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大宗商品物流规模已达万亿级别,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大宗商品涵盖能源商品、原材料以及农副产品等多个类型,如石油、稀有金属、农业产品、铁矿砂和煤碳等。大宗商品的供求平衡,是产业链稳健运作的起点。大宗商品物流完成大宗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支撑我国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生产及供应等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降本增效。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现阶段我国大宗商品物流规模已达万亿级别,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由于货量巨大且对时效性要求不高,大宗商品物流偏好于水路等运输方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大宗商品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因货量巨大且对时效性要求不高,大宗商品物流偏好于运输成本更低的运输方式。特别是对于长距离运输的大宗物资,货主及第三方物流承运商会优先选择水路、铁路和公路等方式,其中水路为首选,如晋煤外运,从山西先运到天津或者黄骅港,再通过沿海水路运输到长三角或珠三角;而对于更大量更长久需求的LNG或原油等,会优先选择管道运输。
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75.95亿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63.78亿吨,同比增长3.9%;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12.18亿吨,同比增长3.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国家铁路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39.9亿吨,同比增长1.9%,连续8年实现增长,日均装车首次突破18万车大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我国公路货运量达418.8亿吨,较2018年增长23.11亿吨。跨境公路运输成为新增长点。2023年,我国跨境公路货运市场规模约为4500亿元,同比增长1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管道输送量波动变化,2024年为9.62亿吨,较2018年的8.98亿吨增长0.64亿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控制成本成行业发展关键,大宗商品物流数智化探索步伐加快
目前大宗商品物流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处于割裂状态,使得各方运力资源无法协同优化;货主、客户、承运方无法信息共享,物流过程无法透明化;单证无法统一互认,物流环节之间衔接不顺畅,运力资源利用率与整体作业效率低,导致大宗商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水路需要先决条件,不但有江河,还需有航行能力。其次是铁路,因线路铺设客观条件的限制,接驳配套不完善,不能满足门到门需求,存在着短板。部分大宗商品运输只能选择公路,但大批量、长距离大宗货物公路运输不利于货运市场的绿色化,造成了更加高昂的成本。
同时,基于我国大宗商品供需两地的地理性差异,大宗物流完成大宗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有较大的困难,二者在空间分布上有较长距离,意味着大宗货物从生产地到达消费地通常要经过长途的运输,而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推高了运输成本。如煤炭主要产地在蒙西、山西和陕西“三西”之地,现在限制产能为40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则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但我国石油进口超过70%,而天然气进口接近40%;粮食则从南粮北调改为东北三省、内蒙古与河南省调出到广东、浙江和福建等省,平均调出2亿吨,另有1.5亿吨依靠进口。
全球化加速、贸易格局深度演变,以及供应链日益复杂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控制大宗商品物流成本成行业关键。科技方面,大宗物流正逐步构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透明化和高效运输网络的构建。通过优化运输线路,降低里程成本,提升运输效率,从而减少人工和运输成本。例如,中储智运通过构建物流运力智能交易平台、网络货运平台和数字供应链平台,实现了大宗商品物流的高效协同。其智能配对算法模型将货源精准推荐给返程线路、时间、车型匹配的承运人,平均为货主企业降低成本10%,为司机减少找货时间69%。此外,智慧多式联运系统通过“一单制”管理,整合公铁、公水等运输方式,已完成约10万单联运业务,提升运输组织效率。
大宗商品物流数智化探索情况一览
| 企业 | 探索情况 |
| 中储智运 | 中储智运通过构建物流运力智能交易平台、网络货运平台和数字供应链平台,实现了大宗商品物流的高效协同。其智能配对算法模型将货源精准推荐给返程线路、时间、车型匹配的承运人,平均为货主企业降低成本10%,为司机减少找货时间69%。此外,智慧多式联运系统通过“一单制”管理,整合公铁、公水等运输方式,已完成约10万单联运业务,提升运输组织效率。 |
| 物润船联 | 物润船联整合超85万辆货车和12万条货船,通过车船货港协同优化运输效率。该模式利用大数据算法实现物流资源的动态匹配,减少空驶率,提升整体运输效能。 |
| 中储股份 | 中储股份通过“中储大宗商品期货交割数智平台”项目,采用OMS、WMS、TMS系统架构,实现客户自助服务、货位精细化管理及费用结算自动化,提升仓储作业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同时,其数字供应链平台与客户ERP系统联通,为供应链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
| 中储京科 | 中储京科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数字仓库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大宗商品贸易中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匹配”。该平台已改造7.8万平方米仓库,出入库审核效率提高50%以上,并为中小企业降低年化3%-6%的融资成本。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国企、央企等龙头企业掌控市场,大宗商品物流迈向产业集群新时代
