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实验探索阶段全面进入价值创造阶段,深刻改变各行各业。我国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认识不统一、供需对接不畅、应用落地难等突出问题。《意见》的出台,正是为了加强战略引导和统筹布局,推动全社会充分认识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革命性影响,突破“最后一公里”障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意见》实施的意义,从技术、发展与全球三维度协同推进。
三维度协同推进
三维度 | 相关内容 |
技术演进 | “人工智能+”行动有助于以应用需求牵引技术突破,以技术突破支撑场景落地,形成技术与应用双向赋能,构建更富生命力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
技术演进 | 该行动将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大、产业体系全、应用场景多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升级、未来产业布局深度结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全民共享智能红利。 |
全球视野 | 中国将坚持“智能向善”,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国际公共产品,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与治理共建,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意见》提出,以行业应用需求牵引,开展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等六大重点行动;同时以“硬基础+软建设”为保障,从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政策法规和安全等八个方面系统构建支撑体系。
《意见》突出应用导向,明确六大行动方向,建立敏捷治理体系;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培育智能原生新业态;关注不同主体获得感,支持科研单位、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参与;聚焦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杜绝“重硬轻软”、应用碎片化等问题。
《意见》落实方面,推动各部门、各地区细化举措;明确阶段性重点,滚动更新应用场景;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推动场景开放与容错试错;培育人工智能服务商与开源生态;加强风险防范,评估就业影响,建立安全预警与应急体系。
《意见》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的新阶段,将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