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海参食品产业体系趋于完善 市场需求走强 产品品质成为消费者主要追求

一、行业相关概述

海参为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身体呈圆柱形,两侧对称,体壁肉质。海参粗细、形状和大小随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常见的大型食用海参均为较粗壮的圆筒状,背面有疣足,腹面有管足。海参的体壁柔韧,富于结缔组织,厚薄随种类而异。因其黄瓜状的外形,故英文名称为“海黄瓜”。目前海参在全球有900多种,中国约140种。

海参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营养食品,一直以来被誉为“海上人参”,也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列“海八珍”之一,含有牛磺酸、硫酸软骨素,Zn、Se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尼克酸等50 余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重要的常量元素和几乎全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多种活性营养成分,如刺参酸性粘多糖、刺参皂甙、刺参脂质、刺参胶蛋白、牛磺酸、SOD、谷胱甘肽、性腺色素等,是一种低胆固醇、低脂肪、高蛋白质的营养食品。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海参产品分为鲜活海参、水发海参、盐渍海参和干海参。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水产市场发展情况

海参归属于水产产业。水产品作为低脂且优质的蛋白质食物,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符合现代人健康养生的生活需求,因此越来越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水产品表观需求量为6678.29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2022年我国水产品表观消费量超670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48.63千克,比上年增长2.68%。

海参归属于水产产业。水产品作为低脂且优质的蛋白质食物,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符合现代人健康养生的生活需求,因此越来越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水产品表观需求量为6678.29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2022年我国水产品表观消费量超670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48.63千克,比上年增长2.6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升,使得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不断提升。到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有相关数据显示,1978-2022年我国水产品产量由 465.4 万吨增长至 6868.8 万吨,CAGR 为 6.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升,使得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不断提升。到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有相关数据显示,1978-2022年我国水产品产量由 465.4 万吨增长至 6868.8 万吨,CAGR 为 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海参市场发展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海参食品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近年随着水产行业稳步推进以及直播电商的不断发展,我国推动海参市场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直播电商崛起下,海参食品行业加速转型,与电商、零售平台建立渠道合作,并借助短视频和直播等创新渠道,推动海参进入大消费时代,海参从高端餐饮走向大众餐桌。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海参产业已经形成一条从育种、养殖、加工、流通到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为1208亿元,到2023年市场规模增长到了1326.0亿元。而随着消费者饮食多元化,消费结构升级,产业技术和产业环境不断进步与完善,海参产业链将进一步发展,满足消费者对海参及其制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海参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2024年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有望达1428.1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海参产业已经形成一条从育种、养殖、加工、流通到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为1208亿元,到2023年市场规模增长到了1326.0亿元。而随着消费者饮食多元化,消费结构升级,产业技术和产业环境不断进步与完善,海参产业链将进一步发展,满足消费者对海参及其制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海参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2024年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有望达1428.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市场供给情况

海参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区。在中国分布在温带区和热带区,温带区在黄渤海域,热带区在广东、广西、海南沿海。目前我国海参养殖采用的养殖方式有野生养殖、围堰养殖、底播养殖、池塘养殖及网箱养殖。同时随着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发展,人工养殖成为海参供应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由于海参经济价值高,我国海参养殖产量逐年攀升,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海参养殖面积为25.04万公顷,同比增长1.19%。

近年来由于海参经济价值高,我国海参养殖产量逐年攀升,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海参养殖面积为25.04万公顷,同比增长1.1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增长,2013-2022年我国海参海水养殖总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的海参养殖产量较上年增长11.59%至24.85万吨。总体来看,当下我国海参产量稳步增长基本满足居民当下的消费需求。

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增长,2013-2022年我国海参海水养殖总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的海参养殖产量较上年增长11.59%至24.85万吨。总体来看,当下我国海参产量稳步增长基本满足居民当下的消费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在海参产业发展历史因素和养殖地域等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海参养殖主要有三大基地。一是以辽宁为核心地区的传统海参养殖基地,其养殖面积约占全国的61%,产量约占26%;二是以山东烟台、威海、青岛等原主产区和东营、滨州等刺参养殖新兴产区,区养殖面积约占全国的34%,产量约占54%;三是以福建霞浦为养殖核心的南方区域,以占全国不足1%的养殖面积生产出产量约占全国16%的海参。

