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饮片行业相关定义
(1)中药饮片简介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已形成完善的中医药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与西医相辅相成的医疗科学体系。中药饮片是中医体系最早并沿用至今的药物形式,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和载体。
中药饮片是指按中医药理论将中药材经过规范化的中药炮制方法炮制加工、减毒增效后可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中药产业包括三大部分,即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上下游关系。中药材经过种植、采摘、捕获后还需经一系列炮制加工才能成为可熬制汤剂入药的中药饮片。中药饮片可作为药剂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也可以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可直接服用的中成药。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中成药的生产须以中药饮片作为原料,因此,从其在中药产业中所处的位置来看,中药饮片相当于“中药材炮制品”和“中成药原材料”的地位,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核心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中药产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药饮片根据其产地、自然形态、炮制工艺、有效成分等不同,每一种类中药饮片往往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饮片品质和价格存在较大差异。
(2)中药饮片的分类
按原材料中药材来源的不同,中药饮片可分为植物类饮片、动物类饮片和矿物类饮片。
按炮制前中药材是否具有毒性,中药饮片可划分为普通饮片和毒性饮片两大类。毒性饮片是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28种毒性中药材,经过炮制而成的中药饮片产品,常见品种主要包括半夏、附子、雄黄、川乌、草乌等。毒性饮片在经过特殊炮制工艺后,可大大降低其毒性、保留药性。除毒性饮片外,其他中药饮片均属于普通饮片。
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道地饮片是以道地药材为原材料炮制而成的中药饮片,是优质饮片的代名词。目前我国形成了川药、藏药、北药、关药、怀药、浙药、广药等若干道地药材品系。其中,四川省中药资源丰富,药材资源蕴藏量、道地药材品种数、常用中药材品种数和国家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素有“无川药不成方”之说。
(3)炮制工艺简介
中药炮制,又称修事、修治等,即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施治用药的需要和
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将中药材制成中药饮片所使用的一系列制药加工技术。作为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中药炮制技术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炮制工艺是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关键环节,经炮制后的药物,性味得到改变,毒副作用降低,药效得到提高,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
炮制作用及目的
| 炮制作用及目的 | 说明 |
| 洁净药材,保持准确用量 | 部分中药材炮制前含有非药用成分,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含有泥沙、杂物。经过科学的炮制方法,可以清除杂物、除去霉烂变质部位及非药用部位,使药物清洁纯净,保证用量准确。 |
| 便于调剂和制剂 | 对于部分类别的植物类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后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如切成片、丝、段、块后,便于分配剂量和配方;对于某些矿石类、贝壳类、骨甲类等药材,如代赭石、牡蛎、穿山甲等,由于其质地坚硬难于粉碎,不便于调剂和制剂,且短时间内较难获取有效治疗成分,因此,必须经过特殊的炮制工艺后,使其变酥变脆,易于粉碎,且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
| 降低、消除毒性或副作用 | 部分中药饮片,如毒性饮片,虽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毒性或副作用较大,直接临床应用可能不安全,需要通过特殊的炮制工艺来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如毒性饮片草乌的浸、漂、煮、蒸、加辅料等炮制工艺;蓖麻子、萱草等的加热炮制工艺。 |
| 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 | 中医采用寒、热、温、凉,以及辛、辣、苦、咸来表达中药的性和味,例如性和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可能不利于治疗,如大寒伤阳、大热伤阴等。为了适应不同病情和患者的需要,通过不同的炮制工艺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和味,如炮制中的清炒、麸炒、蜜制等缓和药性的方法。 |
| 增强疗效 | 通过适当的炮制工艺可以提高中药疗效,一方面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易于吸收,增强疗效,如种子类药物有硬壳,经炒制后种皮破裂,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另一方面是通过炮制过程中的添加物同药材相互作用而增强疗效,如经过蜜制后,款冬花和紫苑的化痰止咳作用明显增强。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药饮片在炮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需要依据中药材的自身特性而选择相应的炮制方法。对于毒性饮片而言,其炮制对于临床安全用药尤为重要。毒性中药材经过炮制可以增加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运用范围更广,同时还可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二、中药饮片行业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6-2033年)》显示,我国中药饮片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中药材种植、采集以及中药材初加工环节;中游为中药饮片炮制与加工;下游为销售渠道和消费终端,包括医疗机构、药店、电商平台等线下和线上渠道,终端为消费者。
中药饮片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1、影响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一)政策因素
国家政策对中药饮片行业发展支持力度大,中药饮片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国家医保目录》,促进了其在临床的使用,扩大了市场需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加大中药标准化投入,推动了产业规范化发展,有利于行业整体规模扩大。此外,药品集中采购常态化背景下,部分省市开展中药饮片集中采购试点,虽目前全面铺开存在困难,但有利于企业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稳定饮片供应,调控供需平衡,对市场规模有积极影响。
(二)市场需求因素
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者增多,中药饮片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调理方面具有优势,使得其在慢性病管理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中医治未病”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寻求中药饮片进行养生保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此外,年轻消费群体崛起,他们对中药产品的需求促使中药饮片向零食化、便捷化转型,如“中药奶茶”等产品的出现,拓展了中药饮片的市场空间。
(三)技术发展因素
数字化质量控制技术可确保中药有效物质均一可控,推动科学中药产业化。AI赋能智能制造能加快中药生产、流通和监管效率,提高整体产业水平,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拓展市场。同时,技术进步也可能带来新的中药饮片产品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四)原材料供应因素
中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材料,其产量和价格对中药饮片行业影响较大。若中药材产量不足或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价格大幅波动,会增加中药饮片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进而影响市场规模。例如2023年三七、人参价格涨幅超50%,中小企业成本承压,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五)行业竞争因素
中药饮片行业目前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头部企业通过并购、产业链整合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会促使行业格局发生变化,推动市场规模的重新分配。同时,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也有助于整个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但中小企业若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加速退出市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整体的生产和销售规模。
(六)替代产品因素
中药配方颗粒被认为是传统饮片的补充,起到部分替代品的作用。其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传统饮片,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品种的扩增及销售范围的拓展,其市场份额必将进一步提高,会对传统中药饮片市场产生影响,若传统中药饮片不能在质量、工艺等方面提升竞争力,市场规模可能会受到挤压。
