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为半潜船行业需求提供稳定支撑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半潜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半潜船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运输大型、超重或特殊形状货物的船舶,其特点是船体可以通过压载水下沉,使货物能够直接浮上船体,然后再将船体恢复到正常航行状态。

半潜船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设备运输、钻井平台运输、军用设备运输等领域。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建设、运输需求剧增,为半潜船市场需求提供稳定支撑。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5.9%,占 GDP 比重 达7.8%。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建设、运输需求剧增,为半潜船市场需求提供稳定支撑。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5.9%,占 GDP 比重 达7.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全球半潜船市场短期内供给趋紧,行业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

目前全球拥有半潜船63艘,总载重量278.8万吨。其中,超过20年的船舶占比为 44%,由于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新船难以填补老船空缺,全球半潜船市场短期内供给趋紧。

目前全球拥有半潜船63艘,总载重量278.8万吨。其中,超过20年的船舶占比为 44%,由于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新船难以填补老船空缺,全球半潜船市场短期内供给趋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按照承载能力,半潜船分为0型、I型、II型、II型、IV型五类。其中载重量为5-7.5万吨的I型半潜船占主导,数量为22艘,占比35%,总载重量为127.9万吨,占比46%;其次是Ⅱ型与III型,数量均为18艘;载重量超过8万吨的0型半潜船为4艘;载重量小于1万吨的IV型半潜船仅有1艘。从不同类型半潜船的平均船龄看,载重量越大的半潜船,其平均船龄越小,全球半潜船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

半潜船分类

类别 载重量范围(万吨)
0型 ≥8
I型 5-7.5
Ⅱ型 3-5
II型 1-3
IV型 <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国半潜船具备规模、技术优势,稳居全球领先地位

半潜船的制造和航行过程中对舱室水密性和动力系统有着极高的要求,制造技术难度极大,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只有荷兰能够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半潜船,但自2002年12月18日中国首艘半潜船“泰安口”号问世以来,这一局面被打破,中国迅速超越荷兰,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半潜船的国家。根据数据,截至2025年5月,全球前六大船商的半潜船船队数量占市场总量的70%,其中中国厂商占据三个席位,总占比达37%,稳居全球领先地位。

我国半潜船在规模、技术两方面均具备优势,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扩充份额,提高市场地位。“新光华”号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半潜船,其甲板面积宽敞,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可装载的货物重量达到新高度。中国首艘智能半潜船“祥安口”号最大下潜深度可达26米,且配备了自动收集海上航行数据的智能化系统,能实时评估海面情况并给出航行建议,从而大大提升了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此外,“祥安口”号还通过增加甲板局部承载负荷力度和配备先进动力定位系统,进一步优化了船舶的操纵性,确保了船体的稳定性。

我国半潜船在规模、技术两方面均具备优势,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扩充份额,提高市场地位。“新光华”号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半潜船,其甲板面积宽敞,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可装载的货物重量达到新高度。中国首艘智能半潜船“祥安口”号最大下潜深度可达26米,且配备了自动收集海上航行数据的智能化系统,能实时评估海面情况并给出航行建议,从而大大提升了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此外,“祥安口”号还通过增加甲板局部承载负荷力度和配备先进动力定位系统,进一步优化了船舶的操纵性,确保了船体的稳定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成本降至万元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盈利空间可期 国产企业进行海外试点

成本降至万元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盈利空间可期 国产企业进行海外试点

无人配送车正从技术示范驶向规模化商用。面对超千亿元的潜在市场,新老玩家纷纷涌入,导致车辆价格在数年间从百万级骤降至“万元时代”。这一关键变化,叠加全国超百城开放路权,正强力助推行业跨越盈亏平衡点,迈向大规模商业化部署,驱动快递、即时零售等场景的物流模式变革。2025年,物流巨头与科技公司集体加码,将无人配送车行业推向爆

2025年09月29日
“运河经济”再崛起 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政策落地 国家战略有望重塑经济版图

“运河经济”再崛起 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政策落地 国家战略有望重塑经济版图

我国内河航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与环保价值,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方式。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河货运开发程度依然较低,2024年内河货物周转量占比仅为8.58%,远逊于德、美,其核心制约在于航道连通程度低与高等级航道占比不足的结构性短板。为破除此番困境,自“十四五”起,国家顶层设计强力出台,“五纵四横两网”的国家高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我国港口行业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货物吞吐量不断增长。2024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75.95亿吨,同比增长3.7%。2025年1-7月,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4.4亿吨,同比增长4.4%。从结构上看,2025年1-7月我国港口内贸货物吞吐量实现72.3亿吨,同比

2025年09月13日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欧盟等机构日益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如EU ETS)驱动下,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内河航运作为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碳任务尤为紧迫。内河电动船舶凭借其“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的核心优势,正成为破解内河航运污染难题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它不仅顺应了国内外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更

2025年09月13日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全球太空资源竞争进入白热化,低轨卫星轨道与频谱的“先登先占”原则正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星座建设热潮,而航天数字仿真——这一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全流程验证的核心技术,已从辅助工具演变为决定航天任务成败、抢占战略资源的关键基石。

2025年09月12日
补贴政策驱动千船换代 我国内河船舶行业订单回升 绿色化与大型化浪潮来袭

补贴政策驱动千船换代 我国内河船舶行业订单回升 绿色化与大型化浪潮来袭

中国内河航运作为连接内陆与经济腹地的“黄金水道”,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与庞大的运输需求相比,我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尤其是高等级航道占比低(仅12%)与内河船舶老龄化严重(10年以上船龄占比67%)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行业降本增效和绿色发展的关键瓶颈。

2025年09月12日
IMO净零框架发布 全球绿色甲醇船舶行业经济性逐渐显现 产能及需求增长

IMO净零框架发布 全球绿色甲醇船舶行业经济性逐渐显现 产能及需求增长

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正式落地,明确中长期船舶脱碳路径,绿色甲醇等氢基燃料成为实现零排放的核心选择。短期内,航运业通过技术优化与运营调整虽可降低部分碳排放,但根本转型仍需依赖替代燃料规模化应用。当前,绿色甲醇在经济性与成熟度方面逐步显现优势,全球产能加速布局,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而上游燃料供应与下游船舶需求的协同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国内外销售表现强劲,国内销量与出口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海外市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不同区域消费者在产品类型与功能偏好上差异显著。未来,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以雅迪、爱玛、九号、台铃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