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人造肉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供给较为丰富 中游市场转化度仍较低

人造肉是一种人造食品。目前市场上人造肉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植物蛋白肉”,从大豆、豌豆等豆类中提取植物蛋白,采用物理挤压和生物化学技术结合的制造工艺,全方位模拟肉类的外形、口感、营养;另一种是“细胞培养肉”,以动物干细胞为基础人工培育而成,但现阶段还不能商业化量产。因此目前市场上人造肉还是以植物人造肉为主。

人造肉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种植和初加工行业,通过初步加工,从农产品原材料中提取纯度较高的豌豆/大豆蛋白,下游行业为销售流通渠道,包括餐厅、超市、便利店、电商等,以及最终消费者。

人造肉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种植和初加工行业,通过初步加工,从农产品原材料中提取纯度较高的豌豆/大豆蛋白,下游行业为销售流通渠道,包括餐厅、超市、便利店、电商等,以及最终消费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上游产业

1、大豆

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属于高蛋白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但2021年以来,大豆供给市场有所缩减,种植面积及其产量均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为840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483千公顷,同比下降15%。大豆产量为1640万吨;较2020年减少了320.2万吨,同比下降16.33%;单产为1950公斤/公顷,每公顷产量比2020年减少33.5公斤,同比下降1.6%。

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属于高蛋白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但2021年以来,大豆供给市场有所缩减,种植面积及其产量均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为840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483千公顷,同比下降15%。大豆产量为1640万吨;较2020年减少了320.2万吨,同比下降16.33%;单产为1950公斤/公顷,每公顷产量比2020年减少33.5公斤,同比下降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小麦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

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中国粮食作物第二位。得益于小麦育种技术和种植手段的进步,近年来虽然我国小麦播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产量稳定在1.3亿吨以上。

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中国粮食作物第二位。得益于小麦育种技术和种植手段的进步,近年来虽然我国小麦播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产量稳定在1.3亿吨以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3、生猪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人造肉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我国通过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目前生猪产能已从一度出现的严重滑坡较快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截止到2021年末,我国生猪存栏量已基本恢复至常年状态的90%以上。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生猪存栏 42253 万头,同比增加1.58%。

近年来,我国通过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目前生猪产能已从一度出现的严重滑坡较快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截止到2021年末,我国生猪存栏量已基本恢复至常年状态的90%以上。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生猪存栏 42253 万头,同比增加1.5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产量方面,2021年以来,随着前期稳产保供各项政策措施成效进一步显现,新增、改扩建养殖场生猪产能持续释放,生猪生产快速恢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共产猪肉5296万吨,同比增加38%。

产量方面,2021年以来,随着前期稳产保供各项政策措施成效进一步显现,新增、改扩建养殖场生猪产能持续释放,生猪生产快速恢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共产猪肉5296万吨,同比增加3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4、牛肉

肉牛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我国国肉牛存栏量跌破1亿头以来,我国肉牛存栏量整体较为平稳,维持在9000万头上下波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牛存栏量达9817万头,同比增长2.7%。

肉牛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我国国肉牛存栏量跌破1亿头以来,我国肉牛存栏量整体较为平稳,维持在9000万头上下波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牛存栏量达9817万头,同比增长2.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不同与存栏量,受下游消费市场需求量的增长,我国肉牛出栏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肉牛出栏量达4707万头,较2020年增加142万头,增长3.1%,创近八年新高。

不同与存栏量,受下游消费市场需求量的增长,我国肉牛出栏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肉牛出栏量达4707万头,较2020年增加142万头,增长3.1%,创近八年新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产量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牛肉产量整体上处于增长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牛肉产量达698万吨,较2020年增加25.55万吨,同比增长3.8%。

产量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牛肉产量整体上处于增长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牛肉产量达698万吨,较2020年增加25.55万吨,同比增长3.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5、家禽