2、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
医药制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众多,药品刚性消费需求巨大,带动医药制造业长期迅速发展。近年来,受医保控费、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改革措施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业顺应市场变化,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整体市场遭遇一定的下行压力、增速有所放缓,产业规模虽受到一定影响,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396.97亿元。其中,中药饮片是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较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是我国医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统计网,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未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居民对于药品的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促进含中药饮片在内的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动能复苏、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将直接带动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进,以及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国内医药消费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显现,有力地推动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医药市场未来总体需求仍将呈较快增长趋势。
从我国中药饮片市场发展来看,2009年中药饮片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推动了中药饮片行业的快速发展。受益于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炮制标准的逐步完善、GMP管理规范的持续实施、饮片包装管理的逐步推行等因素的影响,行业整体的发展不断规范,市场环境逐步改善,行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政策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下,近年来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由2020年的2007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303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92%。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及公众认可度提升,叠加政策红利释放,预计中药饮片行业将保持稳健发展,中药饮片市场在我国医药市场的地位日益提升。
数据来源:新荷花招股说明书、沙利文,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药饮片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陆续下发了第一版至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从第三版开始推荐中医药治疗,含姜半夏、法半夏、黑顺片、羌活、人参、黄芪、连翘等数十种饮片在内的中医药。中药饮片及以其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在此次疫情防治中的大量应用及良好疗效,将带动中药饮片行业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同时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中药饮片的认可程度,为中药饮片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在产业规划的长期驱动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推动下,中药饮片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发展规划,将中医药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同时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集中采购、药品零加成、辅助用药限制、医保控费等政策频繁出台,包括中成药在内的大部分药品面临价格下跌或被限制使用的风险。截至目前,中药饮片是未受到此类政策管制的细分行业,不纳入药品集中采购目录、不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享受25%的药品加成)、不计入公立医院药占比。此外,越来越多的中药饮片品种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也将促使医院持续增加中药饮片的使用量,推动中药饮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四、中国中药饮片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1、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目前,我国中药饮片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中药种植较为集中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根据企查查数据,我国中药饮片企业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北、河南和四川等省份。区域特征来看,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具体如下:
中药饮片行业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我国中医饮片行业进入壁垒较低,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根据企查查数据,我国中医饮片相关企业中,注册资本在100万以内的企业占比仅为24.81%,注册资本在100-500万的企业占比为18.25%,500-1000万的企业占比为13.11%,1000-5000万的企业占比为32.54%,5000万以上的占比为11.32%。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 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1、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区域市场分布
中药饮片行业区域市场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中药材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中医药文化底蕴、政策支持力度等。从中药饮片产业分布情况来看,华东地区:是中药饮片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比重。其中,安徽省的中药饮片企业数量最多,2023年底,安徽省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80家,排名全国第一。亳州作为全国知名的中药材集散地,拥有众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广东省是仅次于安徽省的中药饮片生产大省,2023年底,拥有198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占全国一定比重,且广东具有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日常饮食中的煲汤、凉茶等都体现了对中医药的应用。
在市场规模分布上,华东地区市场规模相对较大,在全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中占比较高,2025年上半年达到33.45%。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医疗资源丰富,对中药饮片的需求较为旺盛,同时,完善的产业链与技术优势也推动了该地区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
西南、华南、华中、华北地区,这几个地区的市场规模次之,区域占比在10%-15%之间。西南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为中药饮片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华中地区人口密集,医疗市场需求较大;东北地区则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方面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份额。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华东地区中药饮片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东地区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推动中药饮片在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华东地区作为中国中药饮片市场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672.95亿元增长至1017.1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0.8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华东地区中药饮片行业市场现状
①安徽省
安徽省在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方面成果斐然。2023年,全省规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达218家,营收378.8亿元,同比增长25.76%。亳州市作为安徽乃至全国中医药产业的重镇,2023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852.5亿元,增长11.3%。亳州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其“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建设稳步推进。
