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物流行业处在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阶段 多式联运业务模式得到快速发展

一、行业相关定义

物流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消费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物流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于2013年联合发布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19680-2013),将物流企业分三类: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型,前两者业务功能主要涉及运输、仓储等单个物流环节的服务集成;综合型物流企业需要从事多种物流服务,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货运代理、配送、物流加工、信息服务,可以为客户制订系统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及其增值服务,具有一定覆盖面的货物集散、分拨网络,配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能及时、有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具备对物流服务全过程进行状态查询、监控等信息服务。

二、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从计划体制下的完全国有化、政府指令性,逐步转变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其经营方式也由功能单一或简单的功能组合,逐步转变为能够提供全链路、一体化、现代化的综合物流服务。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储”与“运”组合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生产资料和重要的生活资料(消费品)实行计划生产、计划分配和计划供应。与这种“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相适应,国家各相关部门自成体系,按中央统一下达的计划,对本系统的物品进行统一的储存和运输,从而形成了国有储运企业(含仓储、运输企业)一统物流天下的局面,尤其是仓储设施,基本上集中在商业、粮食、物资、代销和外贸5个流通系统。

这一时期的物流表现为“储运”,国有储运企业成为物流的主体力量。分散在各流通系统的储运企业,主要为本系统中的各级批发企业的经销、代销活动服务,其业务活动基本上表现为传统的储存、运输及简单的包装与流通加工。严格地说,这样的单一性活动还不是现代意义的“物流”。

第二阶段(1978年-2000年):创新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提升物流业服务水平与保障能力。商业、物资等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成功经验,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引导传统储运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

1992年5月,原商业部印发《关于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要求商业储运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发展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并对上海、广东等地的部分商业储运企业进行试点;原物资部也在同期组织物资代理与加工配送试点。

1995年8月,原国内贸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商业物资储运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储运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与生产和流通协调发展的,以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为特征的储运体系。

在这一阶段,储运企业从行业自身特点与优势出发调整经营方向,储运主业不断加强与发展,物流功能进一步完善,并逐步向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发展。

一是在仓储方面,坚持贯彻“四好”标准,保证商品储存的安全与质量,仓租水平大幅提升;二是在运输方面,充分利用商业系统中转运输网络,开展“一条龙”运输及综合配套服务,或是将汽车队与铁路及集装箱运输紧密结合,发挥综合运输效率,或是在全国主要交通要地设立配货点,发展全国或区域性的公路网络运输;三是在物流(配送)方面,广东、云南、北京、湖北、上海等地商业储运公司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办了商品代理与配送业务,配送的品种不断增加,辐射面不断扩大,初步显示了储运企业开展社会化商品配送的优势与潜力。

第三阶段(2000年-2010年):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新世纪开始,物流业受到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加强对物流业的发展规划,物流政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现代物流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2000年,我国“十五”物流发展总目标正式确立;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有效地促进了各种物流功能和要素的集成与整合。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相关企业积极参与,转型或创新发展现代意义的物流业务,我国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民营物流企业与外资、中外合资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涌现出一批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区域性物流网络逐步形成。这一阶段,我国物流行业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第四阶段(2010年—目前)物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2011年国务院办公斤印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等具体措施;2012年,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引导仓储企业由传统仓储中心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2019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出台构建高质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等措施,以巩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增强物流企业活力,提升行业效率效益水平畅通物流全链条运行。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物流企业加大并购力度,行业整合提速。物流行业集中度低,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呈现的降低服务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特点,行业整体缺乏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进入门槛低导致物流业集中度低,价格竞争激烈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集中度随不断提升,但行业仍缺乏具有定价权的龙头型公司。

规模较大的物流公司,可利用规模经济,在网络覆盖、运力配置等方面发挥及时、安全、低成本等优势。小企业服务功能少,综合化程度低,管理能力弱,竞争能力弱,信息能力弱,经济秩序不规范,不具备适应现代物流追求动态运作,快速响应的要求。

第二,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深入发展、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物流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

一些物流企业从只承担少量简单物流功能外包的第三方物流,拓展到全面介入制造企业供应链的第四方物流。在供应链上游为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服务、原材料入场物流服务、原材料库存管理服务等。在供应链下游为制造企业提供生产线后端物流加工服务、产成品销售物流服务、零部件、售后物流服务等,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

业内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先供应链管理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鼓动和引导更多的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两端延伸服务范围。

第三,通用物流与专业物流分化。近年来物流行业内的通用与专业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专业化逐渐成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物流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是由需求来决定的,企业对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优化内部物流管理节约成本可增加企业利润,但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要求物流服务的专业化。

