傅、统一市占率分别为33.7%、10.6%,东方树叶却已经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头部较为集中。在新锐品牌方面,随着电商快速崛起,茶饮新势力入局品牌持续增加,如2023年4月,潮汕工夫茶饮料品牌“有丛气”已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东鹏推出“鹏友饮茶”-乌龙上茶等。而新势力品牌在营销推广上实现差异化和年轻化,吸引更多年轻用户尝鲜,渠道推力大且利润丰厚,有望获得突破。

无糖茶主要参与品牌梳理

主流品牌

产品

品类

上市时间

三得利

乌龙茶

传统品牌

1997

农夫山泉

东方树叶

2011

康师傅

无糖茉莉绿茶

2023

统一

茶里王

2004

元气森林

燃茶

新势力品牌

2017

让茶

让茶

2020

有丛气

有丛气

2014

茶小开

茶本味

2023

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

跨界品牌

2022

伊利

茶与茶寻

2022

东鹏饮料

鹏友饮茶

202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速冻面米制品行业增长放缓 主要产品销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企业尚需持续“造血”

速冻面米制品行业增长放缓 主要产品销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企业尚需持续“造血”

速冻面米制品是速冻食品第一大品类,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近年,家庭的小型化、速冻技术的提升、冷链物流的完善、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共同推动了速冻食品需求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作为速冻食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速冻面米制品也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不断扩容。到目前,我国速冻面米制品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消费中不可或缺的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放缓 下沉市场与海外市场正成企业两大争夺地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放缓 下沉市场与海外市场正成企业两大争夺地

近年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速冻食品凭借新鲜、营养、卫生、口味佳、复原性好、储藏期长、食用方便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消费者的日常饮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万千家庭冰箱中的“必备品”。据统计,至2022年底,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强势突破1688亿元大关。而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攀升,至20

2025年05月08日
周黑鸭、绝味等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我国卤味行业遇冷 未来市场该如何发展?

周黑鸭、绝味等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我国卤味行业遇冷 未来市场该如何发展?

2024年,我国头部卤味企业营收利润双降,周黑鸭、绝味、煌上煌等卤味企业门店数量大幅度缩水,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外部零售渠道分流、消费需求转变和经济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国卤味企业应该加快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能力,并主动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才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迎来新的突破。

2025年04月28日
软饮料行业:无糖化理念渗透 电商渠道崛起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软饮料行业:无糖化理念渗透 电商渠道崛起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我国软饮料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快速,产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软饮料作为日常消费品,其需求具有高度稳定性,但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软饮料人均消费量较低,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25年04月23日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膳食纤维行业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内营养健康类政策陆续发布,一方面要求居民形成科学膳食习惯,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功能性膳食纤维等健康食品。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膳食纤维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国内产销两旺,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黄金时期,未来市场规模增速将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8日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由于婴配粉市场受新生儿数量影响正在萎缩,成人奶粉作为竞争格局尚未明晰的潜力赛道增量空间更可期待;同时,在国内老龄化背景下,成人奶粉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尤其是中老年市场潜力较大。此外,2025年2月8日起,成人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驱动乳企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创新”,通过配方升级、精准细分和品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 卫龙稳坐龙头地位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 卫龙稳坐龙头地位

休闲食品俗称“零食”,在正餐以外的时间里或休闲时间食用的包装食品。其种类丰富且消费人群广泛,拥有巨大的市场体量。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而这也将给辣味休闲食品带来广阔的发展机会。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卤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行业规模增长受困 头部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

我国卤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行业规模增长受困 头部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

如今,卤味生意是越来越难做!2024年,“卤味卖不动”等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随着头部上市企业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等2024年业绩的出炉,似乎更加佐证了这一说法。同时面临经营持续承压,2024年头部卤味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当下,卤味赛道作为消费行业的重要分支,正处于“存量

2025年04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