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将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同时,将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培育一批新场景、新业态。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全球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实施意见》明确了五大重点任务:
五大重点任务
任务 | 相关内容 |
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 | 研发高性能植入式电极、突破关键脑机芯片,提升信号采集、处理和传输能力。 |
打造高性能产品 | 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推动非植入设备轻量化、低功耗发展,开发集成式消费级产品。 |
推动技术成果应用 | 加快医疗健康、生活消费、工业制造等领域应用,提升疾病诊疗、康复辅助和智能交互能力。 |
壮大创新主体 | 培育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完善梯度培育体系。 |
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 建立标准体系,加强金融支持,推动国际化发展。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医疗健康将成为重点应用领域。《实施意见》明确,将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疾病诊疗、运动语言康复、脑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消费级VR/AR交互设备也将得到重点发展。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已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北京提出2030年前打造1—2个产业集聚区,上海则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技术临床应用。
《实施意见》强调,将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国家基金加大投入,并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同时,鼓励海外研发合作,推动中国技术和产品“走出去”。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完善,脑机接口有望成为我国科技和产业融合的重要突破口,为医疗、消费电子、智能制造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