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果葡糖浆行业:全球产值稳定增加 价格优势下替代蔗糖作用明显 国内需求持续增长

海外果葡糖浆发展较早,全球产值保持相对稳定增长

果葡糖浆是由玉米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果葡糖浆在海外发展较早,美国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将果葡糖浆作为蔗糖的替代品应用于食品工业中。随后果葡糖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与甘蔗糖、甜菜糖并列三大糖源。随着多年发展,全球果葡糖浆需求与居民生活质量高度相关且保持相对稳定。

2020年全球果葡糖浆产值为 88.73 亿美元,预计2026年全球果葡糖浆产值将达到 93.12 亿美元,2020-2026 年复合增长率为1.62%。

2020年全球果葡糖浆产值为 88.73 亿美元,预计2026年全球果葡糖浆产值将达到 93.12 亿美元,2020-2026 年复合增长率为1.6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果葡糖浆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能及产量快速增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果葡糖浆‌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我国果葡糖浆行业于上世纪 70 年代起步。在发展初期,生产工艺落后,果葡糖浆很容易析出晶体,运输不便且保存周期不长,导致产品成本较高,限制了果葡糖浆的发展。

直到90年代中期,淀粉糖工业在中国逐渐兴起,新的制糖工艺、设备的不断改进,使得产品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随着中国2000年糖业政策的调整,蔗糖价格开始上涨,果葡糖浆代替蔗糖应用于食品中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国内一些大的淀粉糖企业开始果葡糖浆的生产,果葡糖浆在中国发展的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2000-2004年,果葡糖浆在中国逐渐兴起,食品工业也开始认识到果葡糖浆的一些特性以及应用到食品中的优势,但是在果葡糖浆的应用过程中,大部分食品工业企业仍以蔗糖的价格作参考,在蔗糖价格不断波动下,果葡糖浆没有得到充足的发展。

2005年,蔗糖价格势头强劲,一路走高,加之近年来果葡糖浆在一些食品中的应用宣传,果葡糖浆市场需求量猛增,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势头,迎来了历史发展中的黄金机遇期。

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果葡糖浆产能从778 万吨增长至858 万吨,我国果葡糖浆产量从365万吨增长至 434 万吨。

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果葡糖浆产能从778 万吨增长至858 万吨,我国果葡糖浆产量从365万吨增长至 434 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果葡糖浆在食品和饮料行业存在较大市场需求国内表观需求量增长态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天然、无添加的食品需求也在增加。相比于传统的精炼糖,果葡糖浆更接近水果的自然状态,含有水果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因此更受健康意识较高的消费者欢迎。

消费者对功能性、口感和多样化食品的需求增加,食品和饮料行业对创新配方和原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果葡糖浆的甜度与蔗糖相当,又有其特性,可以用于调味剂、甜味剂和风味增强剂,广泛应用于碳酸饮料、果汁、果冻、酸奶、糕点等食品和饮品中,因此果葡糖浆在食品和饮料行业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以美国为例,美国果葡糖浆74.5%用于饮料;9.3%用于面包;4.2%用于罐头;8.2%用于奶制品;0.5%用于糖果;3.3%用于其他食品。

果葡糖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果葡糖浆特性 应用领域
爽口、清凉、甜度 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冰淇淋、酸牛奶、各类冷食品等
渗透性、贮存 果脯、蜜饯、水果、罐头、果酱等
发酵、保湿性 蛋糕、夹心糕点、面包等
控制结晶 冰淇淋、软糖果等
溶解度 葡萄酒、苹果酒、果露酒、黄酒、汽酒、香槟酒等
直接吸收性,风味好 咳必清、枇杷露、药酒、保健食品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市场方面,2010 年以来,随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蒙牛、伊利、农夫山泉等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将果葡糖浆大量应用在食品和饮料生产中,果葡糖浆市场需求量增加。

同时,果葡糖浆与蔗糖的替代作用明显,两者的价格高低将影响对下游企业选择使用哪种产品作为糖源。蔗糖价格及供给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果葡糖浆的市场供求状况及价格。在中国糖价高时,果葡糖浆消费量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在中国糖价位于低点时,果葡糖浆的消费将受到一定抑制。2023 年蔗糖价格涨幅较大,最高价格接近 7600 元/吨,成为了果葡糖浆逐渐替代蔗糖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由于使用果葡糖浆代替蔗糖还能免除化糖、过滤等工序的成本,使得果葡糖浆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加大。因此,近年来我国果葡糖浆表观需求量呈现增长态势。

