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音箱行业发展持续低迷 中尾部品牌相继退场 小米份额渐超百度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智能音箱行业呈现持续低迷态势,销量与销售额双双下滑,这一发展困境主要受多重结构性因素制约。在市场结构方面,其销售渠道经历了显著的多元化演进过程,线下渠道销量占比从2018年的不足10%跃升至2019年的38%,并在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45%。

竞争格局上,行业自2018年形成百度、小米、天猫精灵三足鼎立态势,且三大龙头市场主导地位不断增强,CR3从2019年92%增至2024年96.2%。随着智能音箱市场竞争加剧,马太效应日益凸显,行业洗牌进程持续推进,竞争力不足的品牌逐步退出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从2021年的29.2%提升至2024年的43%,排名也从行业第三跃升至第一,超越百度成为新的市场领导者。

1.智能音箱市场销量和销售额持续下跌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音箱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智能音箱是传统音箱的升级产品,通过集成语音识别技术和互联网连接能力,能够通过语音指令实现音乐播放、信息查询、智能家居控制等多种功能。2015年京东联合科大讯飞推出国内首款智能音箱“叮咚音箱”,正式拉开我国智能音响行业发展的序幕。此后,包括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百度、小米、华为,老牌电器厂商以及众多传统音箱企业、语音技术科技企业等纷纷加入智能音箱赛道,推出一系列智能音箱产品。与此同时,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对语音交互产品的认可度提升,其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销量由2017年的170万台增长至2019年的366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64.25%。

2020年我国智能音箱销量继续上升,创下3785万台历史新高,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其增长速度大幅放缓,同比增长仅3.30%(2023年同比增长为122.06%)。然而,自2021年起,我国智能音箱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销量快速下跌,2024年降至1570万台,同比下降25.63%,销量不足2020年高峰期的一半。从金额来看,我国智能音箱销售额自2022年起开始下滑,2024年降至42亿元,同比下降29.29%,较2021年巅峰期腰斩过半。

2020年我国智能音箱销量继续上升,创下3785万台历史新高,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其增长速度大幅放缓,同比增长仅3.30%(2023年同比增长为122.06%)。然而,自2021年起,我国智能音箱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销量快速下跌,2024年降至1570万台,同比下降25.63%,销量不足2020年高峰期的一半。从金额来看,我国智能音箱销售额自2022年起开始下滑,2024年降至42亿元,同比下降29.29%,较2021年巅峰期腰斩过半。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观研天下整理

2.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智能音箱行业发展低迷

我国智能音箱行业近几年来发展陷入低迷,其背后存在多重制约因素:

其一,在智能音箱行业发展前期,入场企业较多。为快速抢占市场和用户,一些企业采取了最直接的价格战。实惠的价格虽然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智能音箱,短期内推动了产品普及,但也过度消耗了市场潜力,导致市场逐渐饱和,为后续的市场疲软埋下伏笔。

其二,产品创新滞后制约发展。智能音箱市场面临同质化困境,产品在技术创新、内容生态和功能体验等维度均缺乏突破性进展。这种创新乏力导致产品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既无法通过技术升级激发消费者的换机需求,也难以凭借特色功能吸引尝鲜型消费。同时在礼品消费场景中,由于产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溢价能力,礼物消费的购买动力也不足。

其三,智能音箱的定位受到挑战,逐渐被其他智能设备取代,使得其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挤压。智能音箱最开始的定位是智能家居中枢。在智能家居发展的单品智能阶段,智能音箱凭借语音交互和互通互联的优势受到青睐。但进入以场景为中心的全屋智能时代,交互入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方面,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不断完善智能家居控制功能;另一方面,智能电视、冰箱等大家电也纷纷集成语音交互模块,直接削弱了智能音箱的不可替代性。

此外,智能音箱行业还面临其他发展制约因素:例如用户使用习惯尚未完全建立,产品活跃度偏低;行业标准体系有待完善,跨品牌互联互通存在障碍;产品智能化程度不足,个性化服务能力有限等。

总体而言,我国智能音箱行业发展面临挑战,市场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深度调整期,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突破来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3.智能音箱渠道趋于多元化化,线下渠道占比提升

我国智能音箱销售渠道经历了显著的多元化演进过程。2018年之前,市场销售高度集中于线上渠道,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及品牌官方商城占比超过九成。2019年起,主要厂商为加速用户积累,开始大力拓展线下渠道布局。这一战略转型成效显著,线下渠道销量占比从2018年的不足10%跃升至2019年的38%,并在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45%。当前,我国智能音箱销售渠道已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线上渠道除传统电商外,还拓展出生态链渠道、IoT合作渠道、短视频渠道、直播平台等新兴模式;线下渠道则构建了包含家电连锁卖场、3C专业门店、品牌专卖店、运营商营业厅等多层次布局。

