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安赛蜜行业产能逐渐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

1、安赛蜜甜味纯正,国内企业普遍采用双乙烯酮-三氧化硫法

安赛蜜又称AK糖,为第四代甜味剂,具有甜味纯正而强烈、持续时间长、成本低廉等优点,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其口味与甘蔗相似,不参与机体代谢、不提供能量、无致龋齿性,甜度较高,对热和酸稳定性好,与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能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1967年德国人发明了安赛蜜,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允许使用,1988年美国FDA批准食品中使用安赛蜜。1992年我国卫生部批准安赛蜜用于食品、饮料领域。1998年美国FDA批准软饮料中使用,与阿斯巴甜1:1使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饮料类、冷冻饮品、糕点、果酱、蜜饯等食品最大使用量为0.3g/kg。

合成甜味剂食用口感对比

产品

食用口感

糖精钠

风味较差,食用后会出现轻微的苦味和金属味,浓度大于0.026%时苦味明显。

甜蜜素

加热后略有苦味,浓度大于0.4%时呈现苦味。

阿斯巴甜

与蔗糖味道存在差异,甜味可持续时间较长。

安赛蜜

甜味纯正而强烈,持续时间长,高浓度时有苦味。

三氯蔗糖

甜味纯正,无苦味,甜感呈现速度、最大甜味感受强度、持续时间、后味等与蔗糖类似,对涩味、苦味、酒味等味道有掩盖效果。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安赛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国内企业普遍采用双乙烯酮-三氧化硫法合成安赛蜜,用氨基磺酸在三乙胺作催化剂下与双乙烯酮缩合反应生产乙酰氨基磺酸,用三氧化硫脱水磺化,再用氢氧化钾中和制得安赛蜜,经浓缩、脱色、结晶、和烘干得到安赛蜜成品。

安赛工艺流程

<strong>安赛</strong><strong>蜜</strong><strong>工艺流程</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安赛蜜使用量远低于警戒值

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指出,安赛蜜在人体内不代谢、不积蓄,100%以原形物质从尿中排出体外,只要严格遵守标准规定使用,不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三部门《我国食品甜味剂联合使用情况及累积风险评估》研究显示,安赛蜜为我国最为常见的甜味剂,我国一般人群安赛蜜合计暴露量均值仅为ADI的0.82%,P95暴露量也不超过ADI的2.62%,使用较为安全。

2015-2019年我国安赛蜜分人群实际暴露量

分组

人数(人)

实际暴露量(mg/kg·bw

均值/ADI%

P95/ADI%

均值

P50

P90

P95

最大值

2-6

219

0.1

0.04

0.22

0.39

1.31

1.08

4.3

17-12

1471

0.09

0.04

0.19

0.31

1.99

0.95

3.4

13-17岁男

354

0.06

0.04

0.13

0.19

1.12

0.72

2.11

13-17岁女

341

0.07

0.04

0.17

0.24

0.73

0.78

2.66

18-65岁男

10480

0.07

0.04

0.14

0.23

1.64

0.82

2.54

18-65岁女

13602

0.07

0.04

0.15

0.24

2.59

0.82

2.62

>65岁男

2752

0.07

0.04

0.15

0.23

1.81

0.81

2.54

>65岁女

2748

0.07

0.04

0.14

0.21

2.96

0.79

2.38

合计

31968

0.07

0.04

0.15

0.24

2.96

0.82

2.6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安赛蜜产量逐年攀升

近年来,随着传统甜味剂逐渐退出市场,我国安赛蜜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进而促进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量逐年攀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安赛蜜产量达到17705吨,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

近年来,随着传统甜味剂逐渐退出市场,我国安赛蜜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进而促进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量逐年攀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安赛蜜产量达到17705吨,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部分产能关停,安赛蜜逐渐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安赛蜜产能约为2.7万吨,我国产能2.35万吨。在国内市场,受经营失败、环保稽查等因素影响,江苏浩波、江西北洋退出市场。在规划产能方面,山东亚邦一期5000吨安赛蜜产能投产后,开工率不高,有效产能3000吨/年左右,主要以出口为主;醋化股份规划1.5万吨/年安赛蜜产能,但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金禾实业安赛蜜产能规模达到1.2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44%,未来市场将呈现醋化股份与金禾实业双寡头垄断格局。

全球安赛蜜产能情况

类型

公司

产能(吨/年)

备注

现有产能

安徽金禾实业

12000

江苏浩波

4000

已停产

德国Nutrinova

3500

北京维多化工

1500

江西北洋

1000

已关停

山东亚邦

5000

一期实际产能约3000/

拟建产能

山东亚邦(二期)

5000

推进

中醋化股份

15000

项目建成,目前处于投料试车阶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安赛蜜价格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2015-2017年,受环保督察和生产安全、能耗双控对生产企业开工偏低等问题影响,安赛蜜原料供应紧张,生产成本整体升高,不少企业相继退出市场,进而推动安赛蜜价格上涨。进入2020年,随着江苏浩波和江西北洋等产能停产和需求的持续释放,安赛蜜供需格局好转,产品价格上升至2020年6.3万元/吨,2021年价格为7万元/吨左右。

2015-2017年,受环保督察和生产安全、能耗双控对生产企业开工偏低等问题影响,安赛蜜原料供应紧张,生产成本整体升高,不少企业相继退出市场,进而推动安赛蜜价格上涨。进入2020年,随着江苏浩波和江西北洋等产能停产和需求的持续释放,安赛蜜供需格局好转,产品价格上升至2020年6.3万元/吨,2021年价格为7万元/吨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安赛蜜行业市场价格变动大事件

时间

事件

2010年后

国内产能快速扩张导致安赛蜜价格下滑,2012年价格跌至最低3.58万元/吨,期间不断有小产能因为生产成本过高而退出

2015

江苏浩波破产,产能维持低负荷生产

2016-2017

受环保督察和生产安全等问题导致导致原料供应紧张,江苏天成、宁波王龙因事故停产导致双乙烯酮价格从8000/吨上涨至1.5万元/吨,成本推动安赛蜜价格上涨至4.61万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