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直播电商行业相关政策 促进直播电商等线上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直播电商是属于网络直播的一个分支,属于一种泛娱乐类直播,电商店铺的店家或模特主播在直播间通过借助视频录制工具,将店铺所售的商品展示给用户,并为用户答疑解惑,提供实时的客服服务,从而增进与用户的互动,激发用户购买力的行为。

我国直播电商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网络新零售,在大型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培育零售电商、批发电商、分销电商以及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全网营销体系。

我国直播电商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6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

鼓励外贸企业充分利用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0209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 发展的意见

引导实体企业更多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等新模式。加

20218

商务部

商务部关于加强“十四五”时期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加强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标准建设,促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规范发展。

20219

商务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推动农商互联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

建设区域电商兴农助农频道,省级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开通本地电商兴农助农频道,选取符合条件的电商平台、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等企业加入,联合频道企业定期开展公益帮扶活动。

202111

中共中央、国务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引导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消费形态健康发展,促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线上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教育、医疗等服务线上线下交互融合。

202111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培育网络新零售,在大型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培育零售电商、批发电商、分销电商以及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全网营销体系。

20232

中共中央、国务院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20232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直播电商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比如江西省发布的《江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培育新个体经济,有序发展直播电商,规范推动短视频机构、内容生产商、文化影视等直播机构做大做强,鼓励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万众创新。

部分省市直播电商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天津市

20228

天津市贯彻落实“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实施方案

加强对“网络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新业态的监管,探索创新符合平台经济、产业数字化、新个体、微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特点的监管模式,实现发展与规范并重。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212

广西强商贸扩内需促消费行动方案(2022—2025年)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打造直播电商基地,培育网红商品、直播达人和更多“小而美”网络品牌,拓展电商直播、社交电商等应用面,引导实体商业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

山西省

20229

山西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实施方案

支持平台企业和应用企业利用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型引流营销手段,积极开拓网上市场,创新服务模式。

上海市

20226

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集聚培养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直播电商平台,建设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直播电商基地,打造一批“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多元化直播应用场景。

江西省

20225

江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积极培育新个体经济,有序发展直播电商,规范推动短视频机构、内容生产商、文化影视等直播机构做大做强,鼓励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万众创新。

河南省

20228

河南省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

加快网络零售创新迭代,拓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应用,培育一批“小而美”网络品牌,推广无接触式消费,积极发展首店经济,争取增设口岸及城市进口商品免税店,搭建商品出口转内销平台,到2025年新增50个品牌消费集聚区,引导高端消费加快回流。

广东省

20229

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措施

将互联网营销与直播电商行业按规定纳入全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积极开展电商行业培训。鼓励各地对符合条件的优质直播电商服务机构予以奖励。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康养旅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为促进循环经济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为促进城市更新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修复城市湿地,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以及具有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的科研院所等,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体验等服务功能,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分类行业相关政策: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分类行业相关政策: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家疾控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升社区环境与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推进社区绿地、步道建设和维护。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作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西发布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四川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年08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