我国智能音箱销售渠道经历了显著的多元化演进过程。2018年之前,市场销售高度集中于线上渠道,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及品牌官方商城占比超过九成。2019年起,主要厂商为加速用户积累,开始大力拓展线下渠道布局。这一战略转型成效显著,线下渠道销量占比从2018年的不足10%跃升至2019年的38%,并在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45%。当前,我国智能音箱销售渠道已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线上渠道除传统电商外,还拓展出生态链渠道、IoT合作渠道、短视频渠道、直播平台等新兴模式;线下渠道则构建了包含家电连锁卖场、3C专业门店、品牌专卖店、运营商营业厅等多层次布局。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观研天下整理

4.智能音箱行业集中度提升,小米市场份额超百度

我国智能音箱市场自2018年起便形成了百度、小米、天猫精灵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并持续保持高度集中态势。这三大品牌通过技术积累、用户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构筑了坚实的行业壁垒,显著提高了新品牌进入市场的难度。随着智能音箱市场竞争加剧,马太效应日益凸显,行业洗牌进程持续推进,竞争力不足的品牌逐步退出市场。最新数据显示,国内智能音箱在售品牌数量已从2020年的44个锐减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19个。在这一过程中,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CR3从2019年的92%上升至2024年的96.2%,三大头部品牌的市场主导地位不断增强。

我国智能音箱市场自2018年起便形成了百度、小米、天猫精灵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并持续保持高度集中态势。这三大品牌通过技术积累、用户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构筑了坚实的行业壁垒,显著提高了新品牌进入市场的难度。随着智能音箱市场竞争加剧,马太效应日益凸显,行业洗牌进程持续推进,竞争力不足的品牌逐步退出市场。最新数据显示,国内智能音箱在售品牌数量已从2020年的44个锐减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19个。在这一过程中,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CR3从2019年的92%上升至2024年的96.2%,三大头部品牌的市场主导地位不断增强。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凭借其完善的智能硬件生态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从2021年的29.2%提升至2024年的43%,排名也从行业第三跃升至第一,超越百度成为新的市场领导者。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凭借其完善的智能硬件生态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从2021年的29.2%提升至2024年的43%,排名也从行业第三跃升至第一,超越百度成为新的市场领导者。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乘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装机量快速攀升。在驱动电机品类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突出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已形成以弗迪动力为“一超”、多家企业竞逐的“多强”格局。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推动驱动电机技术迭代,扁线电机、油冷技术等成为核心升

2025年10月28日
全球PCB市场复苏 AI算力、端侧AI与新能源车共筑增长核心 产品结构正迎来深度重构

全球PCB市场复苏 AI算力、端侧AI与新能源车共筑增长核心 产品结构正迎来深度重构

2024年以来,随着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库存调整逐步完成,加之AI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带动行业进入缓慢复苏阶段。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年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预计到2029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产值将攀升至946.61亿美

2025年10月25日
新一轮技术竞赛展开 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企业取得突破

新一轮技术竞赛展开 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企业取得突破

HBM技术迭代加速,同时伴随AI算力爆发、移动终端性能升级、数据中心存储需求激增,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预计2025年全球HBM位出货量将达4.1B GB,同比增长46.4%;全球HBM收入金额达307亿美元,同比增长80.6%。

2025年10月24日
破局“电老虎”与高端瓶颈 我国化成铝箔行业需求释放 但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破局“电老虎”与高端瓶颈 我国化成铝箔行业需求释放 但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化成铝箔,这一决定铝电解电容器性能的核心材料,正从幕后的“隐形冠军”走向前台,成为支撑“双碳”战略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石。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的强劲驱动下,我国化成铝箔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然而,当新能源与数字基建的需求如火如荼之时,我国化成铝箔行业却深陷“电老虎”的高能耗压力与高端产品

2025年10月24日
AI服务器与汽车电子双轮驱动 我国HDI板行业进入高景气阶段 市场朝向高阶化发展

AI服务器与汽车电子双轮驱动 我国HDI板行业进入高景气阶段 市场朝向高阶化发展

当前,在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推动下,我国HDI板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支撑高性能计算的核心载体,HDI板凭借其高密度互连、精细线路等特性,已成为AI服务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具体而言,AI服务器需求主要聚焦三类产品:一是,GPU的基板需要用到20层以上的高多层板;二是,小型AI加速器模组通常使用4-5

2025年10月23日
AI驱动需求爆发 全球IC载板行业步入新一轮成长期 国产企业加速崛起

AI驱动需求爆发 全球IC载板行业步入新一轮成长期 国产企业加速崛起

当AI算力芯片持续突破性能极限、汽车电子迈向高可靠性时代,作为芯片“连接桥梁”的IC载板成为产业链竞争的核心焦点,各路资本加速涌入该赛道。然而,由于IC载板行业存在技术壁垒高、资本投入大、工艺复杂度高等多重门槛,全球市场长期被日韩及中国台湾厂商主导(占据80%以上的份额),形成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新进入者面临显著挑战。

2025年10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