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为未来几年云计算产业的标准化发展绘制了清晰路径。《指南》明确提出,到2027年,将新制定云计算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以持续健全产业标准体系,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指南》指出,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中国云计算产业已形成庞大市场规模,并正处于持续创新与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云原生、智算云、行业云以及数据即服务、安全即服务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完善和更新现有标准体系提出了迫切需求。
根据规划,到2027年,产业标准化工作将实现三大目标:
三大目标
/ | 目标 |
一 | 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超过30项; |
二 | 标准应用成效显著,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更加凸显; |
三 | 国际影响力提升,加快云计算领域国际标准供给,促进产业全球化发展。 |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观研天下整理
此次发布的2025版《标准体系》聚焦于三大核心方向:
三大核心方向
/ | 目标 |
一 | 持续强化智算云等先进计算模式的供给能力; |
二 | 大力推进产业自主创新与协同发展; |
三 | 全面赋能实体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战略。 |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深化国际合作的意向,提出将加快云计算国际标准在国内的转化应用,提升国内外标准关键指标的一致性。同时,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机构的云计算国际标准化活动,携手全球产业链伙伴共同制定国际标准,推动中国技术与实践融入全球云生态。(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