通用物流与专业物流相比,对于客户依赖度较小,市场规模更大,但竞争相对更激烈。对一些企业在物流环节中特殊要求较少的,通用物流相比专业物流,具备客户门槛较低,对自身资源要求较少,更具成本优势的特点。通用物流与专业物流的分化,有利于为不同物流需求的企业提供更适合的自身发展服务。

三、行业市场规模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运转的配套性基础行业,近年来随着GDP的发展而持续上涨,无论是工业制造业、农业、畜牧业,还是电商零售带来的个人物流需求的激增,都大大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此外,不断扩大的海外贸易的需求,以及多式联运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使得外贸物流的发展也持续向好,多个因素共同促进了物流行业的持续繁荣。

截止2021年,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9亿元。

截止2021年,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9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其中工业品物流是我国物流行业的绝对主体和中坚力量,诸如汽车、化工、机械等行业的物流需求均呈现出大批量、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特点。截止2021年,工业品物流市场规模约为106326亿元。

其中工业品物流是我国物流行业的绝对主体和中坚力量,诸如汽车、化工、机械等行业的物流需求均呈现出大批量、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特点。截止2021年,工业品物流市场规模约为106326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个人物流是近年来物流行业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个人物流市场规模约为3834亿元。

个人物流是近年来物流行业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个人物流市场规模约为3834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发展趋势

1、市场需求推动“干+仓+配”一体化模式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仓储和物流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电商销售额飞速增长,仓库高效分拣的保障要求越发重要,传统的仓储运作模式的优势越发微弱,“干+仓+配”一体化成为行业变革主流。

“干+仓+配”一体化即“干线运输+仓储+配送”的整合,区别于单纯的仓储、干线运输和配送。“干+仓+配”一体化的基本模式为将收货、运输、仓储、拣选、包装、分拣、配送等功能集成在一家企业,服务贯穿整个供应链的始终。相较各环节独立运行的物流服务模式。“干+仓+配”一体化简化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环节,缩短配送周期,提高物流效率,促进整个业务流程无缝对接,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与定位,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率。同时,随着货物周转环节的减少,物流费用降低,货物破损率降低,根据供应链的性质和需求定制化服务流程成为可能。此外,物流企业可通过掌握的大数据为客户提供销售预测,提前做好库存调配,一点入仓,发运全国,商品贴近销售地,以更快的速度满足客户订单需求并提供增值服务。

随着“干+仓+配”一体服务模式的价值被逐步发现,各类型干线运输物流企业逐步转向“干+仓+配”服务领域。

2、物流行业模式变革迈向“客户价值导向化”

物流企业从连接生产端与销售端的工具逐步转变为人与商业连接的新方式。随着“物流+商品”作为一个整体构成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物流逐步成为用户体验和消费者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于技术发展,新零售带来了供应链数字化革命。传统商业活动以货品为中心,商品通过既定的渠道流通至终端门店,消费者在给定的商品中进行选择、购买。而新零售以消费者为中心,重在对客户画像、需求、消费习惯等用户数据的完善,通过多场景挖掘、收集用户的各类数据,精准推送商品与服务。随着零售商业模式的变革,物流行业模式也将逐渐迈向“客户价值导向化”,通过对用户的数据分析结果,优化配送模式,提高用户体验。

3、提供综合性物流解决方案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客户对于物流的需求不断提升,不再局限于物流外包,而是逐步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以期获得涵盖原材料采购、原材料物流、生产制造、产品物流等环节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因此,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将成为物流企业未来的业务增长点。

为满足客户对综合性物流解决方案的需求,保证供应链上的采购、生产、运输、仓储等活动高效协调完成,综合性物流企业不仅需要通过良好的品牌和周到的服务维护上下游关系,还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智能物流技术的配套支持,才能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从而为客户提供专家式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

4、物流企业行业整合提速,集中度日益提高

国务院于2014年10月发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积极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也明确了要完善法规制度和规范市场秩序,可以预见,物流行业将进入一个兼并收购期,市场逐渐走向集中。

对于生产企业,效率较高的内部物流逐渐独立,演变为专注于某个产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效率不高的内部物流逐渐被淘汰,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对于物流企业,不规范或经营不佳的公司将被淘汰,网络型、高效率的物流公司将获得兼并收购和承接市场份额的发展机会。物流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总体成本的下降,也便于快速推进和有效监控。

5、多式联运的业务模式得到快速发展

2017年1月,交通运输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5个方面18条举措,提出了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目标,指明多式联运发展的行动路线,是我国第一个多式联运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多式联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多式联运是由不同的运输方式构成的全程运输。我国目前固有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运四种方式,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一的运输方式很难再满足企业庞大的物流需求。多式联运能有效对固有运输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削弱单一运输方式的不利影响。

