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提高 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前言:新能源汽车用三电系统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使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加复杂,系统整体成本大幅上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与渗透率逐步提升,再加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1、汽车热管理系统定义

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指汽车上从系统集成和整车角度出发,统筹整车热量与环境热量,采用综合手段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以调节零部件工作和座舱温度环境的系统总成。根据介质不同,汽车热管理中的冷却方式大致可分为:风冷、液冷、冷媒直冷、热管冷却、相变材料冷却等。其中,液冷技术成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主流方式,凭借其散热效率高、温度均匀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中;冷媒直冷、热管冷却及相变材料冷却等技术未能广泛地应用到汽车热管理系统中。

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冷却方式

方案

原理

介质

优点

缺点

风冷

通过空气的流动使电池组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可分为自然冷却和加装风机的强制冷却。

空气

成本较低;轻便,低能耗;高度商业化

散热效率较低;需要较大的空间布设

液冷

由于液体的比热容更大,冷却效率更高,采用电池包上布置液冷板及液冷管或直接浸没电池组的方式,通过水-乙二醇等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水-乙二醇等冷却液

散热效率较高;温度分布均匀性好;高度商业化

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加装质量较大;存在漏液风险

冷媒直冷

通过压缩机及前端冷凝器将制冷剂气体冷凝成高温中压的液体,通过车舱空调蒸发器或电池包内的冷板吸收热量并蒸发,制冷剂变回气体通过膨胀阀回到压缩机完成循环过程。

制冷剂(R134aR1234yfR744等)

制冷效果好;温度分布均匀性好;响应速度快

成本较高;技术壁垒较高;尚未商业化

热管冷却

热管是一个充满饱和状态工作的介质/液体(水、乙二醇或丙酮等)的密封容器或密封管道,两端分别为蒸发端和冷凝端。既可以吸收电池组的热量又可以对电池组进行加热。

水、乙二醇或丙酮等

导热性能好;结构紧凑;低噪音;安全性高

成本较高;技术壁垒较高;维修困难;尚未商业化

相变材料冷却

利用石蜡、烷烃、水合盐等相变材料的热储存与释放特性,维持工况环境内温度的稳定区间。

相变材料(PCM

高效储能与释能;被动式管理;无需额外能源输入;结构灵活;安全性高

PCM材料本身导热性较低,需添加导热增强材料;PCM材料发生相变可能引起体积变化,引起结构不稳定;成本较高;技术壁垒较高,仍在研发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稳步提升,带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需求上升

汽车热管理系统下游涵盖汽车整车、飞行汽车eVTOL、算力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场景,其中汽车是最大的应用领域。而由于三电系统对工况环境温度的需求更为严格,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加复杂,新增了电动压缩机、电池冷板、Chiller和电磁阀等高价值量零部件,系统整体成本大幅上涨。根据相关资料可知,传统燃油车体系的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合计约为2150-2450元,而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根据技术路线和配置不同,单车价值量合计约为6000-10000元不等。

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部件单车价值量(单位:元)

零部件种类

传统燃油车体系

新能源汽车

PTC体系

R134a热泵体系

R744CO2)热泵体系

空调箱(HVAC

400

400

700

700

制冷剂管

200-300

350

450

1300-1500

压缩机

450-550

1400-1600

1400-1600

2500-2700

冷凝器

100

150

150

200

Chiller

-

100

100

200

电磁阀

-

500

1200

1500

水泵(含管路、传感器)

300

700

700

700

散热器

150

150

150

150

电池冷板

-

600

600

600

其他

550-600

1500

1700

1700

单车价值量合计

2150-2450

5850-6050

7150-7350

9550-99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以及渗透率持续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需求也有望逐步增加。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1286.6万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2025年有望超过1400亿元

综上,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49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864亿元。

综上,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及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高,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49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86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共享电单车是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方式,对用户和社会具有双重价值,市场投放量已经超过百万辆。不过,由于共享电单车属于重资产模式,导致企业盈利困难,如青桔单车2023年单车业务所在版块的净利润亏损仍超过50亿元。因此,近几年,我国共享电单车价格持续上涨,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开始寻找其他盈利点。而随着产业持续降本、规模

2025年06月28日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控系统包含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视觉算法的高技术要求,决定了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市场高且苛刻的准入门槛,我国DMS市场为极高寡占型,其中本土厂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与DMS相比,OMS更多服务于用户体验升级,商用价值体现在个性化服务和增值功能,因此OMS 依赖车企对座舱“第三空间”的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2023-2024年我国电动摩托车产量和销量快速回落,但在2025年1-5月初现复苏迹象,产量和销量均出现回升。目前市场高度集中,形成雅迪领衔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海外新兴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多家电动摩托车企业扬帆出海,通过采用海外建厂、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积极开拓国

2025年06月19日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在顺价改革继续推进与气源成本下行、液化石油气产量稳定增长以及政策暖风频吹的趋势下,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8.82亿元。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2023年我国LNG重卡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达到15.2万辆,同比暴涨310.81%;进入2024年,市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7.8万辆,同比增长17.11%。同时在2024年其渗透率激增至29.6%,较2023年提升12.9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我国LNG重卡市场将保持良好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行业分析: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电动四驱类车型或成主流

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行业分析: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电动四驱类车型或成主流

近年来,在消费需求升级、政策与技术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汽车行业销量迎来爆发。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汽车行业销量达到17万辆,同比增长309%,市场渗透率为47%,同比增长29%,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5年06月13日
物联网、5G等技术发展下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前景广 产品正走向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

物联网、5G等技术发展下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前景广 产品正走向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天线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

2025年06月11日
氢能汽车推广带动我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 35Mpa III型为主流 IV型瓶产能扩张下竞争将加剧

氢能汽车推广带动我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 35Mpa III型为主流 IV型瓶产能扩张下竞争将加剧

随着氢能汽车不断发展,储氢瓶作为关键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日益旺盛。储氢瓶分为五类,Ⅲ型和Ⅳ型为车载式储氢瓶。国外企业在IV型瓶应用上较成熟,而国内企业在35MPaIII型瓶方面已实现规模化应用,IV型瓶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需求有待释放。未来随着 70MPa 压力等级加氢站的陆续投建,70MPa储氢瓶的用量将有所增加。到 2

2025年06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