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技术取得显著进展,驱动骨传导耳机产品升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骨传导耳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骨传导耳机核心原理是将声音转化为特定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颅骨、颌骨等骨骼结构直接传递至内耳,绕过外耳与中耳的听觉传导路径。这种独特的传声方式赋予骨传导耳机开放耳道的物理特性,用户佩戴时无需堵塞耳道,既能保持耳道通风以减少潮湿与细菌滋生,又能实时感知环境声音,在运动、户外活动及需要保持环境感知的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其应用场景逐步扩展至运动健康、日常通勤、办公学习等领域。
骨传导耳机技术进展
| 技术 | 进展 |
| 振子技术 | 振子技术作为骨传导耳机的核心组件,直接影响声音传导效率与音质表现。头部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推出高性能骨振子,有效提升振动能量转化效率,减少声音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使音质更清晰、三频表现更均衡。例如,南卡自研的骨振子技术,通过优化振子结构与材料,显著提升低频响应能力,解决传统骨传导耳机低频不足的痛点。 |
| 漏音控制技术 | 早期产品因漏音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与隐私保护。随着技术迭代,企业采用闭合降漏音专利技术,通过物理结构设计与算法优化,有效减少声音外泄。如南卡的OT闭合降漏音专利,通过反向声波抵消原理,将漏音降低至行业领先水平,提升用户听音的私密性。 |
| 噪声消除技术 | 如OpenRunPro和OpenMove,配备了双麦克风阵列和环境噪声消除技术,显著提升了通话清晰度,降低了外界噪声干扰,优化了用户体验。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多场景使用趋势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快速扩容
运动场景中,跑步、骑行、登山等户外活动对环境感知的高要求,使骨传导耳机成为运动爱好者的首选。截至2022年底,中国每周参加两次以上运动的健身人群已达到3.74亿人,其中对耳机依赖较大的跑步人群占比达26%,这一庞大的用户基础为骨传导耳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运动型骨传导耳机销量同比增长35%。日常通勤场景中,骨传导耳机的开放耳道设计让用户既能享受音乐,又能及时接收交通提示。办公学习场景中,长时间佩戴的传统入耳式耳机易引发耳道不适,骨传导耳机则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多场景使用趋势下,骨传导耳机市场渗透率上升,行业快速扩容。2020-2024年,全球骨传导耳机市场规模由25.00亿元增长至75.03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31.01%。预计2025-2029年,我国骨传导耳机市场规模将由84.97亿元增长至111.87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9.1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骨传导耳机行业呈现“头部稳增、中部突围、尾部出清”竞争格局
骨传导耳机行业呈现“头部稳增、中部突围、尾部出清”的竞争格局。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品牌影响力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南卡与韶音作为行业双寡头,在市场份额、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南卡自2011年成立研发实验室以来,持续推动骨振子技术升级,掌握多项行业领先专利,形成技术矩阵。其产品矩阵覆盖百元入门到千元高端价位,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韶音则凭借在运动场景的深耕,推出多款专业级运动耳机,获得专业运动员与运动爱好者的认可。
中部品牌则聚焦细分领域寻求差异化突破。如飞利浦在舒适度创新上具有突出表现,其TAA6607系列采用专利“舒适环”设计,结合医用级硅胶和自适应头梁结构,将佩戴压力均分分布,连续佩戴时长可提升至8小时以上。
随着骨传导耳机市场的快速增长,新品牌不断涌入,市场竞争加剧。部分新品牌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但因技术积累不足,产品存在漏音、音质差、场景适配性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需求。2023年高峰期,国内骨传导耳机品牌数量一度超过100家,但多数品牌因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退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中青年群体是骨传导耳机主要消费力量,智能化和个性化成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中青年群体是骨传导耳机主要消费力量,其中31-40岁用户占比达40%,为核心购买人群;其次为18-30岁的年轻用户,占比3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青年消费群体更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品质化表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骨传导耳机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未来,骨传导耳机将在音质、降噪、舒适度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同时,智能化和个性化设置也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