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饲料是指在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提供营养,供其生长所需的饵料,包括鱼粉、虾头粉、贝壳粉等等。按饲喂品种,水产饲料可分为鱼饲料、虾料和蟹料;按饲料特点,可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
从产业链来看,水产饲料上游主要为鱼粉、豆粕、小麦、饲料添加剂等原材料和添加剂;中游为水产饲料生产制造;下游主要应用于水产养殖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水产饲料是饲料细分种类的一种,从产量占比来看,在2024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在整体饲料产量占比为7.2%。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从水产饲料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为2262.0万吨,同比下降3.5%。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从各省市产量来看,2024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湖北省、福建省、湖南省;产量分别为7596331吨、3628859吨、2568996吨、1652703吨、1256894吨;占比分别为33.6%、16.0%、11.4%、7.3%、5.6%。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方面,为促进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4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的《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重点围绕肉鸡、蛋鸡、肉牛、肉羊、鱼、虾等养殖动物品种,构建基于净能体系和氨基酸平衡模式的动态营养需要模型。组织制修订主要养殖动物品种的低蛋白饲料标准、饲养标准和低蛋白多元化饲料生产技术规范,编制发布应用技术要点。2025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持续推进饲料用粮减量替代,全面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积极发展优质苜蓿、青贮玉米等饲草产业,开发新型蛋白饲料。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相关政策
|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 2025年4月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 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 | 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重点围绕肉鸡、蛋鸡、肉牛、肉羊、鱼、虾等养殖动物品种,构建基于净能体系和氨基酸平衡模式的动态营养需要模型。组织制修订主要养殖动物品种的低蛋白饲料标准、饲养标准和低蛋白多元化饲料生产技术规范,编制发布应用技术要点。 |
| 2025年2月 | 农业农村部 |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 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持续推进饲料用粮减量替代,全面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积极发展优质苜蓿、青贮玉米等饲草产业,开发新型蛋白饲料。 |
| 2025年2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提升饲草生产能力,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
| 2025年2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 加大重点领域引资力度。鼓励外商投资养殖、饲养设备生产、饲料兽药生产等畜牧业相关领域并享受国民待遇。 |
| 2024年10月 | 农业农村部 | 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 | 开发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生长、动物行为和体征识别、生产管理决策、设施环境多因素联动调控等基础模型算法,以及智能育种、饲料配方、农场管理等通用软件工具或SaaS软件服务,为各类智慧农业应用提供技术底座。 |
| 2024年10月 | 农业农村部 | 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 | 加快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和畜禽动态营养需要量数据库建设,推广国产饲料配方软件。 |
| 2024年9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 | 发展青贮饲料,有序推进秸秆养畜,实现“秸秆变肉”。 |
| 2024年7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 |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 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非粮生物基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表面活性剂,油田化学品、农药、涂料、分离介质及催化剂等;西南地区重点发展氟硅材料、磷系新材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胶黏剂、分离介质等。 |
| 2024年1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6-2033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