多式联运为连贯运输,各个运输环节和各种运输工具之间,配合密切,衔接紧凑,货物所到之处,中转迅速及时,减少在途停留时间,故能较好地保证货物安全、迅速、准确、及时地运抵目的地。多式联运能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货运时间,降低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

作为解决全社会货物运输结构性矛盾的重点,多式联运在我国发展不断深入,运行质量逐渐提升,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在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物流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五、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1、市场规模预测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成长期,社会物流总额正在逐年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回落,行业运行质量有所提升。然而,物流行业的关键经济指标,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等,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未来提升与发展的空间较大。预计未来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9年将达到16.8万亿元。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成长期,社会物流总额正在逐年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回落,行业运行质量有所提升。然而,物流行业的关键经济指标,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等,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未来提升与发展的空间较大。预计未来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9年将达到16.8万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需情况预测

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宗商品运输和工业生产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运输需求稳步提升,我国物流行业稳中向好。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35.2万亿元,从增速看,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1.70%。

中国社会物流总额的不断提高标示着中国物流需求的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我国营业性货运量不断增长,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1年,我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21.60亿吨、增长12.3%。

从长期来看,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物流行逐步恢复,再加上国家层面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高整个社会的货物流通运转效率,同时新零售的提出对仓储运输环节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为了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到202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605.5万亿元,全国营业性货运量将达到687.8万吨。

从长期来看,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物流行逐步恢复,再加上国家层面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高整个社会的货物流通运转效率,同时新零售的提出对仓储运输环节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为了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到202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605.5万亿元,全国营业性货运量将达到687.8万吨。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轻型卡车已成货车市场重要支柱 行业竞争日趋白热 新能源轻卡展现巨大潜力

轻型卡车已成货车市场重要支柱 行业竞争日趋白热 新能源轻卡展现巨大潜力

我国轻型卡车行业已走上了产业升级之路,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出口数量也随之暴增。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轻型卡车出口量为24万辆,增速高达90.5%;2022年我国轻型卡车出口量为33.2万辆,增速高达33.2%。2023年H1我国轻型卡车出口量为15.2万辆,将上年同期增长1%。

2024年04月15日
政策、技术助力 需求及物流企业降本增效驱动 我国网络货运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政策、技术助力 需求及物流企业降本增效驱动 我国网络货运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3年来,我国网络货运行业运单量迅速增长,2023年共上传运单1.3亿单,同比增长40.9%。同时,我国网络货运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网络货运企业已增加至3069家,接入社会运力798.9万辆车、驾驶员647.6万人。

2024年03月25日
我国两轮电动车品牌深陷价格战、高端化泥潭 未来行业发展重点在哪?

我国两轮电动车品牌深陷价格战、高端化泥潭 未来行业发展重点在哪?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38.72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电动二轮自行车市场占比最高,约为76.23%,电动二轮摩托车占比约为23.77%;2023年至2028年我国两轮电动市场规模将由172亿美元增长至242亿美元,俨然一条千亿人民币级别的巨大赛道。

2024年03月19日
我国特种运输行业:受多重因素驱动 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我国特种运输行业:受多重因素驱动 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虽然特种运输在我国市场上的起步时间较晚,但是近年发展程度较高,总体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特种运输行业规模从1382.99亿元扩大至5215.98亿元。

2024年03月16日
我国自行车等非机动脚踏车行业:需求有所回升 市场高度集中

我国自行车等非机动脚踏车行业:需求有所回升 市场高度集中

截至2023年,我国电动车市场规模约763亿元,同比2022年上涨约2.74%。

2024年03月02日
我国远洋渔船数量、总功率出现下降 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方向

我国远洋渔船数量、总功率出现下降 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方向

远洋渔船是人类开发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装备保障。近年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远洋渔船行业发展,渔船数量呈现增长态势。但进入2021年以来,远洋渔船数量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远洋渔船数量有所下降,数量为2559艘,同比2020年下降146艘。到2022年我国远洋渔船下降至2551艘。

2024年02月20日
我国渔船行业:供需两弱态势延续 机动渔船仍占大部分市场

我国渔船行业:供需两弱态势延续 机动渔船仍占大部分市场

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我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以载重吨计,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2%、66.6%和55%,

2024年02月19日
冷链物流行业:“一号文件”助力农产品冷链发展  半成品食材兴起亦成新机遇

冷链物流行业:“一号文件”助力农产品冷链发展 半成品食材兴起亦成新机遇

冷链物流是食品及餐饮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以及生鲜电商市场的带动,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约3.5亿吨,同比增长6.1%。

2024年02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