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红利释放助推国产替代浪潮 我国吻合器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前言:

吻合器,作为外科手术中替代手工缝合的关键医疗器械,其发展与中国医疗改革的脉搏紧密相连。在微创手术普及、国家集采政策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临床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中国吻合器市场正经历着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的深刻变革。行业在享受政策红利、实现国产替代的同时,也面临着核心技术突破与激烈价格竞争的双重挑战。未来,随着电动智能吻合器成为新增长点,以及智能化、专业化与出海战略的推进,中国吻合器行业正从“量的追赶”迈向“质的超越”,开启全新的发展篇章。

1、吻合器应用范围广泛,种类多样

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切除与缝合的医疗器械,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手术时间、提升外科手术的切割缝合效率、副作用少和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心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泌尿外科、儿科、妇科等微创外科和开放外科手术中。吻合器产品种类包括线性吻合器、环形吻合器、荷包吻合器等。

吻合器种类

种类

功能

应用

线性吻合器

组织线型缝合,与订书机的原理一样

支气管,食管,胃,十二指肠,肠,血管等残端的封闭

环形吻合器

腔道的吻合,环形刀切除多余的组织,形成圆形的吻合口

食管,胃,肠等消化道端的吻合,端侧吻合等

线性切割吻合器

组织线性缝合并同时进行的组织之间进行切割离断

胃,空肠侧侧吻合,肠-肠侧侧吻合,胃管制作,不全肺裂离断,肺部分切除等手术

荷包吻合器

荷包式缝合

食管和胃肠外科

皮肤筋膜吻合器

将皮肤切口进行快速钉合

较长的皮肤切口

(胸腹)腔镜专用吻合器

专门针对各种(胸腹)腔镜手术开发的吻合器

(胸腹)腔镜手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微创外科手术普及、集中带量采购等因素驱动下,我国吻合器行业蓬勃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吻合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6-2033年)》显示,近年来,在微创外科手术普及率提高、医保控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医疗生态逐渐完善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吻合器行业蓬勃发展。具体来看,首先,临床需求的根本性增长构成了市场扩张的基石。一方面,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疾病高发,直接导致了相关外科手术量的稳定增加。另一方面,微创外科手术的普及率迅猛提升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必然趋势,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的快速发展,直接拉动了对腔镜吻合器等高端、专用器械的需求。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部分中心城市的微创手术占比已超过50%,其中结直肠癌手术的腔镜化率更是高达80%以上。

根据数据,中国微创外科手术量2022年达到1253万台,预计2025年中国微创外科手术量达到约2095万台,并在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约3423万台,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3%,这为吻合器市场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数据,中国微创外科手术量2022年达到1253万台,预计2025年中国微创外科手术量达到约2095万台,并在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约3423万台,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3%,这为吻合器市场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需求侧的拉动下,医保控费与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成为了近年来最强大的重塑性力量。国家组织的高值耗材集采大幅压低了吻合器价格(部分产品降价幅度可达30%-50%),这一方面减轻了医保和患者的负担,另一方面极大地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国产头部企业在集采中标后,凭借其极高的性价比,得以迅速进入此前由强生、美敦力等国际巨头主导的三甲医院市场,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快速跃升。

我国主要省市对吻合器集采政策情况

地区/联盟

采购类型/品种

关键时间/状态

广东省

心脏起搏器类、管型/端端吻合器类、痔吻合器类接续采购

2025121日执行,采购周期至2028630

京津冀“3+N”联盟

腔镜切割吻/缝合器

202518日起全面执行中选结果

重庆市牵头联盟(十省份)

吻合器等三类耗材接续采购

202412月发布接续采购文件

四川省

吻合器类(管型/端端吻合器、痔吻合器)带量联动采购

20258月进行配送关系建立和三方协议签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医疗生态的完善则为市场渗透提供了坚实基础。基层医院手术能力的提升使得吻合器的应用场景从核心三甲医院向下延伸,扩大了市场的覆盖范围。同时,国内外企业持续开展的医生教育与技术培训,通过各类学术活动和实操培训,有效提升了临床医生对国产及新型吻合器产品的认知度与使用熟练度,打破了技术壁垒和使用习惯依赖,为国产高端产品的市场导入铺平了道路。

3、我国吻合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动智能吻合器正成为新增长点

因此,我国吻合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达到98.2亿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8.1%,其中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达到48.2亿元,占总体的49.1%;预计到2030年,中国吻合器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至166.7亿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9.2%,其中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预计进一步增长至117.2亿元,占总体的70.3%。

因此,我国吻合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达到98.2亿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8.1%,其中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达到48.2亿元,占总体的49.1%;预计到2030年,中国吻合器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至166.7亿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9.2%,其中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预计进一步增长至117.2亿元,占总体的70.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吻合器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分析

不过,我国吻合器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结构性挑战。在核心技术上,国产企业在电动吻合器的核心算法、电机控制等关键领域,与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差距,这直接制约了其向高端市场的突破。与此同时,激烈的价格战已成为行业常态。在集采政策与国内同行的双重竞争压力下,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企业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如2024年东星医疗净利润连续三年下跌。长远来看,这可能对需要持续投入的研发创新构成潜在影响。

不过,我国吻合器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结构性挑战。在核心技术上,国产企业在电动吻合器的核心算法、电机控制等关键领域,与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差距,这直接制约了其向高端市场的突破。与此同时,激烈的价格战已成为行业常态。在集采政策与国内同行的双重竞争压力下,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企业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如2024年东星医疗净利润连续三年下跌。长远来看,这可能对需要持续投入的研发创新构成潜在影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吻合器行业固有的高技术与专利壁垒,使得国产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必须谨慎规避国际巨头的专利诉讼风险。而在市场终端,尽管有政策扶持,但在顶级医院中,进口品牌的先入优势和医生形成的使用习惯,仍是国产企业必须攻克的市场准入壁垒。

正是这些挑战,共同塑造并推动了吻合器行业未来的演进路径与发展趋势。挑战正倒逼产业升级,未来的竞争将超越价格,转向价值与创新。具体而言,首先,“国产替代”的内涵正从“量”的覆盖深化为“质”的超越,企业将从抢占中低端市场,转向向高端电动吻合器领域发起冲击。

其次,智能化与一体化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其中,集成组织感知、压力反馈等功能的智能电动吻合器是竞争的制高点;同时,与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开发专用配套吻合器,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再次,为了建立差异化优势并规避同质化竞争,产品线将向多元化与专业化深入发展,针对不同外科术式和组织类型开发更精细的产品。

最后,在国内市场格局趋于稳定后,出海战略将成为有实力企业的必然选择,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以寻求新增量。在这一系列演变下,产业链整合将不可避免,头部企业有望通过并购来扩充产品组合,最终提升综合竞争力。例如,2025年9月26日晚间,吻合器头部东星医疗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披露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武汉医佳宝90%股权的交易计划,交易完成后武汉医佳宝将成为东星医疗的控股子公司。(WYD)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红利释放助推国产替代浪潮 我国吻合器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政策红利释放助推国产替代浪潮 我国吻合器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吻合器,作为外科手术中替代手工缝合的关键医疗器械,其发展与中国医疗改革的脉搏紧密相连。在微创手术普及、国家集采政策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临床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中国吻合器市场正经历着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的深刻变革。行业在享受政策红利、实现国产替代的同时,也面临着核心技术突破与激烈价格竞争的双重挑战。未来,随着电动智能吻

2025年11月27日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