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食用菌行业产值产量呈现双增长 河南相关地区政策助力且取得良效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食用菌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显示,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

得益于食用菌的高营养、高附加值,近几年来而深受消费者及种植者喜爱,产值也直线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食用菌产值从2014年的2258.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465.7亿元。

得益于食用菌的高营养、高附加值,近几年来而深受消费者及种植者喜爱,产值也直线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食用菌产值从2014年的2258.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465.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河南食用菌产值位居全国首位,2020年达到401.63亿元,其次是云南省,产值为281.26亿元,河北省位居第三,产值244.91亿元。

其中,河南食用菌产值位居全国首位,2020年达到401.63亿元,其次是云南省,产值为281.26亿元,河北省位居第三,产值244.9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随着食用菌产值持续上升,种植户种植积极性提高,产量也随之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061.4万吨,2014-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68%。

与此同时,随着食用菌产值持续上升,种植户种植积极性提高,产量也随之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061.4万吨,2014-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6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从细分品种产量来看,香菇产量仍然位居全国首位,为1188.21万吨,其次是黑木耳,产量为706.43万吨,而黑木耳、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杏鲍菇依次位列第三至第七为,产量分别为682.96万吨、227.91万吨、202.21万吨、213.47万吨。

具体从细分品种产量来看,香菇产量仍然位居全国首位,为1188.21万吨,其次是黑木耳,产量为706.43万吨,而黑木耳、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杏鲍菇依次位列第三至第七为,产量分别为682.96万吨、227.91万吨、202.21万吨、213.47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省市区域分布来看,食用菌产量排前三的省市依旧是河南、福建、山东,2020年产量分别为561.85万吨、452.5万吨、332.5万吨。

从省市区域分布来看,食用菌产量排前三的省市依旧是河南、福建、山东,2020年产量分别为561.85万吨、452.5万吨、332.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以河南省食用菌发展现状分析:

1、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推广食用菌标准化种植

近年来,舞阳县通过“园区+贫困户”“贫困户入股分红”“公司+基地+贫困户”“金融+产业”等多种模式,带动3776户贫困户成功脱贫,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截止2021年8月,仅华宝公司,已陆续为签约种植户发放分红资金1553.73万元。

2、河南宝丰:朵朵食用菌长出致富新产业

近年来,宝丰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投资9800多万元,建设30座智慧大棚,发展珍稀食用菌大棚2000座,林下种植珍稀菌1500亩,初步形成了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格局。其中,宝丰县的弘亚公司主要以食用菌种植为主要产业,辐射带动全县建设食用菌大棚600座,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示范点14个,发展林下珍稀菌种植面积达到600亩,覆盖李庄、闹店等多个乡镇,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产值达到10亿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3万元。

3、河南省清丰县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2016年以来,清丰县围绕食用菌特色产业,以建设“全国草腐菌第一县”为目标,扩规模,延链条,增效益,持续推进,持续加强,持续提升,小蘑菇迸发了新能量,做成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

4、河南省沈丘县:大力发展大棚食用菌栽培产业

近年来,河南省沈丘县周营镇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和秸秆综合利用,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民利用玉米芯等废弃秸秆,大力发展大棚食用菌栽培,先后辐射带动食用菌栽培大户40余户,吸纳本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120余人。

5、河南范县:特色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以来,范县城关镇引进发展羊肚菌、茶树菇等高经济效益食用菌产业,范县西张青营、金村等食用菌种植基地已种植羊肚菌大棚33座,预计创造经济价值15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业60余人。目前,范县城关镇依托4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和2个食用菌智慧方舱基地,食用菌产业正逐步走上传统品种提质增效、特色品种逐步推广、高新品种培植实验的良性发展之路。(WYD)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32.83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03.56百万美元。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达到544.82百万美元。而2025年政策落地后,中国市场预

2025年08月09日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至今,米粉早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饮食图景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从清晨巷弄的烟火气到深夜食堂的灯火通明,“嗦粉”已然跨越地域界限,融入亿万人的生活节奏。根据红餐网数据,米粉行业自2020年以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775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至836亿元。另也有数据显示我国粉类市场规模

2025年08月04日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膳食纤维摄入愈发受到重视,为魔芋加工终端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魔芋终端商品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024 年我国魔芋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突破 183 亿元。2024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

2025年07月22日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2019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已形成“三超多强”竞争格局。乳制品同类产品口感同质化强,叠加营养的功能属性,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长,先发者可以靠全国化的品牌投放和渠道铺货做到极大单品。而品类的延展性不断(保温方式、口感、功能)意味着企业天花板高,因而战略驱动是平台型企业胜出的关键。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