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整体需求破八千万只! IR46新标准推行或将带动智能电表行业量价齐升

1、智能电表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电表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特别是智能配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按相数与级别,智能电表可以分为A级单相智能电表、B/C/D级三相智能电表四个类别。

智能电表与普通电表的区别

项目

普通电表

智能电表

功能

仅包括基本的单向电能量计量功能

除了具备电能量的计量功能以外,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用户端控制、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防窃电、事件记录、负荷记录、故障自检和主动上报等智能化的功能;最新一代的智能电表还可以实现功能的远程升级

计量准确度、灵敏度和量程

使用感应式计量,准确度低、灵敏度低,量程窄

电子计量,准确度高、灵敏高,量程宽

超标,费控和维护方式

人工抄表、人工催费、人工定期巡检

自动抄表、自动费控、故障自动上报+远程诊断

产品功耗

高,使用感应式计量,电能表自身功耗较高

低,使用电子式计量和低功耗芯片技术,自身功耗较低

应用领域

多用于传统居民和小型工业用电领域,已逐步被智能电表淘汰

广泛用于发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各种需要电能量计量和监测的应用领域,双向计量功能可支持新能源接入

生产自动化程度

低,需要手工硬件校表,生产工艺繁琐,自动化程度低

使用SIT贴片和自动化软件校表技术等现代设计,适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海外重点国家已设立中长期增长目标,各地区智能电表铺设需求长期存在

智能电网是各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动绿色经济、应对环境气候变化重要举措,全球性大规模的智能电网建设为智能电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约为118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60亿美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6.3%。从区域分布来看,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约占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的44%、23%、21%、7%、4%、1%。

智能电网是各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动绿色经济、应对环境气候变化重要举措,全球性大规模的智能电网建设为智能电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约为118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60亿美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6.3%。从区域分布来看,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约占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的44%、23%、21%、7%、4%、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近年多个国家或地区积极实施智能电网数字化建设与改造,尤其是欧、亚及拉美部分较发达国家处于智能电网改造大规模投资建设期,整体存在较大需求。同时,部分智能电表普及率较低的国家大部分提出明确的战略目标或政策法案,以实现快速推广。

全球主要国家智能电表相关政策汇总情况

各洲

重点地区

重点国家

相关政策/战略目标

亚洲

东亚

中国

智能电网建设迅速发展,“十三五”和“十四五”时期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

韩国

制定了《智能电网国家路线图》,目的是到2030年建成全国范围的智能电力网络系统

日本

根据“日本电力计量法”家用低压电表规定了10年使用年限,预计24年迎来第一批大规模更换潮

西亚

沙特

实现“2030愿景”实施的重大项目,是沙特建设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曼

未来五年内计划全国推广120万个智能电表,符合2040年社会经济发展愿景

卡塔尔

预计部署60万个智能电表,符合国家2030年愿景

东南亚

印尼

制定AMI计划时间表,计划到2035年总共安装3500万个AMI:中国国网与印尼签署高级智能计量系统项目

马来西亚

计划到2026年为约910万户家庭配备智能电表

南亚

印度

印度在2020年底的智能电表普及率仅达到1%左右,计划未未共推出约2.5亿台智能电表

欧洲

西欧

英国

政府目标2580%家庭和73%的企业部署智能电表,20233月渗造率为57%

法国

20231月起强制家庭安装Linky智能电表,否则每年额外支付50欧元费用

北欧

芬兰

第二代智能电表项目将持续至2025年,当前第二代渗透率已接近40%

挪威

202399%用户已装配智能电表,政府重心将转移至运维与数字化管理

中欧

德国

相关法律2023年春季生效,以强制推广智能电表,202520282030年底分别要求达到20%50%95%

波兰

2028年为80%的消费者安装智能电表,预计安装超过1140万个智能电表,总投资超过17亿美元

南欧

意大利

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正在意大利部暑第二波智能电表,因为第一代设备普遍使用了15年以上

非洲

2030年实现农村电气化率51%的目标,目前北//东非正铺设第一代智能电表

北美洲

美国

目标2023年底渗透率达到80%2025年普及率接近85%,部署1.35亿台

南美洲

巴西

拉丁美洲普遍存在的窃电损失,巴西渗透率预计从2022年的5.7%提升至2028年的21.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智能电表开启替换周期,后续需求预期稳定

反观国内市场,因为存在用电信息采集的准确率、时效性要求,当电表使用到一定寿命时需要替换,所以电表替换具有周期性,替换周期在6-8年。自“坚强智能电网”计划启动以来,我国智能电表招标数量的变化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2018年则开启新一轮更换周期。

我国智能电表产品发展历程

<strong>我国智能电表产品发展历程</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智能电表行业总体需求突破8千万只,主要为电网集采

2009年,国家电网公布“坚强智能电网”计划,并在2009年下半年制定智能电表的统一标准,明确未来所有采购的电表均为智能电表,拉开国内智能电表发展的序幕,截至2022年我国智能电表保有量已超过6.5亿只。按国家要求强制8年定期轮换的检定方式,全国年均智能电表更换量约8000万只。2021-2022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总量分别为6726万和7014万只,同比增长29.1%和4.28%。

