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存量优化阶段,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将稳步上量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轨道交通连接器作为轨道交通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稳定和高效的关键部件。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为轨道交通连接器市场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18-2024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3.17万公里增长至16.21万公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由5761.40公里增长至10945.6公里。2018-2022年我国轨道交通连接器市场规模由11.50亿美元增长至15.90亿美元,期间CAGR为8.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存量优化阶段,投资重点从大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主要表现为网络优化(以支线、延长线建设为主,如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通过跨线运营提升线网密度)、设备更新(广州地铁对运营15年以上的车辆、信号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降低故障率)和客流匹配(部分线路因站距过长或设计冗余导致客流不足,需动态调整运力)。在此背景下,轨道交通连接器新增配套需求增速将放缓,存量车辆替换需求(占比62%)成为主要增长点。预计我国轨道交通连接器将稳步上量,2027年市场规模达19.6亿美元,2023-2027年CAGR为4.4%,较2018-2022年增速有所放缓。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我国轨道交通连接器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但高端领域竞争力仍待提升
轨道交通连接器属于连接器领域中附加价值较高的中高端产品,对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回顾国内技术发展历程,1958年中国第一台直流传动电力机车诞生,此时应用在直流传动电力机车上的连接器主要是以螺纹连接方式为主的P型圆形系列连接器。1959年,借鉴德国技术开发成功22型空调车,车端连接器为列车供电插头座(JL2)、集控连接器(JL1),此时中国轨道交通连接器仍借助国外连接器制造商供应,且产品结构简单,仅能满足基础电力传输需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断进行经济改革,实行对外开放,许多外商进入大陆市场进行投资全球各地的连接器厂商几乎都把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包括AMP、MOLEX、Amphenol等都在1992年陆续在中国投资设广。该阶段轨道交通连接器处于合资研发和生产阶段,仍未完全国产化生产。
2002年,铁道部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对铁路产品供应商进行认证。永贵电器作为第一批经认证的铁路客车连接器产品供应商,进入了铁路产品供应商系统并开始大批量地供应铁路客车连接器。2007年,永贵电器开始动车组连接器国产化的研发工作。2009年,成功研发了216芯高速动车组连接器YGC-216型产品,实现在动车组领域的应用。
2010年以来,伴随高铁发展,永贵电器等企业研制出高速动车组大型车间连接器,并拓展至门系统、减振器等多元产品。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加大对新型电子元器件和专用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国内轨道交通连接器技术持续迭代,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根据数据,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连接器TOP5均为本土企业,其中永贵电器处于前列,市占率达1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于轨道交通连接器产品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行车安全,轨道交通连接器必须实现更高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标准,满足高可靠、耐环境、抗干扰、抗振动冲击以及高密度、高速传输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国际巨头垄断高端连接器技术(如800V高压产品占全球70%份额),稳居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第一梯队。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在高端轨道交通连接器领域仍存短板,竞争力仍待提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