我国海参养殖三大板块

基地 基本情况 养殖面积占全国比重 产量占全国比重
以辽宁为核心地区的传统海参养殖基地 地处环渤黄海区域,水温低,水质环境优异,以刺参为主,深海底播技术,海参生长周期长,海参品质较高。海参产业作为大连市渔业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其产业链创造产值达200亿元以上,诞生了如:棒槌岛、獐子岛、上品堂、长生岛、海晏堂、环岛等一批知名品牌。 61% 26%
以山东威海、烟台、青岛等地为核心的海参新兴产业带 拥有东方海洋、好当家两家上市公司以及老尹家、宫品海参等为代表的区域性品牌。 34% 54%
以福建霞浦地区为中心的新兴南方水域养殖基地 纬度低,水温高,养殖周期短,养殖的海参主要面向中低端和大众消费市场,目前还未出现知名品牌。 不足1% 1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行业消费者特征偏好分析

1海参食品需求走强,消费频次高,超四成消费者每月购买海参产品1-3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参食品消费市场中,超四成消费者每月购买海参产品1-3次;有35.1%消费者购买4-6次。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参食品消费市场中,超四成消费者每月购买海参产品1-3次;有35.1%消费者购买4-6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消费金额多为500-999元,占比40.2%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参食品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单次消费金额多为500-999元,占比40.2%;其次为1000-1999元区间,占比32.1%。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参食品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单次消费金额多为500-999元,占比40.2%;其次为1000-1999元区间,占比3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当前消费者在购买时更看重产品的质量气味颜色重量大小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参食品消费市场中,品质口感、气味颜色、重量大小是消费者购买海参产品比较关注的因素,占比分别为68.6%、49.1%、47.5%。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参食品消费市场中,品质口感、气味颜色、重量大小是消费者购买海参产品比较关注的因素,占比分别为68.6%、49.1%、47.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无添加的海参产品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参食品消费市场中,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无添加的海参产品,占比70.6%。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参食品消费市场中,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无添加的海参产品,占比70.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营养丰富是消费者购买海参的主要原因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参食品消费市场中,营养丰富是消费者购买海参的主要原因,占比70.6%;其次为健功效和抗衰老功能,占比分别为58.8%和48.4%。可见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上升,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健康、营养的食品。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参食品消费市场中,营养丰富是消费者购买海参的主要原因,占比70.6%;其次为健功效和抗衰老功能,占比分别为58.8%和48.4%。可见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上升,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健康、营养的食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业因本土品种繁殖周期长、增重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从成本结构拆分看,仔畜费用占比近六成,凸显优质牛源稀缺;饲料成本占比近三成,反映转化率偏低问题突出。面对如此成本结构,企业需从遗传改良、精细喂养、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系统应对。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行业持续扩张产能,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8%,并呈现山东等区域集聚特征。尽管面临“双减”政策推行、出版数字化及电子阅读普及等多重挑战,但我国双胶纸消费仍展现出较强韧性,消费量由2020年的830万吨整体上升至20204年的903万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产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6

2025年09月08日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人工智能+农业,即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趋势,其主要是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进,不仅能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抓手,更从根本上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层支撑能力

2025年09月02日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我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及消费量也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5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3625万吨,较2023年增长5.09%;消费量13634万吨,较2023年增长 3.56%,人均年消费量为96.83千克(14.08亿人)。2015—2024年,纸及纸板生产量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工厂化金针菇日产能从2010年的988.9吨增长至2023年的5109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6%。产量则自2020年起逐渐下滑,2023年降至200万吨以下。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国金针菇市场面临供需失衡局面,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整体下行。在此背景下,行业龙头企业雪榕生物和众兴菌业均遭遇了明显的

2025年08月12日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 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 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鸡蛋良好的市场需求,激发了蛋鸡养殖方的养殖积极性,推动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攀升。养殖成本下降,盈利逐步提升,是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2024年以来,受饲料成本下跌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持续走低,蛋鸡养殖盈利呈现先降后增的走势。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作为包装材料用的瓦楞纸,加工成纸箱后可代替其他包装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运输方便、节约木材、以纸代塑,减少白色污染,多次循环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良好的发展。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瓦楞纸产量为3145万吨,同比增长7.89%,2015-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2%。

2025年06月27日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在政策鼓励下,各地区积极推进养殖智慧化。如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养殖项目是由赤水市农业农村局、赤水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指导,贵州长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和腾讯云共同发起的乌骨鸡养殖项目。该项目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使养殖基地的乌骨鸡出栏率提升了 30%,增产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