在生产与贸易的舞台上,大宗商品物流市场主要由国企、央企等龙头企业掌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小企业在数字化与科技化方面的投入有限,或将面临淘汰,或被大型企业整合,我国大宗商品物流将迈向产业集群新时代。
大宗商品物流行业代表企业简介
| 企业 | 简介 |
| 易大宗 | 作为全球性的大宗供应链服务企业,易大宗在全球各地有100多家公司,涉及新加坡、日本、蒙古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易大宗战略布局供应链贸易,供应链物流,清洁原料,互联网智能平台四大板块,也引领着大宗商品物流行业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并实践。 |
| 建发股份 | 建发物流主营业务包括大宗商品供应链运营业务和综合物流服务业务。在全球供应链布局与运营层面,建发股份持续深化“走出去”战略,积极布局全球供应链,大力拓展全球供应链要素资源,整合一带一路国家、欧洲、南美等地的农产品、矿产品资源,提升全球供应链运营管理能力,并通过中欧班列及海外仓建设,打造了高效安全的物流枢纽和通道。 |
| 厦门象屿 | 公司以聚焦供应链主业进行业务转型升级为目标,在东北逐步建立起粮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2018年,通过控股象道物流,厦门象屿获得了铁路物流网络核心资产,形成了以“公、铁、水、仓”为核心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2021年4月,厦门象屿重磅发布“六五”战略规划,以“成为世界一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为愿景,正式开启公司发展的全新里程。根据“六五”战略,未来五年厦门象屿将以“平台化、国际化、数智化”为发展方向,打造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平台,整合客户资源,做深服务,挖掘客户价值;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化业务,培育新增长点;积极推动数智化转型,打造“数字象屿”,驱动模式创新。公司将聚焦金属矿产、农林产品、能源化工等核心产业链,巩固扩大核心产品现有市场优势,打造细分市场龙头。 |
| 厦门国贸 | 厦门国贸的供应链管理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大宗贸易、物流服务及商业零售业务。在大宗贸易方面,经过厦门国贸近四十年深耕,其供应链业务已有钢铁、铁矿、纸原料及制品、铜及制品、PTA等五项年营收超过百亿元的核心品种,此外还有化工、煤炭、纺织原料、有色及贵金属、农产品等多个优势品种。公司在资源获取、渠道拓展、价格管理、物流配送、风险管控、品牌维护、产业投入等方面,可为产业客户提供包括采购、销售、物流、金融、定价、风险管理等综合性服务,形成了可有效复制、扩张、整合大宗商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运作模式,具备供应链业务的综合成本优势和抗风险能力。铁矿业务围绕核心客户加强研发跟踪、提升服务价值,全年经营量突破6000万吨;钢铁业务布局全国,构建多级营销网络,营业规模再创新高。在物流服务方面,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厦门国贸在沿线国家的业务规模逾300亿元人民币,并保持较好的增速。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邦吉(BUNGE)等多家大型跨国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在地缘上,地处厦门的厦门国贸,同时也是厦门自由贸易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正宗的公司之一,公司利用其临港优势,为大宗商品的采购提供报关报检、多式联运、仓储配送等综合物流服务,逐步形成贸易和物流携手开拓业务的新格局,提升供应链的综合服务能力。由此可见,厦门国贸在物流服务中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在商业零售业务方面,公司的美岁商业积极推动零售业务的转型升级,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银泰商业达成了战略合作,携手布局新零售领域,三个旗下商业综合体项目全面进入新的运营阶段。据网络公开信息了解,目前国贸美岁天地出租率96%,引进品牌近147个,目前展业运营情况趋向成熟;而国贸美岁超市积极拥抱新零售,进行业态升级,成为区域市场“超市+餐饮”新型业态的标杆,通过多样的业态规划为消费者提供全天候的生活体验场所。 |
| 物产中大 | 物产中大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级成员公司,国家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全国物流企业50强、国家发改委全国现代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全国交通运输先进物流企业,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重点联系企业、浙江省物流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物流协会时代标杆企业。公司聚焦成为“对内赋能、对外服务,以钢铁为主的大宗商品智慧物流集成服务商”,以“平台化、集成化、数字化、金融化”的发展理念,构建"一大体系”(构建专业智慧物流服务体系)、“两大服务”(构建集成物流服务、物流金融服务),发展以第四方物流为主要业态的现代物流。目前,公司在华东、华南、华北、东北等区域拥有和管理48个物流基地、153万平方米仓储面积,年物流服务能力5000余万吨,在仓储、加工、配送、货代、多式联运、供应链物流、物流保理、融资租赁、立体智能物流装备等经营业态上取得了快速发展,具备强大的网络优势、安全的控货优势、灵活的金融优势,打造出了一支“坚忍责任、创新、实干、协同”的专业运作团队。展望未来,公司将秉承事业使命,专注耕耘于现代大物流,做“工业4.0”和“流通4.0”的服务者,做”物流4.0”的践行者,产业链的物流组织集成者,为客户创价值、为员工谋福祉、为股东创市值。 |
| 雪松 | 雪松是中国最大的大宗商品企业之一,打通了上游矿产资源一一物流仓储一一产业链服务一大宗商品附属产品生产一一产品分销的全产业链条。雪松大宗在中国大宗商品领域率先系统性地引进量化风控管理体系,建立以ETL为核心的量化风险管理系统,其基于海量历史市场数据和复杂的数据分析模型,优化多品种、多策略有机结合的交易组合,有效地控制业务风险,保障业务可持续发展。随着雪松大宗业务的逐年递增,为满足各个区域的业务需要,集团采取因地制宜的区域拓展政策,在全国相继布局了广州、北京、上海、天津、宁波等数十个公司和办事处;在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美国、巴西、新加坡、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覆盖全球的大宗商品经营网络。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