在政策支持与质量标准建设上,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关于实施安徽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十大行动”(2023-2027年)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编制了《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收载品种535种,新增灵芝孢子粉等69个品种;印发《安徽省中药材标准》(2022年版),收载124个皖产中药材特色品种。同时,积极推进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并将其纳入全省药品安全综合考评体系及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溯源体系建设上,建成安徽省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平台,实现“皖药饮片”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②山东省
山东省是中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在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上也具备坚实基础。山东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为中药饮片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该省拥有众多知名药企,在中药饮片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方面具备较强实力。在政策扶持下,山东不断推动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提升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产量。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③江苏省
江苏大部分属于平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为中药材种植及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省内中药企业众多,产业基础雄厚,在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上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近年来,江苏积极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规范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整合资源,推动中药饮片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对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优化、质量标准提升等研究,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④浙江省
浙江素有“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在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上,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经济优势。浙江的中药材资源丰富,如浙贝母、杭白菊等“浙八味”闻名遐迩。省内中药饮片企业注重品牌建设与产品质量提升,积极拓展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浙江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原材料质量。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中药饮片的线上销售,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创新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中药饮片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推动产业升级。
3、华中地区中药饮片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中地区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
华中地区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华东和西南地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中药饮片在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华中地区市场扩容提供动力。2020-2024年,华中地区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从295.63亿元增长至446.5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0.86%。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中药饮片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华中地区作为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华中地区中药饮片行业市场现状
①湖北省
湖北素有“华中药库”的美誉,是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该省中药资源种类繁多,拥有4457种中药资源,居全国第五位,形成了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江汉平原等五大中药材优势产区。2023年,全省中药材总面积531万亩,产量85.5万吨,农业产值238亿元,综合产值超8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在政策支持方面,湖北省委、省政府将中药材纳入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积极推动产业发展。2022年7月,湖北省发布了“十大楚药”(蕲艾、半夏、天麻、黄连、茯苓、福白菊、苍术、龟鳖甲、银杏、紫油厚朴和黄精)以及“五大特色药材”(资丘木瓜、野菊花、虎杖、金刚藤、马蹄大黄),统称为“鄂优十六味”,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创新和品牌药材基地建设,全面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还致力于提升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能力,充分利用相关科研平台对保存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提升药用植物种子种苗繁育技术水平。
以恩施州为例,这里是全国传统的九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有药用植物资源202科、881属、2258种,资源种类占全省的76%、全国的20%。2023年,恩施州中药材在田面积达到150万亩,生物医药(现代中医药)综合产值达245亿元。当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全州从事中药材种养和加工企业110家,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达34家。像湖北茂源堂中药饮片生产项目于2024年7月正式投产,仅半年时间便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产品远销多地,并与多家知名药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②湖南省
湖南中药材资源丰富,湘西州森林覆盖率超过60%,药用动植物种类多达2200余种,占全国的22%、全省的70%,享有华中生物基因库和中药材宝库的美誉。近年来,湖南积极推动中药产业发展,在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方面不断发力。
湖南省注重培育市场主体,推动企业提升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动,开展对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炮制工艺优化等研究,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的科技升级。例如,部分企业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中药饮片生产的自动化、标准化水平,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品牌建设方面,湖南积极挖掘地方特色中药材资源,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中药饮片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拓展市场份额。
③河南省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该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河南拥有丰富的中药材种植资源,在全国中药材种植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河南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建设了一批标准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从源头保障中药饮片的原材料质量。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中药饮片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河南还积极搭建中医药产业交流平台,举办各类中医药展会、研讨会等活动,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药饮片产业信息共享与技术创新。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中药饮片的销售渠道,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总体而言,华中地区各省在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上各有亮点,凭借自身的资源、政策和文化优势,不断推动产业向前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华中地区中药饮片产业有望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实现更大的突破与发展。(w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