2009年,国家电网公布“坚强智能电网”计划,并在2009年下半年制定智能电表的统一标准,明确未来所有采购的电表均为智能电表,拉开国内智能电表发展的序幕,截至2022年我国智能电表保有量已超过6.5亿只。按国家要求强制8年定期轮换的检定方式,全国年均智能电表更换量约8000万只。2021-2022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总量分别为6726万和7014万只,同比增长29.1%和4.2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电表需求主要为电网集采。国网、南网在每年会进行分批次的采购,以国网为例,2011-2016年采购批次分别为5、4、4、4、3、3,此后每年采购批次均在2次,采购额会随着电网预算及安装安排进行调整,单批次规模的高点发生在2023年二批,总金额超140亿元。

我国电表需求主要为电网集采。国网、南网在每年会进行分批次的采购,以国网为例,2011-2016年采购批次分别为5、4、4、4、3、3,此后每年采购批次均在2次,采购额会随着电网预算及安装安排进行调整,单批次规模的高点发生在2023年二批,总金额超14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IR46新标准推行,有望带动量价双升

长远来看,2020年8月,国家电网发布《单、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完全基于IR46标准设计的智能物联表的全面推行和替换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智能电能表从IEC标准向IR46标准发展,不仅能满足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需求,也能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空间。

IR46物联表采用双芯模组方案,计量芯、管理芯单独成为模组。具体来看,IR46标准下“单/三相计量芯片+电表MCU”升级为“计量芯片及计量MCU+管理芯MCU”,计量芯包括计量芯片、计量MCU、存储器、RTC、时钟电池、超级电容等,管理芯包括管理MCU、停抄电池、卡、ESAM、显示、存储器等。和IEC标准比较,主要的变化即原先的计量芯片升级为计量+MCU一体的芯片。因此,新标准的实行有助于智能电表需求量的提升。并且,根据相关资料可知,以单相智能电表成本拆分来看,IR46新标准下电表单价在300元左右,预计新标准将带动智能电表价值量的翻倍提升。

智能电能表IEC标准与IR46标准对比

项目

IEC标准

智能电能表(部分适应IR46

智能物联电能表(完全适应IR46

制定出发点

从生产制造商角度编制

兼顾消费者的角度

设计思路

单个MCU+专用电能计量芯片

采用两个“MCU”设计方案思路:计量芯:配备专有MCU,负责智能电表计量、脉冲和时钟等法制计量部分;管理芯:负责电能表的显示、通信、事件管理等非法制计量部分

计量防护要求

对电能表计量防护方面无要求

对电能表的防护有明确要求:硬件层面:要求计量部分与非计量部分进行电气隔离;软件层面:要求计量部分与非计量部分的软件之间有清楚的隔离,计量芯在不破坏封印的情况下不能升级更新,而管理芯能够进行升级更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6、“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我国智能电表行业出口市场稳定增长

此外,我国智能电表厂商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在“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背景下,其已参与多个沿线国家的智能电网建设,带动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产品的出口,成为行业市场规模新的增长点。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智能电表行业出口量为4859.13万个,同比增长9.23%,出口金额为11.34亿美元,同比增长7.68%。

此外,我国智能电表厂商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在“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背景下,其已参与多个沿线国家的智能电网建设,带动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产品的出口,成为行业市场规模新的增长点。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智能电表行业出口量为4859.13万个,同比增长9.23%,出口金额为11.34亿美元,同比增长7.6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II-VI族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度下丰富的形貌、优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目前已被广泛地研究。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应用领域拓展及政策支持等,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硫化锌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1.39亿元。

2025年08月16日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地区企业在液晶面板领域的不断投入,以及日韩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陆续退出,中国大陆地区在2017年首次成为全球高世代产能最大地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根据预测,2024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G5及以上LCD产能面积(以下简称“全球LCD产能”)中预计占比达到65.2%;预计2025年整体中国大陆厂商在

2025年08月16日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线产能持续释放以及韩国龙头厂商三星、LG陆续关停LCD产线,全球LCD产能快速向中国大陆集中,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LCD产业的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两大主流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市场占比56.25%,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占比14.51%。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主流厂商主要分布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韩国厂商主要包括三星、LG,它们采用全产业链整合模式,具备较强的技术与规模优势,但基本不对外服务。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市场主要由中国台湾厂商占据,经过系列并购整合后,目前中国台湾仅剩颀邦科技、南茂科技两家规模较大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厂商,形成

2025年08月16日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已达千亿级,这将给伺服系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17-2024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由1669亿元增长至30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当前,我国滚珠丝杠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已覆盖机床、物流、医疗、包装、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其中,2023年机床领域以45%的占比稳居滚珠丝杠第一大应用市场,展现出绝对领先优势。同期,物流、医疗、包装等领域虽然各自占比不足10%,但发展潜力大,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多元化支撑。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政策推动,我国激光器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低、中、高端均已超过半数。从细分市场结构看,国产低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国产100W及以下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99.01%,已经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2025年08月13日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不断鼓励并推进以电力设备、工业电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电磁线行业作为工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目前我国电磁线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约占全球电磁线生产总量的 50%。

2025年08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