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叉车行业销量稳步提升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吸引龙头企业布局

一、概述:产品种类多样

叉车又称工业车辆,指对成件托盘类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重物搬运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叉车属于物料搬运机械,和其他起重运输机械一样,能够减轻装卸搬运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搬运效率,降低成本。与其他搬运机械相比,叉车具有机械化程度高、通用性强及灵活性更好的特点。因此,叉车被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及仓库等各个国民经济部门,是机械化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的高效设备。叉车种类多样,并有多种分类方式。

叉车的特点

<strong>叉车的特点</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叉车分类

分类方式 种类
按动力源分类 内燃叉车、电动叉车及手动叉车,其中内燃叉车还分为普通内燃叉车、重型叉车、集装箱叉车和侧面叉车等,电动叉车包括电动平衡重式叉车和电动仓储叉车
按结构特点分类 前移式叉车、插腿式叉车、拣选式叉车、越野式叉车等类型
按世界工业车辆统计协会划分 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Ⅰ)、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Ⅱ)、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Ⅲ)和内燃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实心轮胎)(Ⅳ)和内燃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充气轮胎)(Ⅴ)五大类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叉车市场运营现状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在产业链方面,叉车行业上游主要为钢铁行业和发动机、蓄电池、电机、电控、液压元器件、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业;下游主要为各类应用场景,行业分布零散,主要有物流仓储业、交通运输业、工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

叉车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叉车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市场概况:叉车销量稳步提升,海外市场概况,国产龙头陆续布局

1、叉车销量稳步提升,国内增速远超国外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电商快速发展等因素使得社会物流总量不断增长,全球叉车行业市场表现强劲。而在中国市场,我国工业车辆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叉车生产及消费大国。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叉车销量达到197万台,同比增长24.4%,2011-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7.66%;我国叉车销量达110万台,2011-2021年GAGR为13.36%,占全球总销量的55.8%,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37.4%,高于全球叉车销量增速。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叉车销量达到197万台,同比增长24.4%,2011-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7.66%;我国叉车销量达110万台,2011-2021年GAGR为13.36%,占全球总销量的55.8%,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37.4%,高于全球叉车销量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国产叉车品牌获市场认可,出口量及金额整体提升,叉车龙头企业布局海外市场

近年来,我国叉车在产品性能、后市场服务水平、品类等方面与国际知名品牌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产品性价比越来越高,国外企业对国产品牌青睐程度上升,出口金额整体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叉车行业出口金额达41.2亿美元,同比增长67.3%。

近年来,我国叉车在产品性能、后市场服务水平、品类等方面与国际知名品牌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产品性价比越来越高,国外企业对国产品牌青睐程度上升,出口金额整体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叉车行业出口金额达41.2亿美元,同比增长67.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在俄乌大战及能源危机等背景下,国外企业供应受到限制,国产叉车品牌抢抓机遇,实现出口销量高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叉车行业出口量从2015年的9.2万台增长到2022年的36.2万台,CAGR达21.6%;我国叉车行业国外销量占比从2015年的28%提升至2022年34%。

同时,在俄乌大战及能源危机等背景下,国外企业供应受到限制,国产叉车品牌抢抓机遇,实现出口销量高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叉车行业出口量从2015年的9.2万台增长到2022年的36.2万台,CAGR达21.6%;我国叉车行业国外销量占比从2015年的28%提升至2022年3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近年我国叉车行业海外市场广阔,国内龙头企业纷纷抓住机遇,陆续展开市场布局,例如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团均在国际市场通过投资等方式设立较多营销机构和公司,并且已布局全球范围营销网络。在业务营收方面,2020-2021年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团海外营收占比均有所提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合力海外营收占比达19%,杭叉集团海外营收占比达20%。长期来看,随着国产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及龙头企业继续布局全球营销网络,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叉车行业发展的强动力。

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团在国际市场布局情况

<strong>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团在国际市场布局情况</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竞争分析:竞争趋于白热化,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我国叉车行业进入壁垒不高,导致市场参与者数量众多,竞争趋于白热化。根据中叉网数据,2022年,我国工业车辆制造商年销售量超过10000台的有15家,年销售量超过5000台的有20家,年销售量超过3000台的有25家,年销售量超过2000台的有32家。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按营收和销量可将叉车市场分为三个梯队: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团位列第一梯队,2021年安徽合力市占率为25%、杭叉集团为23%(销量口径测算);第二梯队是林德(中国)、中力、龙工、比亚迪、诺力、丰田、永恒力、海斯特,销售收入均超过10亿元;第三梯队为前20制造商排名的其他企业。

2021年我国叉车制造商竞争格局

<strong>2021年我国叉车制造商竞争格局</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但近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革新,制造成本逐步降低,不断推动卫星批量生产进程。例如,相控阵TR组件、芯片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单星成本从数亿元降至千万元级;航天电子等企业通过智能总装线将生产周期缩短至3个月,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提升10倍以上。有数据显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制造成本从早期的3000万元/颗降至当前的

2025年11月18日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受益于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和城市拥堵推动的电动滑板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共享出行市场扩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2033年达550.1亿美元,2024-2033年CAGR达4.6%。

2025年11月16日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持续发力:国家政策强调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内河航运凭借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关键抓手;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式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运输服

2025年11月13日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气力输送技术始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及实践,气力输送已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57.6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合计占比65.4%。预计2027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5.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0

2025年11月11日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船舶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既得益于全球经济后周期的“红利”,又将享受造船自身大规模“新旧迭代”周期的开启。近年来,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带动全球贸易量复苏,同时已交付船只到达更换寿命催生替换需求,新一轮船舶周期已至,行业景气向上。

2025年11月10日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作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城轨运维机器视觉正迎来高速发展期。该技术通过图像采集与智能分析,实现对车辆、线路、供电等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智能诊断。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顶层政策的强力引导下,面对超万公里运营里程带来的庞大运维需求与“夜间天窗期”的时效压力,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2025年11月08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持续增长及运维安全需求日益提升,机器视觉技术正成为推动铁路运维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力量。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下,行业已形成从硬件、算法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并在线路巡检、接触网检测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2024年国内铁路运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26.7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

2025年11月07日
我国智慧交通行业谋求高质量发展 技术向系统化智能跨越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我国智慧交通行业谋求高质量发展 技术向系统化智能跨越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保持在较高水平。2020-2024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由34783亿元增长至37893亿元。

2025年10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