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千茶大战”开启 我国无糖茶行业竞争加剧 功能化、细分化成发展方向

1、居民健康化需求和瓶装水替代效应是推动无糖茶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根据中国健康协会资料可知,2020年,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平均体重分别为69.6千克和59千克,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糖尿病患病率为11.9%。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渐成我国一种常发性的疾病,中国20-7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人数从2000年的2000多万人增至2021年的1.4亿多人,而过多摄入蔗糖会诱发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等相关疾病,消费者愈发注重饮食中的含糖量,年轻群体尤甚。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推动对购买无糖饮料意愿持续上升,而无糖茶饮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中“无糖,对身体无负担”的因素占比最高,达到63.6%。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推动对购买无糖饮料意愿持续上升,而无糖茶饮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中“无糖,对身体无负担”的因素占比最高,达到63.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政策也进一步促进饮料无糖、低糖化发展,有利于无糖饮料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2019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相关文件,提出要加快研究制定标准限制高糖食品的生产销售,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糖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2022年4月,《“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提到要全面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进“三减三健”等专项行动。

在我国软饮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瓶装水,占比达56.6%,碳酸饮料占比15.8%,排名第二,茶饮料占比13.2%,排名第三。而无糖茶无糖、0添加且口感清淡的特点导致部分茶饮爱好者更倾向以茶代水。

在我国软饮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瓶装水,占比达56.6%,碳酸饮料占比15.8%,排名第二,茶饮料占比13.2%,排名第三。而无糖茶无糖、0添加且口感清淡的特点导致部分茶饮爱好者更倾向以茶代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无糖茶市场规模稳步上升

由于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底种类丰富,健康减糖逐渐成为人们消费共识,进一步加速消费者对无糖茶消费习惯的养成,带动无糖茶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从2017年18.1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73.8亿元,CAGR达33%。

由于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底种类丰富,健康减糖逐渐成为人们消费共识,进一步加速消费者对无糖茶消费习惯的养成,带动无糖茶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从2017年18.1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73.8亿元,CAGR达3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哇哈哈、康师傅、伊利等企业密集加码无糖茶行业

根据数据,无糖即饮茶在即饮茶中的份额从2022年1月的16%上涨至2023年12月的32%,在整体饮料中的市场份额从1%提升至5%,上升趋势明显。因此,在庞大市场规模吸引下,多个饮料相关企业相继入局,2024年也被饮料行业人士评价为“千茶大战”之年。

例如,2024年3月初,娃哈哈推出茉莉花茶、正山小种、大红袍和青柑普洱四种口味的茶饮品;2024年3月,康师傅连续上新了无糖茉莉花茶、无糖和低糖乌龙茶新品,今年有望推出5元无糖产品,相较普遍3元至4元的定价,康师傅无糖茶的价格带将会升级。此外,让茶、茶小开、有丛气等茶饮新锐品牌也纷纷涉足无糖茶饮。

无糖茶主要参与品牌梳理

主流品牌

产品

品类

上市时间

三得利

乌龙茶

传统品牌

1997

农夫山泉

东方树叶

2011

康师傅

无糖茉莉绿茶

2023

统一

茶里王

2004

元气森林

燃茶

新势力品牌

2017

让茶

让茶

2020

有丛气

有丛气

2014

茶小开

茶本味

2023

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

跨界品牌

2022

伊利

茶与茶寻

2022

东鹏饮料

鹏友饮茶

202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无糖茶饮行业竞争加剧,各大品牌展开差异化竞争点

而随着各大品牌入局,我国无糖茶行业竞争加剧。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无糖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为打造品牌差异化,各品牌也展开不同方式的竞争,如容量上“卷”性价比、茶种、产区、冲泡方式等。但是,整体来看,我国无糖茶行业竞争仍然呈现稳固“东方树叶、三得利、其他”的格局。

而随着各大品牌入局,我国无糖茶行业竞争加剧。为打造品牌差异化,各品牌也展开不同方式的竞争,如容量上“卷”性价比、茶种、产区、冲泡方式等。但是,整体来看,我国无糖茶行业竞争仍然呈现稳固“东方树叶、三得利、其他”的格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展开来看,以茶种为例,娃哈哈推出正山小种、大红袍、青柑普洱等无糖茶饮产品,茶小开推出碧螺春、大红袍、明前龙井、金骏眉等细分产品。不过,这些品牌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选择无糖茶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消费者无法精准分清楚红袍、铁观音、碧螺春的区别,只能大致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的分类,与消费者的认知出现脱节。此外,有些无糖茶品牌还对茶种全品类布局、简单移植茶叶标签、速溶茶饮等伪创新、伪品类。

5、性价比、功能化等成为突破无糖茶行业困境的关键

那么企业该如何突破无糖茶行业困境?我们认为可以从性价比、细分品类及功能化等方面进行突破。例如,在细分化方面,可以借鉴日本无糖茶市场,在绿茶、乌龙茶、大麦茶的大分类下,涌现茉莉绿茶、茉莉乌龙、生姜大麦茶等细分口味。此外,在功能性上,茶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不同茶之间功效也存在差异,例如绿茶降火效果较好,乌龙茶有助于减肥等。日本的头部无糖茶品牌均推出了功能化产品线,如三得利在2004年推出的“特茶”系列,宣称可以加速脂肪分解速度;伊藤园推出的“双功能儿茶素绿茶”,宣称可以降低胆固醇、抑制脂肪吸收。

不同茶的功效和适合人群

类别

绿茶

红茶

青茶(乌龙茶)

白茶

黄茶

黑茶

功效

绿茶性寒凉,有清火明目,清热去燥的作用;抗氧化性好,含维生素种类最多、最丰富的茶类

茶性温和,生热暖腹,可养阳气;可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心肌梗塞发病率,强壮心脏;降低血脂与血压

清热润燥,可分解脂肪,并具有保护肝脏疏肝理气、降血压等功能。与其他茶类相比,乌龙茶在减肥方面效果最显著

可降脂降糖、防暑解毒、缓解牙痛、舒缓神经和有较好的抗辐射效果;长期饮用白茶可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糖的肠吸收,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有不错的功效;对于抗癌、杀菌、消炎等都有一定效果

对暖胃、降血压、降血脂都有一定作用,长期饮用对减轻动脉硬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效果

适合人群

适合体质偏热、胃火旺的人群,或工作忙碌用电脑较多的青年人

适合脾胃功能差、手脚发凉、年龄偏大者

需要减肥或心情急躁的人

适合糖尿病患者;少年儿童适量喝白茶有利于保护眼睛

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人群

适合肥胖、高血压人群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