此外,由于使用果葡糖浆代替蔗糖还能免除化糖、过滤等工序的成本,使得果葡糖浆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加大。因此,近年来我国果葡糖浆表观需求量呈现增长态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2020-2023年我国果葡糖浆表观需求量由不足350万吨增长至380万吨以上。

根据数据,2020-2023年我国果葡糖浆表观需求量由不足350万吨增长至380万吨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辣椒碱行业市场分析:技术驱动与供需格局下的高增长赛道

我国辣椒碱行业市场分析:技术驱动与供需格局下的高增长赛道

辣椒碱作为辣椒中关键的活性成分,已从传统的食品调味料跃升为医药、日化及特种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本报告从清晰的产业链入手,深入剖析了上游原料的波动性、中游以超临界CO₂萃取为代表的技术革新,以及下游多元应用的强劲拉动。在全球市场面临巨大供需缺口的背景下,以及在“辣味潮流”、健康需求、技术升级与政策支持四重动力的驱动下

2025年11月24日
“减糖”政策和下游需求爆发 我国甜菊糖苷行业快速发展 头部企业效应显著

“减糖”政策和下游需求爆发 我国甜菊糖苷行业快速发展 头部企业效应显著

与市场上主流化学合成的高倍甜味剂(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相比,甜菊糖苷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风险,而甜菊糖源于天然植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其长期食用的安全性已被原产地居民实践所验证。

2025年11月24日
我国甘油二酯油行业:从“健康概念”到“国家战略” 老年控脂刚需撬动千亿市场

我国甘油二酯油行业:从“健康概念”到“国家战略” 老年控脂刚需撬动千亿市场

近年在健康消费升级与国家对国民健康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甘油二酯油已从“市场概念”升级为“国家健康战略支撑点”——中国营养学会、国家卫健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权威机构联动发声,从营养科学与产业发展维度为其健康价值与战略地位定调。

2025年11月20日
即食滋补品行业:即食阿胶、鲜炖燕窝市场较成熟 同质化与原料瓶颈下企业如何破局?

即食滋补品行业:即食阿胶、鲜炖燕窝市场较成熟 同质化与原料瓶颈下企业如何破局?

即食滋补品市场竞争激烈,伴随着显著挑战。一方面,同质化内卷加剧,即食滋补品市场已进入红海,阿胶糕、枸杞原浆、人参液等品类高度同质化,品牌方为争夺存量市场,被迫陷入“重营销、轻研发”的竞赛。另一方面,原料瓶颈持续,产业链上游(如驴皮、高品质燕窝、野生花胶)的供应依然刚性且稀缺,原料的价格波动和供应短缺持续威胁中游品牌方的

2025年11月20日
低温酸奶行业健康升级与性价比并行 全国龙头主导、区域品牌深耕双轨格局形成

低温酸奶行业健康升级与性价比并行 全国龙头主导、区域品牌深耕双轨格局形成

长期以来,低温酸奶受制于冷链物流等客观条件,往往以线下为主要消费场景,大卖场、大超市成为低温酸奶主要销售渠道。而近年来随着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冷链物流设施的加速完善,低温酸奶线上销售额暴涨,复合增速远超整体乳制品和其他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淘系电商平台近三年1-5月整体乳制品销售额复合增速为6.29%,而低温酸奶近三年

2025年11月19日
低温鲜奶行业:乳业复苏新引擎 群雄逐鹿下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低温鲜奶行业:乳业复苏新引擎 群雄逐鹿下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在乳业普遍下行的情况下,低温鲜奶市场逆势增长,成为推动乳业持续复苏的重要力量。我国低温鲜奶销售额增速表现好于常温纯奶等其他乳制品品类,2025年Q2我国低温鲜奶销售额增速甚至高达19.38%,渗透率持续提升下品类需求韧性较强。

2025年11月18日
芝麻油行业新变局:迎消费升级和出海浪潮 市场呈现“多强、长尾”分布状态

芝麻油行业新变局:迎消费升级和出海浪潮 市场呈现“多强、长尾”分布状态

芝麻油作为一种健康、美味的调味品,长期在中国食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2016-2023年我国芝麻油需求量由28.9万吨增长至36.33万吨,预计2024年我国芝麻油需求量将达38.48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果胶行业仍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低糖、低热量饮食趋势将打开低酯果胶成长空间

我国果胶行业仍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低糖、低热量饮食趋势将打开低酯果胶成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柑橘种植大国,2024年总产量达6791.49万吨,为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柑桔类水果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果皮废料,使得果胶提取具有显著的资源循环利用优势。

2025年11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