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鹌鹑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和各种鸣禽的。家禽除提供人类肉、蛋外,它们的羽毛和粪便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家禽一般分为家鸡、火鸡、珍珠鸡、鸽、鹌鹑等陆禽和鸭、鹅等水禽。

家禽养殖在我国的养殖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家禽存栏量为67.8亿只,同比增长4%;家禽出栏量为155.7亿只,同比增长6.4%。2021年我国家禽存栏量达67.9亿只,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量为157.4亿只,同比增长1.1%。

家禽养殖在我国的养殖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家禽存栏量为67.8亿只,同比增长4%;家禽出栏量为155.7亿只,同比增长6.4%。2021年我国家禽存栏量达67.9亿只,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量为157.4亿只,同比增长1.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017-2021年,我国禽肉的产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禽肉的产量由2017年1897万吨增长到2269万吨。预计2022年我国禽肉的产量可达2462万吨。

2017-2021年,我国禽肉的产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禽肉的产量由2017年1897万吨增长到2269万吨。预计2022年我国禽肉的产量可达2462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来看,我国人造肉上游供给市场较为丰富。目前上游相关企业主要有山东赫达、雪榕生物、东方集团、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二、中游产业

我国植物肉行业起步较晚,在2018年以前主要是以素肉的形式存在市场,市场需求较小,行业发展缓慢。但在2019年后受全球植物肉产业发展带动以及猪肉供应短缺,我国植物肉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近两年国内植物肉行业增速高达25%以上,高于美国植物肉产业,行业处于快速发展。

得益于我国拥有强大的消费基础,使得海外企业也加速涌入中国市场,推动中国植物肉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国内企业快速布局。截至目前,我国国内共有超5000家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包含“素食、人造肉、素肉、植物肉、植物替代肉、细胞肉”。其中广东省的人造肉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尤其是植物肉,有很多知名植物肉企业都是广东企业。目前人造肉市场上代表企业有素莲、齐善、金字火腿、双汇、星期零、植物教授、未食达、hey maet等。

未来我国植物肉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我国肉类产品需求缺口持续存在且肉类产品需求量巨大。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肉类消费总量高达近1亿吨,占全球总量的27%;然而,我国肉类产量只有8887万吨;共进口了肉类938万吨。而植物肉食品可以填补肉类食品缺口。

未来我国植物肉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我国肉类产品需求缺口持续存在且肉类产品需求量巨大。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肉类消费总量高达近1亿吨,占全球总量的27%;然而,我国肉类产量只有8887万吨;共进口了肉类938万吨。而植物肉食品可以填补肉类食品缺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尽管中国发展植物肉行业具有诸多优势,但目前植物肉在中国市场转化度较低。根据资料显示,2020年,有43.3%中国消费者听说过植物肉,但只有25%的人购买过。具体原因如下:

而尽管中国发展植物肉行业具有诸多优势,但目前植物肉在中国市场转化度较低。根据资料显示,2020年,有43.3%中国消费者听说过植物肉,但只有25%的人购买过。具体原因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产业

1、超市

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水果、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近年来超市及大卖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但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我国超市及大卖场市场规模为3.09万亿元,2010-2021年期间CAGR为4.67%。

2、便利店

近年随着支持城乡社区便利店建设相关政策的推行、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能力稳步提升以及中国城镇化率提高,便利店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幅减缓,但在抗疫举措取得积极成效后,市场得到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达2988亿元,门店数量达15.7万家。预计在政策支持和新型业态的发展趋势下,到2023年我国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566亿元,门店数量将达18.5万家。

近年随着支持城乡社区便利店建设相关政策的推行、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能力稳步提升以及中国城镇化率提高,便利店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幅减缓,但在抗疫举措取得积极成效后,市场得到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达2988亿元,门店数量达15.7万家。预计在政策支持和新型业态的发展趋势下,到2023年我国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566亿元,门店数量将达18.5万家。

数据来源:CCFA,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CCFA,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CCFA,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